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材科基真题精讲

2014年材科基真题精讲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图中共有四条三相等温线,所以有四 个三相反应,从高温到低温分别是:
L+ε→ζ(包晶型反应)
L→α-Fe+ε(共晶型反应)
L→ ζ+β-Ti(共晶型反应)
β-Ti→ζ+α-Ti(共析型反应)
由Fe和Ti组成的扩散偶在1000K下保温并扩散一定时间后,在扩 散偶中分别出现一系列相邻接的单相区,其排列顺序和相图中的 顺序相同。沿扩散偶的浓度分布在界面处会出现不连续的跳跃, 如果各相中的扩散系数差异不很大,在扩散偶中各个相区所占的 相对宽度大体和相图中各组元所占的相对宽度成比例。
四、图为由A、B原子组成的一个晶体单胞,点阵参数 a=b=c,α=β=λ=90;
1、如果A、B原子可以占据所有可能的位置,该晶胞对应哪 种布拉菲点阵?
2、如果A只在(0,0,0)位置,B只在(1/2,1/2,1/2)位置 ,又对应哪种布拉菲点阵?
3、下列单质及化合物中哪些具有上面涉及到的晶体结构? Mg ,α-Fe, γ-Fe ,Cu, CuZn, Cu3Zn, CsCl
2、相平衡条件
详解:热力学条件是等温等压下,任一组分在各相中化学势相等 ,体系此时总摩尔吉布斯自由能最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图一章的知识,解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注 意一个前提条件是等温等压,跟本题有关的考点还有相平衡和相 律的基本概念。
3、上坡扩散
详解:普遍意义来说,扩散产生是由于存在着化学位梯度,只是 在一般条件下,化学位梯度大多与浓度梯度一致。决定组元扩散 的是化学位梯度,扩散总是导致扩散组元化学势减小,直至化学 位梯度为零,所以当化学位梯度和浓度梯度相反时,扩散是从浓 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扩散,这就是上坡扩散。
4、一般来说,晶界结构比晶内结构松散,溶质原子处在晶内的能 量比处在晶界的能量高,所以点缺陷扩散到一般大角度晶界上时 会发生晶界偏析。由于这种偏析使系统的能量降低,所以对晶界 的运动产生拖曳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缺陷的知识,着重考查了点缺陷与线缺陷 还有面缺陷的相互作用,考查主要是能理解气团和偏聚的定义以 及对缺陷的影响作用。
详解:1、主要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
2、点缺陷主要有空位和间隙原子;晶体中点缺陷还可以通过高温 淬火、冷变形加工和高能粒子的辐照效应等形成。
3、点缺陷扩散到刃位错附近时可以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而形成气 团,对位错产生钉扎作用。这时候位错处于能量较低的状态,位 错趋向于稳定,不易运动,所以位错要运动,必须在更大的应力 作用下才能挣脱气团的钉扎而移动。
点评:扩散的实际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所以不管浓度怎样,扩 散总是从化学位梯度高的地方向化学位梯度低的地方,扩散的最 后结果是化学势处处相等。
后所引起的二层错排,则成为插入型层错。 6、临界分切应力 详解:
点评:本题实际考察的是有关Schmid定律的知识, Schmid定律 或临界分切应力定律即滑移系开动所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是与外 力无关的常数。
详解:热加工后形成的带状组织主要是由于第二相或夹杂物的成 层分布而造成的。原因可能如下:钢在凝固时由于成分扩散的不 均匀性,会产生枝晶偏析,这些枝晶偏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 过轧前加热,初生晶粒消失但枝晶偏析仍然保留,枝晶偏析是产 生带状组织的内因。铸锭经热加工后,区域偏析变化不大,只能 发生宏观的流变。残存的枝晶偏析、可形变夹杂物或第二相,顺 着工件宏观流变方向显著伸长,所以形变延伸是形成带状组织的 条件。在相变过程中,冷却速度增大可减少成分的扩散,当冷速 很大时可减少成分的扩散,当冷速很大时以致过冷度也很大,相 变可以以近似非扩散的方式进行,这时自然就没有溶质原子、杂 质原子的偏析;同时冷速增大还可能导致均匀形核,使第二相不 沿晶界析出成层分布,而是弥散分布,同时细化晶粒,减少或消 除原组织偏析。
4、两种情况下{100}的面间距各是多少,用点阵常数表示。可能的位错 柏氏矢量又分别是什么?
5、各结构对应的强度及塑性相对高低可能是怎样的?给出理由。 (20)
详解:1、如果A、B原子可以占据所有可能的位置,则图中A、B 原子所在的位置是等效的,所以该晶胞是体心点阵。 2、如果A只处于原点位置,B只处于体心位置,则一个A原子和一 个B原子组成一个结构基元,可见,此时的布拉菲点阵是简单立方 点阵。
三、分别回答后述几个问题:
1、晶体缺陷主要有哪几种?
2、其中点缺陷主要有哪两种?有哪些方法或手段可以提高其数量 ?(上84)
3、当点缺陷扩散到刃位错周围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位错的运动受 到怎样的影响?(上187)
4、如果点缺陷扩散到一般大角晶界上,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晶界 的运动受到怎样的影响?(20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热加工后的典型组织,热加工后典型组织有 纤维状组织、带状组织、魏氏组织、“反常”组织、网状碳化物 等,其中前两种组织实际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前者是宏观形貌( 纤维状),后者是显微图像(带状)。热加工后组织考察次数并 不是很频繁,考生只需掌握纤维状组织和带状组织成因即可。
六、根据下面所附的Fe-Ti相图,写出该体系随着温度的降低所涉及 到的三相反应;同时示意画出由大块纯铁和纯钛制作的扩散偶在 1000K保持足够多长时间后,扩散层中的成分分布曲线,并标注相 对应的相(20分)。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布拉菲点阵、典型晶体结构、面间 距计算公式、典型晶体结构的可能柏氏矢量、塑性及强度与晶体 结构的关系。所以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分别对应晶体 学基础、晶体结构、位错、形变等几章知识,本题关键是要弄清 题目考查地是哪一章的知识点织的金相和扫描电电镜图片,从 凝固、热加工及冷却相变等方面分析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可能 的控制方法。(15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4年《814材料科学基础》真题、答案详解与点评
• 北京科技大学 •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述题(30分) 1、再结晶温度 详解:
点评:本题考生应该注意,再结晶温度并不是再结晶开始时候的 温度,而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再结晶的最低温度,里面的关键字 是一定时间和最低温度。有关于再结晶的知识在历年考题中考查 力度很大,如再结晶定义、再结晶过程、再结晶驱动力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