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疾病预防 幼儿园

常见疾病预防 幼儿园

◆ 2. 呼吸急促(呼吸次数>60次/分)、三凹征 (+)、憋喘、持续刺激性咳嗽、孩子不能安睡, 或是睡着了很难叫醒,脸色不好、发蔫、食欲 下降、尿少、烦躁不安等情况。
肺炎家庭护理
◆ 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体温有下降趋势说明 治疗有效。如果持续高热,需要改变治疗方 案。
◆ 多给儿童饮水,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水分摄入, 给儿童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秋冬季节常见疾病预防 &
家庭护理
齐鲁医院儿童保健科 曹爱华
上呼吸道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 见的疾病。
◆ 幼儿更容易患上感冒,这是因为小儿的鼻腔 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对外界 环境的适应和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
上呼吸道感染
◆ 病原:上感多是因病毒引起。后期往往合并细菌 感染。
喉炎
◆ 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有时候也会使喉部 受到感染而发生炎症称为喉炎。
◆ 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会发不出声音来, 咳嗽时发出犬吠样或金属声音,有时还会有轻 微的发烧。
◆ 严重病例会出现气道阻塞,呼吸困难。
喉炎的处理
◆ 患有喉炎最好积极治疗,防止出现呼吸困难及 窒息。因此,最好到医院。
◆ 一次高热惊厥不会造成大脑损伤,不用过度担 心、焦虑
◆ 建议高热惊厥后1周再做脑电图
幼儿急疹
◆ 临床特点为高热3-5天,热退疹出 ◆ 高热时精神好,症状不明显 ◆ 可以伴有高热惊厥,应该积极降温 ◆ 体征不明显,比如无咽喉红肿等 ◆ 疹子多为全身性,弥漫分布的红色斑丘疹 ◆ 3-5天后疹子自然消退 ◆ 可以不用药物治疗。
发热的家庭护理
5、体温在38.5 ℃以下,物理降温即可,不用服 退热药。38.5℃以上,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美 林)和布洛芬(托恩)交替使用,间隔6小时。
6、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如果精神反应差, 昏昏欲睡,呼吸急促应立即上医院。
发热的家庭护理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去医院: 1.当儿童高烧,体温超过了39℃。
◆ 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 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C等。
◆ 有合并症的病人可对症处理。
隔离
◆ 住院治疗病例,从出院之日起,居家隔离21天; ◆ 门诊治疗病例,从诊断之日起,居家隔离28天。
预防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 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治疗
◆ 1.风寒感冒:发热可有可无,头痛,四肢关节疼 痛较重,鼻塞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咯痰清 稀,咽喉疼痛不明显,舌质不红。治疗应选用: 风寒感冒冲剂、伤风感冒冲剂等。不能用药性寒 凉的中成药,如:银翘解毒丸。
◆ 2.风热感冒:发热比较重,头痛,口渴,鼻塞, 流黄稠鼻涕,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 治疗应选用药性偏凉的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 双黄连口服液,而不能用通宣理肺丸等,误用会 引起发热升高,咽痛加重。
临床表现
◆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高度警惕: ◆ 1.惊跳反应 ◆ 2.血象示白细胞明显增高 ◆ 3.血糖增高 ◆ 4.精神反应差 ◆ 一定迅速上医院
传染途径
◆ 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 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 直接接触而传染。
◆ 主要是消化道传播
治疗
◆ 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内痊愈。
手足口病
◆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 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 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 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3-7天,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表现 为发热、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疱疹。
2.持续发热,发烧已超过24小时,在采取了通 常的降温措施之后,还没有好转。
3.精神反应差
4.伴随有一些症状如呼吸急促、咳嗽、皮疹、 呕吐、腹泻等
5.出现高热惊厥或既往有过高热惊厥史
高热惊厥的处理
◆ 患儿在体温上升期突然出现抽搐,称为高热惊厥。 ◆ 一般在整个发热病程中只出现一次,如果出现多
次,应警惕是否患有颅内感染 ◆ 出现惊厥时不要惊慌,首先要解开患儿颈部衣扣,
◆ 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 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 取控制措施。
◆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 交叉感染。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

