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蓉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现在很多学校一直在使用导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导学案的使用帮助每位学生培养了好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式学习,加速了高效课堂的形成,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这是每个学校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语文;应用
现代课堂教育已经把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放在了首位,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自主能力的提升。
语文作为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一门科目,导学案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课本有关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刻理解,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印象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单调。
因此,导学案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析如何将导学案高效应用于语文课堂。
一、充分利用导学案的预习板块
我们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到现在,几乎每位教育者都会提及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其实并不是这三个步骤是多么必不可少,而是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这份态度,在学生还没有了解这个知识的时候,课前预习是必要的,学生对它感到陌生。
传统课堂上教师虽然每日都强调学生要积极预习,可是并无太大成效,这样并不利于新改革下学生的全面发展。
导学案巧妙设置了预习这一板块,帮助教师督促学生对课本进行及时预习,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辅助预习工作,将下节课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总结,给学生提供参考大纲,以供学生参考。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大纲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内容大纲开展预习工作。
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教师细心引导,导学案上的预习板块遵从从易到难的顺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对课本进行充分预习,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的时候不再那么吃力。
导学案对学生的高效预习起着重要作用。
二、充分利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板块
学生在面对厚厚的课本时并不需要一味地满篇阅读,而是应该抓住重点知识,在课堂上,因为课本篇幅较长,一篇文章即使教师不停地讲,讲到口干舌燥,一课时也未必讲得完,因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抓住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和重点非常重要。
导学案提供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