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
C、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的氧均以有机物形式存在。这些含氧化合物 分为酸性氧化物和中性氧化物两类。酸性氧化物中 有环烷酸、脂肪酸和酚类,总称石油酸。中性氧化 物有醛、酮和酯类,它们在石油中含量极少。含氧 化合物中以环烷酸和酚类最重要,特别是环烷酸, 约占石油酸总量的90%,而且在石油中的分布也很 特殊,主要集中在中间馏分中(沸程约为250~ 350℃),而在低沸馏分或高沸馏分中含量都比较 低。 酸类也有强烈的气味,具有腐蚀性。但可作为消毒 剂,还是合成纤维、医药、染料、炸药等的原料。
2.特性因数 15.6 特性因数的定义为: K=1.216T1/3/ d 15.6 式中: T — 烃类的沸点、石油或石油馏分的立方 平均沸点或中平均沸点,K。 不同烃类的特性因数是不同的。烷烃的最高,环烷 烃的次之,芳香烃的最低。 含烷烃多的石油馏分的特性因数较大,约为12.5~ 13.0;含芳香烃多的石油馏分的较小,约为10~11; 一般石油的特性因数在9.7~13之间。
二、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一)蒸发性能 1.蒸汽压 石油及石油馏分的蒸汽压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 气化率(或液相组成)有关,在温度一定时,气化 量变化会引起蒸汽压的变化。 油品的蒸汽压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油品质 量标准中的雷德(Reid)蒸汽压,是在规定条件 (38℃、气相体积与液相体积之比为4:1)下测定 的;另一种是真实蒸汽压,指气化率为零时的蒸汽 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石油产品分类和石油产品的使用要求 本章小结
第一节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各类原油的主要外观性质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化学组成 1、石油的外观性质
性状 影响因素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越多,石油的颜色 越深 胶质、沥青质含量 多,石油的相对密 度就大 常温下石油中含蜡 量少,其流动性好 含硫量高,臭味较 浓 常规原油 大部分石油是 黑色,也有暗 绿或暗褐色 一般在0.80~ 0.98之间 一般是流动或 半流动状的粘 稠液体 特殊原油 我国原油
颜色
显赤褐、浅黄 四川盆地:黄绿色 色,甚至无色 玉门:黑褐色 大庆:黑色 个别高达1.02 或低到0.71 一般在0.85~0.95 之间,属于偏重的 常规原油
相对密度
流动性 气味
个别是固体或 蜡含量和凝固点偏 半固体 高,流动性差 含硫相对较少,气 味偏淡
有程度不同的臭味
我国几种原油的主要物理性质
0.8837 57.1 36 22.8 < 0.1 6.7 0.0097 0.31 0.38 15.0 0.7
0.8466 10.32 33 19.7 0 3.8 — 0.52 0.17 3.3 2.4
0.8197 2.72 16.5 18.6 0 0.90 0.014 0.03 0.05 0.50 0.03
少量元素 (S、N、O)
微量金属、非金 属元素(30 余种)
*含量均为质量分数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 量甚微,大约在10-6~ 10-9级
大多数原油Ni多,V少
3.石油的烃类组成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 种烃类构成 。 1)烃类类型及分布规律
石油及其馏分中烃类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大庆 原油名称 胜利 孤岛 辽河 华北 中原 新疆吐哈 鲁宁管输
密度(20℃) g/cm3
运动黏度(50℃) mm2/s 凝点 ℃ 蜡含量(质量,%) 庚烷沥青质(质量,%) 残碳(质量,%) 灰分(质量,%) 硫含量(质量,%) 氮含量(质量,%) 镍含量 μg/g 钒含量 μg/g
0.8554 20.19 30 26.2 0 2.9 0.0027 0.10 0.16 3.1 0.04
烷烃
环烷烃 (只有五 员、 六员 环)
2)烃类的性质及用途
在一般条件下,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环烷烃的抗爆性较好、凝点低、有较好的润 滑性能和粘温性,是汽油、喷气燃料及润滑 油的良好组分。 芳香烃抗爆性很高,是汽油的良好组分,常 作为提高汽油质量的调合剂
0.9005 83.36 28 14.6 <1 6.4 0.02 0.80 0.41 26.0 1.6
0.9495 333.7 2 4.9 2.9 7.4 0.096 2.09 0.43 21.1 2.0
0.9204 109.0 17(倾 点) 9.5 0 6.8 0.01 0.24 0.40 32.5 0.6
结构 烃类类型 正构烷烃(含量高) C1~C4:气态 C5~C15:液态 异构烷烃(含量低, C16 以上为固 且带有二个或 态 三个甲基的多) 环戊烷系(五碳环) 单环、双环、 三环及多 环,并以 并联方式 环己烷系(六碳环) 为主 单环芳烃 双环芳烃 芳香烃 三环稠合芳烃 四环稠合芳烃 烷基芳烃 并联多(萘 系)、串 联少 菲系多于蒽系 蒎系等 1.C1~C4是天然气和炼厂气的主要成分; 2.C5~C10存在于汽油馏分(200℃)中; 3.C11~C15存在于煤油馏分(200℃~300℃)中; 4.C16以上的多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油中,当温度降低 ,有结晶析出,这种固体烃类为蜡。 1.汽油馏分中主要是单环环烷烃(重汽油馏分中有少 量的双环环烷烃); 2.煤油、柴油馏分中含有单环、双环及三环环烷烃, 且单环环烷烃具有更长的侧链或更多的侧链数目; 3.高沸点馏分中则包括了单、双、三环及多于三环的 环烷烃。 1.汽油馏分中主要含有单环芳烃; 2.煤油、柴油及润滑油馏分中不仅含有单环芳烃,还 含有双环及三环芳烃; 3.高沸馏分及残渣油中,除含有单环、双环芳烃外, 主要含有三环及多环芳烃 特征 分布规律
