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大纲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课程。
旨在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原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园林规划设计技能,为学生进行园林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发展史,学习园林艺术原理和美规律,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以及各类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方法。
【能力教育目标】通过学习,能完成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包括植物种植设计、城市道路、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公园设计)。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和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树立严格执行行业规范的观念,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部分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园林规划设计的含义及其作用和对象、依据和原则。
学习和掌握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2、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3、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原则4、《园林制图与识图》课程的内容5、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第一章园林艺术、形式与特征【教学要求】掌握园林艺术的概念及内容,掌握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了解中外园林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艺术1、园林美2、自然美:色彩美、音响美、姿态美、芳香美3、生活美4、艺术美:造型艺术美、联想意境美、自由意象美5、形式美:主与从,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多样统第二节园林的形式与特点1 、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1)规则式园林2)自然式园林3)混合式园林4)自由式园林2 、园林形式的确定第三节中外园林概述1、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1)萌芽期2)形成期3)发展、转折期4)成熟期5)高潮期2 、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1)外国古代园林2)外国近代园林3、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1)数量增加、面积扩大3)布局上以植物造景为主4)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5)国际化第二章园林布局【教学要求】掌握园林布局的原则并巧于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了解园林的静态布局、动态布局、色彩布局,掌握园林造景的方式方法并善于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布局的原则1、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1)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2)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3)起开结合、多样统一2、因地制宜、巧于因借1)地形、地貌和水体2)植物及气候条件3、主题鲜明、主景突出4 、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第二节园林静态布局1、静态风景布局1)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2)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2、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的处理1)开朗风景3)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的对立统1、园林空间的展示性程序1)一般程序2)循环程序3)专类程序2、风景序列创造手法1)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2)风景序列的开与合3)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第四节园林色彩布局1、色彩的概念1)色相2)明度3)纯度2、色彩的分类与感觉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感觉3)色彩的感情3、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2)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3)园林植物的色彩1、主景与配景1)主景升高2)中轴对称3)对比与调合4)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5)重心处理6)动势集中7)抑景2、借景3、对景4、分景5 、框景、夹景、漏景、添景6、障景7、点景第三章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教学要求】掌握园林构成要素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了解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
【教学内容】第一节地形、地貌和水体1、地形地貌1)地形的表现方式2)地形的形式3)地形的功能与作用2、水体1) 水的特性与园林水景设计水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2)水的美学观赏功能3)4) 园林水体的形态与类型第二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1、花坛的种植设计1) 花坛的规划类型花坛的主题分类2)3) 花坛设计的一般原则个体花坛的设计要点及设计图的制作4)5) 花坛植物的选择6) 花坛植物的花期控制2、花境1) 花境的概念及特征花境的位置2)3) 花境种植设计4) 花境设计图的绘制3、绿篱或绿墙1) 绿篱的作用和功能绿篱类型与植物选择2)3) 绿篱栽培和养护4 、色块与色带1)色块的体量2)色彩的浓淡3)色块的排列与集散5、园林植物的配植1)孤植2)对植3)丛植4)群植树5)列植6、攀缘植物1)攀缘植物的生物学特性2)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3)攀缘植物的种植设计第三节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1、花架1)花架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2)花架的位置选择3)花架常用的建筑材料及植物材料4)花架的造型设计2、亭与廊1)亭2)廊2、园路与园桥1)园路2)园桥4、园林小品设计1)园桌、园椅、园凳2)园门、园墙3)雕塑4)其他第四节园林规划设计程序1、搜集和调查有关资料1)自然条件调查2)会条件调查3)设计条件调查2 