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一轮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一轮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29
【题后反思】 某一导体的形状改变后,讨论其电阻变化应抓住以下三点: (1)导体的电阻率不变. (2)导体的体积不变,由 V=lS 可知 l 与 S 成反比. (3)在 ρ、l、S 都确定之后,应用电阻定律 R=ρSl 求解.
栏目导航
30
1.(电阻定律的应用)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 x 和 y,其中,x 长为 l,y 长为 2l, 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的电势 φ 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那么,x 和 y 两导线 的电阻和横截面积之比分别为( A )
栏目导航
19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 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 B→A
B.溶液内由于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溶液中的电流抵消,电流等于零 C.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 A→B,电流 I=nt1e D.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 A→B,电流 I=(n1+t n2)e
栏目导航
20
解析:选 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由题图所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从 A 向 B 运动,负离子由 B 向 A 移动,负电荷由 B 向 A 移动相当于正电荷由 A 向 B 移动,因此电流方向是 A→B,带电离子在溶液中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不为零,故选项 A、B 错误;溶液中电流方向是 A→B,电流 I=qt = n1e+t n2e,故选项 C 错误,D 正确.
栏目导航
10
2.(教科教材原题)在示波管中,电子枪 2 s 内发射 6×1013 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
大小约为( A )
A.4.8×10-6 A
B.3×1013 A
C.9.6×10-6 A
D.3×10-6 A
解析:选 A.由题意知,2 s 内发射的电荷量为 q=1.6×10-19×6×1013 C=9.6×10 -6 C,根据电流的定义式 I=qt ,得 I=9.6×210-6 A=4.8×10-6 A,A 正确.
栏目导航
8
一、易混易错判断 1. 由 R=U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 比.( × ) 2.由 ρ=RlS知,导体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 RS 成正比,与导体的 长度 l 成反比.( × ) 3.电流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 4.公式 W=UIt 及 Q=I2Rt 适用于任何电路.( √ ) 5.公式 W=UR2t=I2Rt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 )
3
二、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反映了_导__体__对__电__流__阻__碍__作__用___的大小.表达式为:R=UI .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_长__度___成正比,与它的_横__截__面__积___ 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以及温度有关.表达式为:R=ρSl . 3.电阻率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_导__电__性__能___,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增__大__;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 度升高而_减__小___.
字母含义


I=UR

金属、 U:导体两端的电压 电解液 R:导体本身的电阻
公式含义 I 由 U、R 决定,I∝U I∝R1
栏目导航
18
1. (电解液导电问题)如图所示,在 1 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内插有两根碳棒 A 和 B 作 为电极,将它们接在直流电源上,于是溶液里就有电流通过.若在 t 秒内,通过溶液内 截面 S 的正离子数为 n1,通过的负离子数为 n2,设元电荷为 e,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栏目导航
15
C 关键 能力 突破
考点一 对电流的理解和计算
自主学习
1.应用 I=qt 计算时应注意:若导体为电解液,因为电解液里的正、负离子移动方 向相反,但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同,故 q 为正、负离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栏目导航
16
2.三个电流表达式的比较
公式 适用范围
字母含义
公式含义
定 义 式
的 2 倍,把另一根对折,然后给它们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横截
面的电荷量之比为( C )
A.1∶4
B.1∶8
C.1∶16
D.16∶1
1 解析:选 C.根据电阻定律 R=ρSl ,R1=ρ12l =4ρSl ,R2=ρ·22Sl =14ρSl ,再根据 I=UR,
2S
Q=It,解得 Q1∶Q2=1∶16,C 正确.
(2)同时性:指 U 和 I 必须是导体上同一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2.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而电阻率则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
能的好坏.
(2)导体的电阻大,电阻率不一定大,它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
阻不一定小,即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小.
(3)导体的电阻、电阻率均与温度有关.
(2)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学元件. (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的电学元件.
栏目导航
6
四、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电路中_电__场__力___移动电荷做的功.表达式为 W=qU=__U__I_t ___.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__快__慢__.表达式为 P=Wt = __U__I__.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_热__量___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___Q_=__I_2_R_t____. 4.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表达式为 P=Qt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80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1I60 C.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4 D.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2
栏目导航
28
解析:选 AD.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因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横截面积变为原 来的14,其长度变为原来的 4 倍,根据电阻定律 R=ρSl 分析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 16 倍, 又电压变为 2U0,根据欧姆定律 I=UR可知,电流变为I80,A 正确,B 错误;根据电流的 微观表达式 I=nevS,其中 n、e 不变,电流变为原来的18,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4,则自 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变为v2,C 错误,D 正确.
பைடு நூலகம்
A.Ra>Rb=Rc>Rd C.Ra>Rb=Rd>Rc
B.Ra<Rb=Rc<Rd D.Ra<Rb=Rd<Rc
栏目导航
13
解析:选 A.由 R=UI 可知,U­ I 图象中,所描点与 O 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 小,由题图可知 Ra>Rb=Rc>Rd.故 A 正确.
栏目导航
14
5.(教科教材原题)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
I=qt
一切电路
q 为时间 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 qt 反映了 I 的大小,

但不能说 I∝q,I∝1t
n: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q: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
从微观上看 n、q、S、
观 I=nqSv 一切电路
S:导体横截面积
v 决定了 I 的大小

v: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
栏目导航
17
公式 适用范围
B.mve2Sn D.ρSeLv
栏目导航
22
解析:选 C.由电流定义可知:I=qt =nvttSe=neSv.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LS =ρneLv,又 E=UL,故 E=ρnev,选项 C 正确.
栏目导航
23
3.(“柱体微元”模型问题)在长度为 l、横截面积为 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 n
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导体内电荷量为 e 的自由电子在
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
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 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已知阻碍
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v 成正比,即 Ff=kv(k 是常量),则该导体 的电阻应该等于( B )

1.7×10-8
4.4×10-7
5.0×10-7
2.9×10-8
A.铜丝
B.锰铜合金
C.镍铜合金
D.铝丝
解析:选 C.由 R=UI 及 R=ρSl 得 ρ=UIlS=0.60×.10×.11×.2120-6 Ω·m=4.9×10-7 Ω·m.
所以导线是由镍铜合金制成的.
栏目导航
12
4. (人教版选修 3-1·P48·T2)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 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 U-I 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 a、b、c、d 四个点.则这四 个电阻值的大小关系是( A )
A.nkelS
B.nke2lS
C.nkeSl
D.nkeS2l
栏目导航
24
解析:选 B.电子定向移动,由平衡条件得,kv=eUl ,则 U=kevl,导体中的电流 I =neSv,电阻 R=UI =nke2lS,选项 B 正确.
栏目导航
25
考点二 欧姆定律及电阻定律
师生互动
1.欧姆定律的“二同”
(1)同体性:指 I、U、R 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或同一段导体.
栏目导航
21
2. (电流微观表达式)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L、横截面积为 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 阻率为 ρ,棒内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在棒两端加 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v,则金属棒内的电 场强度大小为( C )
A.m2evL2 C.ρnev
栏目导航
11
3.(沪科版选修 3-1·P67·T2 改编)有一根长 1.22 m 的导线,横截面积为 0.10 m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