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御复路三期道路工程的实施范围为K5+516.898~K6+254段, 起于寨子路三期与御复路二期交叉口位置,止于御复路与五横线交叉口渐变段位置。
道路全长737.102m,道路等级为主干路,双向十车道,道路设置有主辅道,主线为双向六车道,辅道为双向四车道,路幅标准宽度54米,主线设计车速50km/h,辅道设计车速40km/h。
(二)、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 设计合同及委托书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7.《2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0.《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T24907-2010
11. 相关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图纸。
(三)、设计范围和内容
本次照明工程设计范围为:御复路三期道路工程K5+516.898~K6+254;
主要设计内容有:
1、道路照明系统。
2、道路照明供配电系统。
3、道路照明安全接地系统。
(四)、照明供电系统设计
1、本次道路工程负荷等级为三级用电负荷,用电设备总容量为47.06kW,其中道路照明设备总容量为27.06kW,景观及广告照明预留10kW,其它用电(含交通工程设施)预留10 kW。
2、本工程照明设备采用一体式照明配电柜(含智能照明控制器)供电。
配电柜进线电源引自附近低压公用网络,电压等级220/380V电压,三相五线制供电。
3、考虑低压供电半径的影响,将低压照明线路末端电压降控制在5%以内, 同时考虑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性以及预留用电负荷,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道路桩号K5+913处设置1台路灯配电柜;具体位置详平面图及供电区位图。
4、无功补偿:因本道路采用LED灯,自身功率因数较高,因此考虑在上级箱变处采用低压集中补偿即可,补偿后低压系统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
上。
5、为适应城市自动化管理的发展需要,本工程在箱变的低压出线回路设置专用的路灯电源管理设备以及智能照明调控装置,前期照明控制方式采用时钟控制和手动相结合,并预留接口;后期接入城市路灯管理处的三遥控制,设计考虑半夜灯、全夜灯控制方式。
在半夜时由时间控制器控制关闭近半数灯具,以节约能源。
6、本工程采用低压计量方式,根据不同用电性质(照明、景观等)分别计量。
(五)、道路照明系统设计
1、本道路照明标准值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
道路照明设计参数表
人行道平均照度达15.02lx。
2、本工程为城市主干路,交会区照明标准如下:
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3、标准段照明采用双臂路灯沿道路两侧侧分带中心对称布置方式,灯具采用截光型灯具,灯杆高度为12m+12m,常规段车行道侧灯具光源采用270W高光效LED灯具,人行道侧灯具光源采用270W高光效LED灯具,灯杆灯臂长度均为2.0m,灯具仰角15°,灯杆间距35米左右。
道路扩宽处及交汇区采用增大灯具功率及缩短灯杆间距方式以满足交汇区照度要求。
灯杆样式及灯具型号以最终业主选型为准,并应满足《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T 24907-2010相关规定。
4、道路照明选用截光型LED灯具,灯具光学器件采用蝙蝠翼型配光(提
供配光曲线图),配光曲线平滑,光线在地面分布均匀,不得有明暗区别。
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LED光源显色指数Ra≥65,光效大于95lm/W,功率因数大于0.92,色温为4000K,使用寿命大于50000小时,达到10000小时光通维持率,灯具效率要求不低于90%。
LED路灯在燃点至3000h时的光通量维持率应大于96%,燃点至6000h时的光通量维持率应大于92%。
5、灯杆采用喷塑热浸锌圆锥型钢管,钢管壁厚不小于4mm,镀锌厚度不小于85μm,喷塑厚度不小于100μm。
灯杆下部设接线孔,每个灯杆接线孔内各灯具分支出线加装4A(200W以下)、6A(200W及以上)熔断器。
6、灯具、灯杆的外观、颜色在满足功能性前提下尽量与环境相协调,可采用具有一定装饰性灯具。
(六)、管线敷设
1、道路照明供电干线采用YJV-0.6/1KV单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铜芯电缆构成三相五线制供电,各灯杆处采用穿刺线夹分线,由供电干线引上至灯杆顶部灯具的分支线采用BVV-3X2.5的绝缘护套导线。