、编制设计任务书3、总体规划1)设计说明书2)图纸3)建设概预算4、技术设计阶段5、编制设计说明书及公园工程预算第四章城市道路及广场绿地设计【教学要求】掌握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种植设计要点,掌握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及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基础知识1、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基本类型2、城市道路的功能分类1)城市主干道2)市区支道3)专用道路3、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专用语4、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类型1)景观栽植2)功能栽植5、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1)道路绿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2)道路绿地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3)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4)道路绿地要与其他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5)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6)道路绿地应与街道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和地下管线等配合7)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6、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1)一板二带式2)二板三带式3)三板四带式4)四板五带式第二节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1、行道树种植设计1)行道树种植方式2)行道树的选择3)行道树的株距与定干高度4)行道树的种植和工程管线的关系2、绿化带的种植设计1)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2)分车绿带的设计3、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种植设计4、街道小游园的种植设计5、花园林荫道的绿地设计6、立体交叉道绿地种植设计7、步行街绿地种植设计8、高速公路及滨河路绿地种植设计第三节城市广场绿地设计1、广场的分类2、广场设计的意义3、广场绿地设计基本要求1)集会广场2)纪念性广场3)交通广场4、广场绿地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1)排列式种植2)集团式种植3)自然式种植5、广场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第五章居住区绿地设计【教学要求】了解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要求,掌握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技巧和树种选择。
【教学内容】第一节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基本知识1、居住区的概念2、居住区的组成1)居住区用地的组成2)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3、居住区绿地的功能4、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及定额1)居住区绿地的类型2)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第二节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要求1.可达性2.功能性3.亲和性4.系统性5.全面性6.艺术性第三节居住区绿地设计1、居住区公园1)居住区公园的定义2)居住小区游园3)组团绿地2、宅间绿地1) 宅间绿化应注意的问题2)宅间绿化布置的形式3、居住区道路绿化1) 主干道旁的绿化2)次干道旁的绿化3)住宅小路的绿化第四节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1. 植物配置2.树种选择第六章单位附属绿地设计【教学要求】理解工矿企业的绿地设计,掌握学校绿地设计,理解医疗机构绿地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节工矿企业绿地设计1、工矿企业绿地的功能与特点1) 工矿企业绿化的功能作用2) 工矿企业绿化的特点2、工矿企业绿地的设计1)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3)工矿企业防护林4)工矿企业绿地特殊树种选择第二节学样绿地设计1、校园绿化的作用与特点1) 校园绿化的作用2) 校园绿化的特点2、校园绿地规划设计1) 规划2) 绿化设计3)学校小游园设计第三节医疗机构绿地设计1、医疗机构的绿地规划1) 医院的类型及其规划特点2) 医疗机构园林绿化的基本原则2、医疗机构的绿地设计1) 大门区绿化2) 门诊区绿化3)住院区绿化4)辅助区绿化5)服务区绿化3、不同性质医院的一些特殊要求1) 儿童医院第七章公园规划设计【教学要求】掌握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了解纪念性公园及体育公园的绿化设计要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综合性公园设计1、概述2、功能分区规划1) 主要设置内容2) 公园分区3 、公园出入口的确定4、园路的规划设计1) 园路的分类2) 布局形式3)道路交叉口处理4)园路与建筑的关系5 、公园中广场布局1) 集散广场2) 休息广场3)生产广场6、地形处理7、给排水设计8、公园植物设计1) 公园绿化树种选择3)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第二节纪念性公园设计1. 纪念性公园的性质与规划原则2. 纪念性公园的功能分区与设施3.绿化种植设计4.纪念性公园的道路系统规划第三节医疗机构绿地设计1. 体育公园的性质与规划设计原则2. 体育公园的功能分区3.体育公园的绿化设计第八章屋顶花园设计【教学要求】掌握屋顶花园的含义及其设计要点,了解屋顶花园的特点、防水与荷载的处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屋顶花园概述1. 什么是屋顶花园2. 屋顶花园的产生与发展3.屋顶花园的功能第二节屋顶花园的设计与营造1、屋顶花园的特点1) 地形、地貌和水体方面2) 建筑物、构筑物和道路广场3)园内植物分布2、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原则3、屋顶花园的布局原则4、屋顶花园的设计1)种植设计2)园林工程与园林建筑小品设计3)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二)实训部分【大纲依据】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1999年制定的《咼职咼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咼职咼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进行制订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三年制园林设计专业【教学建议】各地区由于地域性、文化传统及各地区的园林发展情况不同,任课老师可根据当地的园林发展形势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和调整,补充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新知识、新方法、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
授课时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执笔人:彭立三审订人:丁富琴制订时间:20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