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

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


例如
(4)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 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 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2008·全国卷Ⅰ) (5)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 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2006·江西卷)
8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例如
(9)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 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2006·安徽卷)
13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4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 容易导致语病。句中出现 “和”“与”“及”“以及”和“、” 等表并列关系的要素时要注意并列是否 合理(注意交叉、属种关系),语序是否 合理,前后搭配是否恰当,是否会因 “和”造成歧义。
2.看并列短语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有的句子主谓宾是并列结构,这时应采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辨析,以防出现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 病。
提示
例(4)中,动宾搭配不当,“增加”与“免疫力”搭 配不当,应为“提高免疫力”。另外“中风发作”不
属于“疾病”,应删掉“发作”。
例(5)中,“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5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1.名词并列要看其所表达的概念能否并列。 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
与联系。如果构成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那么这几个表 述就是错误的。
例如
(1)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 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2008·天津卷) (2)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卡拉OK 等 19 项 体 育 活 动 , 并 将 20 万 元 活 动 经 费 发 放 到 各 社 区 。 (2008·湖北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8·江西卷)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 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修改病句。
3
综观历年的高考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 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 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 仍十分突出。因此,在辨析过程中,注意审读 句中易致病部位——关键词(或短语),了解出 题人常设的陷阱,就可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的 症结,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修改。
提 示 例(6)中,“坚定的”与“信心”搭配不当,应将“信 心”改为“信念”,且“清晰的思路”不能“感染”。
10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2.看并列短语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 前后可能会出现不照应。
第 4 课时 辨析并修改病句
1
能“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考试 大纲》规定的基本能力,是语言 应用表达能力强的一种表现,主 要考查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言运 用能力。近年来,“辨析并修改病 句”的考查,重现率为100%。
2
考查的病句类型分为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 病句,其中“结构性病句”分为语序不当、搭配 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四种;“语 义性病句”分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两种。
例如
(7)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 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 生所必须具备的。(2008·四川卷) (8)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 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 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2006·湖 北卷)
11
12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3.看语序是否错位。 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
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 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律性的约束。若随意改动,便 会产生排序不当的语病,尤其是动词并列要遵循动作行 为发生的先后顺序。
例(2)中,概念不清,“拼图、卡拉OK”不属于体育活
动。
例(3)中,“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 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7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2.看并列短语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有的句子主谓宾是并列结构,这时应采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辨析,以防出现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 病。
9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2.看并列短语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有的句子定语或状语是并列成分,这时往往出现与中 心词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 如 (6)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
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2006·全国卷Ⅱ)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2.看并列短语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 前后可能会出现不照应。
提示
例(7)中,并列不当,“学习态度”和“时间安排” 不可并列,应将“合理的时间安排”改为“合理安排 时间的能力”。 例(8)中,应将“理论上”和“政策上”调换,或将 “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调换,使“从理论 上”和“深刻的说明”照应,“从政策上”和“详细 的规定”照应。
6
一、出现并列成分,应检查是否患有并列不当、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语病。
1.名词并列要看其所表达的概念能否并列。 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
联系。如果构成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那么这几个表述 就是错误的。
提示
例(1)中,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条件” 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属于“房源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