为平衡三相负荷,灯具接线采用L1、L
2、L
3、L1、L2、L3……三相跳跃式接线。
2、道路照明供电干线穿4 X φ110双壁波纹管埋地敷设,道路照明管线在绿化带下埋地敷设,每回路各穿一根管。
PVC管中预留8#铁丝,便于穿线。
管道过街处采用穿4 X φ110双壁波纹管加混凝土包封敷设。
照明管线在绿化带下埋深不小于0.5m,在车行道下埋深不小于0.7m;在埋地管道中,预留一组管道以备交通控制和景观其他照明穿线用。
3、在每个灯杆旁均设置一个分线检查井,在电缆保护管过街处,其两端均设置检查井,在每一检查井内的电缆应留有1.5m的余量。
所有的电缆连接必须在检查井内完成,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
检查井雨水采用自然渗漏方式,或根据当地雨水实际情况,采用UPVCφ50排水管就近接入雨水管网。
防盗井的布置位置与树池冲突时请避开树池,现场施工灵活处理。
4、灯杆基础置于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如遇不良地质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
灯杆基础周围回填土应按道路人行道压实度要求处理,回填土密实度不小于95%。
(七)、节能措施
1、照明光源采用光效高、寿命长、功耗低、环保的LED照明光源。
2、LED灯具功率因数高,不需设置补偿电容器,无功损耗小。
3、LED灯具显色性高,视觉效果好,启动快。
4、道路照明灯具按全、半夜分组,半夜可关闭部分灯具。
所有灯具均可根据时钟和照度自动开闭,实现节能运行。
(八)、安全接地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型式。
N线与PE线在变压器处接地后完全分开。
2、工程沿照明管线全线通长埋地敷设一根40×4热镀锌扁钢作灯具灯杆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的接地极,每个灯杆埋地螺栓采用φ10镀锌圆钢与接地极可靠焊接,接地扁钢在线路首端、末端、分支点处设垂直接地极,接地极采用L50×5角钢,2.5m长,埋深0.8m。
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欧。
做法详国标图集《接地装置安装》14D504。
3、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与PE线可靠电气连接。
(1)变压器、配电柜(箱、盘)等的金属底座或外壳。
(2)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3)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接线盒和保护管。
(4)配电和路灯的金属杆塔。
(5)其它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
(九)、其他注意事项
1、本设计中对照明灯具及灯杆提出高度、臂长、灯具功率、仰角等相关技术指标,具体造型由业主单位决定,设计单位配合提供资料。
2、本工程所有非砼中钢质材料均需采用热镀锌产品,所有金属焊接部位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3、灯杆施工时应避开高压线,保持净距,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和《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2093-2014第7.6.6条及条文解释规定。
4、灯杆基础下法兰盘必须水平安装,要求灯杆倾斜度≤3‰。
上下法兰盘采用双螺帽配平垫、弹垫固定。
灯杆安装校正后,将螺栓打黄油后用塑料薄膜包扎,浇筑在人行道垫层内。
安装完毕后螺栓多余部分应切除,固定螺帽顶外留10mm即可。
5、灯具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灯具电气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
6、路灯配电柜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54。
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路灯配电柜应具有警示标志,做好防盗隔离措施,满足户外安装使用要求。
本次设计路灯配电柜基础设计图及箱体接地设计图仅为示意,具体尺寸及做法以相关厂家大样图为准。
7、路灯灯具应满足CJJ45-2015 4.2.6条相关所规定的防振要求并应加设防坠落装置(如灯臂端头必须设置有防照明器滑出装置和与灯具配套的防坠落装置)。
8、图中未尽事宜,应参照国家及当地相关规范、标准执行;施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和建设单位协商解决。
工程施工应符合《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