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信息化现状(P3)绝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加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系统极为罕见。
2•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P6)企业控制和规模发展的需要、能实现对客户快速反映、能加强同合作单位协作3•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前提条件(P8)明确企业核心业务、优化企业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信息流4•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其他相关问题(P11)(1 )组织结构(2 )项目管理原则:“人”是项目中最重要的;发扬“团队精神”,注重“协同作战” 评估项目风险(3)项目的阶段性要求(4)项目的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准备的企业、合适的软件和成功的实施实施的主要内容:了解客户需求、确定实施目标、客户化开发、试点实施、推广实施5•物流软件的发展阶段(P13)第一代,以单据制作为主要目的的电子工具时代第二代,以业务流程操作,报表统计数据反应经营状况,权限设置作为基本管理手段的系统时代第三代,以实时监控、动态进程管理实现企业集团化的需要。
第四代,以业务分析预测、客户关系管理、内部资源管理、对外接口为主要目标的全面优化整合时代。
6•物流企业对软件的选择(P15)自主开发、软件外包、自主开发 +软件外包、购买现成软件与二次开发(联合开发)7•物流企业对软件供应商的选择(P16)软件实用性、成本价值分析软件供应商业务情况、技术背景与成功案例外部资源、实施的能力和人员素质、售后服务第二章8. (1)数据(Data)(P20)定义:数据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变化的真实记录。
是未经加工的事实,是记录下来可被鉴别的符号。
分类:数值型 /非数值型判断标准:凡是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处理的对象其形式化的结果。
分析手段:报表 /图表9信息(In formation )( P20)是经过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的数据①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②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正确决策的知识;③信息是能够导致某种决策的外界情况10.信息与数据的关系(P21)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记录;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获得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的;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原始基础;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也是数据的加工提炼;11.物流信息的概念(P23)狭义的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
广义的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
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12•物流信息传递的方式(P24)基于 In ternet 的 E-mail、EDI、FTP ( File Tran 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WAP (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al :无线应用协议)、条形码扫描、 GPS卫星定位13.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P24)(1)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覆盖供应链所有环节(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动态性越强,价值衰减速度越快(3)物流信息种类繁多: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会产生不同种类的信息物流系统(如多式联运)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如供应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及消费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相关的物流信息。
(4)物流信息的不一致性:随具体的物流活动产生而不同14.信息系统的概念(P25)信息系统是一种由人、计算机(包括网络)和数据资源组成的集成化系统。
15.作业信息系统(P25)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16.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P26)数据高度集中统一、面向决策17.信息系统的五项基本功能:(P27)(1)数据的收集和录入(2)物流信息的加工处理(3)物流信息的存储(4)物流信息的传输和物流信息的输出。
18.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P27)面向生产企业的物理信息系统、面向零售商、供应商的物流信息系统、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面向供应链中提供物流单项服务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19.物流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P28)基于物流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物流信息系统、基于物流企业广域网和In ternet相结合的物流信息系统、基于物流企业内部局域网和In ternet相结合的物流信息系统20.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1)购买成熟软件:节省时间和费用、技术水平较高;专用性较差。
(2)部分定制:购买成熟软件,不适合部分定制开发。
(3)委托从头开发:快速、省事、系统技术水平较高;费用昂贵、系统维护麻烦。
(4)合作开发:共享开发成果、共享源代码;沟通很重要。
(5)完全独立开发:最终拥有系统的源代码、方便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适合企业需要;开发时间长、风险较高,成功率低。
21.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P29)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分为相对独立、首尾相连的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适合规模大的企业。