水痘
◆ 治疗上,除了积极抗感染治疗,应同时应用糖 皮质激素雾化吸入。
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受感染引起的疾病,病菌常为: 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支原体,病 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表现:剧烈的咳嗽和高烧,严重者伴有呼吸困 难
肺炎家庭监测
◆ 有以下症状时要及时上医院治疗:
◆ 1.持续高热(39℃以上)
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可戴口罩 或服用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预防; ◆ (3)及时治疗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如营养不良,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
秋季腹泻
◆ 症状为发热,呕吐,水样便 ◆ 为轮转病毒感染所致,诺如病毒等也可以有相同
症状 ◆ 治疗以纠正腹泻及脱水为目的 ◆ 可以口服思密达、益生菌、乳糖酶。 ◆ 饮食注意补充糖盐水,米汤 ◆ 病程一般1周左右
发热
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 种表现,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 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 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许多病都 可能引起儿童发热。
发热会使儿童显得烦燥不安,甚至会发生惊 厥。所以家长对发烧的儿童要充分注意。
发热的分级
◆ 低热:37.4-38℃ ◆ 中度发热: 38-39℃ ◆ 高热: 39-41℃ ◆ 超高热: >41℃
预防护理
◆ 病从口入,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 ◆ 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及早应用乳糖酶或无乳糖奶粉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 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 致死亡。
◆ 症状:很多孩子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接着出现 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肌肉酸痛,头痛 等症状。
◆ 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胃肠型上 呼吸道感染
治疗
◆ 1.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 ◆ 2.疾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尽量不用抗生素,
除非有合并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炎, 中耳炎等 ◆ 3. 由于中成药治疗感冒,毒副作用小,效果也 好,宜作为治疗感冒的首选药。但是,用中成 药治疗感冒,也不能盲目滥用,必须根据中医 理论,辩证选用
◆ 口 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颚及两颊部, 唇齿侧也常发生。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 周围有红晕,
◆ 手、足、肛门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 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 然后消退;愈合后不留痕迹。
临床表现
◆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 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 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爆发 性心肌炎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 5.鼻塞严重者,可以用热毛巾稍稍热敷一下鼻梁, 这样鼻涕会较顺利地流出来,鼻腔会感觉一阵清 新。还可以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或应用氯麻滴 鼻液和生理盐水喷鼻。
◆ 6.如果因鼻塞导致儿童的鼻腔和嘴唇干燥,可以 涂一点凡士林等润滑剂。
家庭护理要点
对于以下情况者,必须去医院就医:
1、儿童还患有糠尿病或哮喘。 2、儿童在出现流感症状后,又出现了皮 疹,那就很可能是患了流行性出疹性疾病。 3、儿童咳嗽很厉害,那就很可能有肺部 感染。 4、儿童流出的鼻涕很浓,又是黄色,那 就很可能患了鼻窦炎。 5、儿童感到耳内疼痛,那就很可能是患 了中耳炎。 6、儿童出现了呕吐。
疾病特点
◆ 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 2.B超检查可发现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治疗
◆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 应用止疼,解痉药物
预防护理
◆ 本病由病毒性感染引起,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 染,故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基 本措施。
◆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2)避免与患者接触,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
家庭护理
◆ 1、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爸妈应尽量为 孩子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 2、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 品、冷饮等。
◆ 3、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 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
家庭护理
◆ 4、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 ◆ 5、在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
家庭护理要点
◆ 1.感冒后幼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都减少、消 化能力减弱,所以要减少食量,进食清淡,以 免引起食积。
◆ 2.暂时不要给幼儿洗澡,如果是冻着,可以采 用晚上用热水泡泡脚的办法,直到微微出汗即 可。
◆ 3.让幼儿充分休息,幼儿病情好转后方可活动。
家庭护理要点
◆ 4.幼儿感冒后饮食易给流食或软食,多食蔬菜, 少食肉类,要保持幼儿大便通畅。
发热的家庭护理
监测体温:20分钟监测一次,并把结果记下 来。
避免穿的太多,走出“捂汗”的误区。 物理降温:一贴凉、温水擦浴:用温毛巾擦
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 的内侧等部位。在擦浴时不要过多暴露,避 免擦前胸、腹部以免小儿着凉。温度要比体 温低3度左右。一般一次要擦5-10分钟,隔5 分钟再擦一次。最好不要用凉水、酒精来擦。 多饮水,尤其是退热的时候。
◆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 及清晨出现发作性咳嗽,运动后加剧。
◆ 2、临床无感染征象(如发热等),或长期 服用抗生素(消炎药)无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