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
知识目标: 了解石油一般性状、元素组成、烃类组成、馏分组成和非烃 类组成; 了解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油、沥青、石蜡、石油焦等石油 产品的规格指标以及它们与产品组成之间的关系; 了解各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熟悉石油及其产品的一般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我国原油主要特点。 掌握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石油燃料的性能指标,使用要 求,产品质量标准等;
2.馏程与平均沸点 常用的馏程测定方法有实沸点蒸馏与恩氏蒸馏 实沸点蒸馏适用于原油评价及制定产品的切割方案, 恩氏蒸馏馏程常用于生产控制、产品质量标准及工 艺计算 平均沸点的概念,用于设计计算及其它物性常数的 求定。平均沸点有五种表示方法,分别是体积平均 沸点、质量平均沸点、立方平均沸点、实分子平均 沸点、中平均沸点 。
(五)油品的热性质 比热 :油品的比热随密度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 气化潜热 :汽油的气化潜热约为290~315kJ/kg, 煤油的为250~270kJ/kg,柴油的为230~250 kJ/kg,润滑油的为190~230kJ/kg。 焓 :油品的焓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在相同温度下, 油品的密度越小,特性因数越大,其焓值越高。 燃烧热:石油馏分的热值随其密度增大而下降,一 般净热值约为40~44MJ/kg。
b、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的氮化物大多数是氮原子在环状结构中的杂 环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喹啉等的同系物(统称为 碱性氮化物)及吡咯、吲哚等的同系物(统称为非 碱性氮化物)。石油中另一类重要的非碱性氮化物 是金属卟啉化合物,分子中有四个吡咯环,重金属 原子与卟啉中的氮原子呈络合状态存在。 当油品中含有氮化物时,储存日期稍久,就会使颜 色变深,气味发臭,这是因为不稳定的氮化物长期 与空气接触氧化生成了胶质。氮化物也是某些二次 加工催化剂的毒物。
(六)油品的其它物理性质 折射率(折光率)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烷 烃的折射率最低,芳香烃的最高,烯烃和环烷烃的 介于它们之间。对环烷和芳香烃,分子中环数愈多 则折射率愈高。 含硫量 :含硫量是指油品中含硫元素的质量百分数。 胶质、沥青质和蜡含量 残炭值 : 残炭与油品的化学组成有关。生成焦炭 的主要物质是沥青质、胶质和芳香烃,在芳香烃中 又以稠环芳香烃的残炭最高。
2.低温性能 油品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有两种:粘温凝固 ; 构造凝固 油品低温流动性能包括浊点、冰点、结晶点、倾点、 凝点和冷滤点等 油品的低温流动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油品 的沸点愈高,特性因数愈大或含蜡量愈多,其倾点 或凝点就愈高,低温流动性愈差。
(四)燃烧性能 油品的燃烧性能主要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等来描 述。 油品的沸点越低,其闪点和燃点越低,而自燃点越 高。含烷烃多的油品,其自燃点低,但闪点高。 闪点、燃点和自燃点对油品的储存、使用和安全生 产都有重要意义,是油品安全保管、输送的重要指 标,在储运过程中要避免接近火源与高温。
d、胶状沥青状物质 胶质一般能溶于石油醚(低沸点烷烃)及苯,也能 溶于一切石油馏分。胶质有很强的着色力,油品的 颜色主要来自胶质。胶质受热或在常温下氧化可以 转化为沥青质。沥青质是暗褐色成深黑色脆性的非 晶体固体粉末,不溶于石油醚而溶于苯。胶质和沥 青质在高温时易转化为焦炭。
5、石油的馏分组成 蒸馏(或分馏)就是根据各组分沸点的不同,用蒸 馏的方法把石油“分割”成几个部分,这每一部分 称为馏分。从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馏分称为直馏馏 分,其产品称为直馏产品。 沸点<200℃的馏分称汽油馏分或低沸馏分;200~ 350℃的馏分称煤、柴油馏分或中间馏分;350~ 500℃的馏分称减压馏分或高沸馏分;大于500℃的 馏分为渣油馏分。
0.8937 37.8 26.0 15.3 0 5.5 — 0.80 0.29 12.3 1.5
2.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以及硫、氮、氧 及一些微量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
原油中元素组成的质量分数
原油元素组成 主要元素 (C、H) 常规原油中元素含量* C:83%~87% H:11%~ 14% 合计:96%~99% S: 0.06% ~ 0.8% N:0.02% ~ 1.7% O:0.08% ~ 1.82% 合计:1%~4% 特殊原油 我国原油 H/C原子比高,油品轻 油收率高 委内瑞拉(博斯坎) 含S量偏低,多数<1% 含N量偏高,多数>0 原油含硫量高 达5.7%;阿尔 .3%石油的非烃组成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氮、氧的化合物。 非烃化合物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部 分集中在重质馏分和残碴油中。 a、含硫化合物 硫在石油中少量以元素硫和硫化氢形式存在,大多 数以有机硫化物形式存在,如硫醇、硫醚、环硫醚、 二硫化物、噻吩及其同系物等。 主要危害是:①对设备管线有腐蚀作用。②使油品 某些使用性能(汽油的感铅性、燃烧性、储存安定 性等)变坏。③污染环境,含硫油品燃烧后生成二 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污染大气,对人有害。④在 二次加工过程中,使某些催化剂中毒,丧失催化活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