核心思想: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优点:a.整体思路清楚b.阶段性非常强,每阶段均有工作成果出现c.系统分析中易诊断出原系统存在的问题缺点:a.系统开发周期太长 b.不大符合认知规律C.需要大量的文档和图表,工作量较大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适用范围:大型系统或系统开发缺乏经验的情况。
(2)原型法(P30)原型法基本原理是:先用快速的方法建立一个系统的运行结果模型,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系统而向开发者提供真实、具体的反馈意见。
原型法的优缺点优点:a认识论上的突破;b、用户满意程度提高,加强了与用户的交流;c、开发风险及开发成本降低;缺点:a开发工具要求高;b、解决复杂系统和大型系统问题很困难;c、管理水平要求高。
原型法开发方法的适用范围:用户事先难以说明需求的较小的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与结构化方法结合。
(3)面向对象法(P30)基本思想: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
优点:a.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b•面向对象方法描述的现实世界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因而用它开发的软件更易于理解,易于维护。
c.面向对象的继承性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d.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可引发不同的操作缺点:a开发工具要求高b、解决复杂系统和大型系统问题很困难;c、管理水平要求高。
面向对象方法的适用范围:各类信息系统,但不适合于大型系统的主干开发2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P32)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估23.调查结果的表示(P35)主要的表示工具有: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24.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1 )项目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内容:(P35)目标、方案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可行性。
(2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表示系统概述;系统的目标;所需的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对系统可行性的结论;25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P59)开放性、灵活性、安全性、协同性、动态性、快速性、集成性设计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第三章26.条形码类型(P79)形成空间不同:一维条码(水平方向代表信息)、二维条码(水平垂直方向代表信息)码制不同:UPC码、EAN码、39码、库德巴码、交叉25码、128码等;商品条码:EAN码、UPC码物流条码:128码、ITF码、39码、库德巴码27.EAN-13 码应用于零售包装(供零售卖场POS系统扫描结帐的包装)1~3位代表原产地代码、 4~7位代表厂商代码、8~12位代表商品代码、第 13位代表检验码28.EAN-8 码应用于印刷面积小的零售包装(无法印贴EAN-13的零售包裝)1~3位代表原产地代码、4~7位代表商品代码、第 8位代表检验码29•商品条码编码原则(P81)(1)唯一性:一个商品项目只有一个代码;一旦确定,永不改变;(2)无含义性:商品标识代码中的每一位数字不表示任何与商品有关的特定信息;(3)全数字符:在 EAN及UPC系统中,商品编码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30•物流条码与通用商品条码相比较,其特点有:物流条码是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物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全过程物流条码信息量大、物流条码具有可变性、物流条码的可维护性31.射频识别技术(RFID )的应用:安全防护:门禁保安、汽车防盗、电子物品监视系统;商品生产销售:可用于生产线自动化、仓储管理、产品防伪、RFID卡收费;管理与数据统计:畜牧管理、运动计时交通运输: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及交通管理、火车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等其他:我国目前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即为基于RFID的身份证;广深铁路的加密纸质电子客票;北京奥运会门票(高效 /防伪)32.射频技术的特点:读写速度:无须直线对准,可多目标、运动识别形状可小型化和多样化:不需要配合纸张;可嵌入产品内;耐用: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可重复使用:新增、修改、删除穿透性:可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材质;数据记忆容量大:以 MB为单位;安全性高:专用芯片、序列号唯一、密码保护;33.EDI的两大国际标准(P90)(1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我国使用)(2)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鉴定委员会34.GIS 的功能(P98)(1 )数据输入功能:图形数据输入、栅格数据输入(如 RS)、属性数据输入处理(2)数据校验功能:图形数据的校验、属性数据的校验(3)数据管理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地图图库的管理(4 )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空间数据查询、空间数据分析35.GIS物流分析方面的应用(P100)车辆路线模型:一个起点,多个终点最短路径模型:距离最短、用时最少、费用最低;网络物流模型:最近原则,物流网点布局分配集合模型:分组解决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设施定位模型:仓库位置、规模及物流关系;36.四大地位系统(1)GPS (美国)由21+3颗人造卫星组成,距地球 1.7万公里高。
距地球 1.7万公里高。
用途:导航、预报地震、司机军队前进方向确定GPS系统的特点:(P101)性能好,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覆盖全球,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2)格洛纳斯(俄罗斯)由 24 (21+3)颗卫星组成,距地球 1.91万公里;军民两用,精度10m,测速精度0.15米/秒。
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3)伽利略(欧盟)伽利略系统由30( 27+3)颗卫星组成,距地面约 2.4万公里,卫星定位精度可达到1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