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原始记录注意事项

实验室原始记录注意事项

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习惯,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不记载实验的年份和时间
• 请将年份记载于实验记录上,因为转眼就 是一年。有人总认为,一年的时间足够长, 实验记录上除首页外,仅记录月日,尤其 对可能需长期存放的试管也仅记录月、日, 殊不知当回顾性分析某些实验结果时,非 常依赖准确的时间。
• 另外,很多人不习惯记录实验的具体时间 (尤其身边无可提供准确时间的钟表), 从而可能造成实验的实际发生时间与记录 不符,有时直接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 实验室要制订用于定性测试的样品的重量允许波动范围, 一般情况下,用于定性的样品重量不超过其规定重量的 ±5%是可接受的。
• 用于定量分析的样品必须用分析天平称量,并将完整的 实际称量值记录下来。原始记录中应清晰地记下供试品 的稀释度,包括溶剂体积和溶液的移取体积。
七、标准品制备记录
• 在原始记录中应注明标准品的名称、来源、批 号、有效期、纯度和储存条件、前处理条件。 如配制好的标准液被储备,应记下相应的储存 条件和有效期。
• 实验者常期望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往往将实验数据简 单整理,甚至不整理,即匆匆进入下一轮实验操作,结果可能导致某 些实验错误持续性存在,或重复某些无意义、无价值的实验,或使应 该深入的线索不能及时被发现,或导致长时间都在实验失败的痛苦中 挣扎。
• 所以在实验中,有时快即是慢,慢也可能即是快。养成实验后及时整
十、培养基
• 清晰地记录培养基的配制批号、用于试验中的 培养基名称、供应商名称、有效期和批号。实 验室培养基的配制记录包括干物质的称量重量、 体积和溶剂的类型、灭菌工艺参数、质量检查 记录(无菌试验和灵敏度试验)。
• 当培养基用于试验时,在试验结果评价前应完 成并通过该批培养基的无菌检查试验和灵敏度 试验。
• 有人仅记录自认为成功的试验,而舍弃失败的 试验。殊知失败乃成功之母,若不记录失败试 验的全过程,难以分析失败的原因,也不可能 缩短通往成功之路。
一、使用装订完整的实验记录本和 受控的纸张、表格。
• 不得将数据记录于私人笔记本、散页纸张或非 受控的纸张、表格。
二、原始数据
• 记录应及时而准确,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应及时 而清晰地记录下来。数据记录用笔通常为黑色 或蓝黑色墨水笔,不允许使用铅笔等字迹可被 抹擦掉的笔、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会褪色的 墨水笔或圆珠笔等。不得移动粘贴于笔记本上 的数据。
十一、日期和时间
• 原始数据资料均按年历顺序记录时间和日期。 日期务必与所做的工作相一致。要清楚地解释 同一记录上的多个日期。任何可编程的数据采 集系统应能准确反映实际日期和时间。
• 实验室分析人员不能添加或更改一份已经签有 名字和日期的记录,除非在添加便改处重新签 名和签日期,并且对相应的添加或更正给予明 确解释。如果某页记录已被审核,那么审核人 员需在该页再次签名和日期。
二、实验记录不及时
• 有人习惯用脑子记忆当天(甚至几天)的实验过程,待 空余时再将其记录于实验记录本。
• 殊不知好记性远不如一只烂笔头,某些事情是瞬间记忆, 转身即忘,或仅记住一部分,遗忘或记错的后果可能使 某些重要实验现象被遗漏,有时恰巧是成功与失败的关 键数据,导致与成功失之交臂。
• 尤其对于某些实验操作过程中临时改动的条件,若未及时记录, 即使此次实验成功,日后也难以重复,因为某些细微变化根本 不可能回忆起来。
五、多处引用的数据资料
• 在试验室,同一标准曲线往往会用于多个实验 项目。务必清晰地注明数据的具体来源和确切 存放位置,复印的数据资料要得到当事人的签 名确认。
六、供试品制备
• 记录样品名称、批号以及在其容器外标明的其他相关信 息均应作为原始数据记录下来。所有的样品重量都应作 为原始数据记录下来。
一、将实验数据记录于纸片
• 实验操作时,由于未携带实验记录本,有时将某些实验 现象随手记录于身边的纸片或其他纸质材料的空白处, 本想以后再将其转抄至实验记录本,但由于随手记录的 内容一般欠详细,待需要正式记录时遗忘了其细节甚至 关键内容,或小纸片根本就遗失了。
• 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须养成随身携带实 验记录本的习惯,或将实验操作流程打印 并贴于操作台,打印时旁边留一定空间用 于填写某些随想或改变的条件,待实验结 束时再将其贴到实验记录本上。
三、签名和日期
• 记录有检验数据或相关信息的所有页次都必须 有当事人的签名和记录日期。如果同一页上的 数据由多人记录,每位记录者均须署名并标明 日期。所有的原始数据均须经第二者复核并签 名认可。
四、数字记录
• 所有的记录数字应明晰并且附有相应的计量单 位。在相应的检验规程中要阐明数字的处理方 法,如科学记数法、关键数字的处理以及菌落 计数的报告方法等。
八、试验用菌种
• 所有用于微生物试验的菌株都应清楚地标明菌 种名称、代号(如CMCC ATCC等)批号、有效 期和传代次数。用子接种的菌悬液必须标明制 备日期和有效期。具有可追溯性。定期将库存 菌种与菌种保藏记录(菌种台账)进行核对。
九、试剂和缓冲液
• 清楚地记录试剂、缓冲溶液的配制信息,包括 试剂/缓冲溶液的配制批号、各组分的化学名 称、供应商、批号、纯度、效期和用量,以及 试剂和缓冲液灭菌参数、包装方式、储藏条件 和有效期等。
• 兹举一例:某学者喜用脑记忆,且习惯于临时改变实验条件, 某次对一个长时间未能成功的实验进行改动,居然获得成功, 为完善该实验的对照条件,须重复相同实验,但由于未及时记 录改变的条件,事后花费半年时间才重复出相同结果,代价之 大可想而知。
三、实验数据பைடு நூலகம்理不及时
• 实验数据的及时整理极为重要,否则难以从中发现实验的某些规律, 也难以对后续实验的实施和调整提供正确指导。
• 在相应的检验规程中应明确记录时所采用的时 间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以分钟、小时或天来记 录培养时间。例如,如果培养时间短于48小时 宜以小时记录,超过48小时的培养时间宜以天 记录。
• 有时,培养时间会在一小时之内,则以分钟为 单位较合适,如用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就要将起始培养时间和终了培养时间具体到几 时几分。同理,任何培养时间均需指明培养的 起始时间和终了时间。
• 因此,应养成看表并记录时间的习惯。甚 至记错时间,如第一次免疫时间和加强免 疫。
五、仅保留阳性结果
• 实验结果指经实验操作所获结果,其本质上无阳性和阴 性之分,因为结果是客观的,阳性和阴性均为研究者在 一定假设基础上所界定。
• 因此,应保留实验所获的全部数据或现象。有人错误地 认为“阳性”结果才有保留价值,并随意地将当时认为 “阴性”的结果舍弃,待后续实验突然发现被舍弃的结 果有意义时,已难以弥补。
十二、温度实验室
• 要规定统一的温度计录单位,如所有的培养温 度均以摄氏度为单位。根据相应温度控制设备 的管理要求按时记录温度。此外,还要定期对 温度记录进行审核和趋势分析等。
• 总之,请勿纵容自己养成某些坏习惯,某些付出的代价 是金钱和时间都难以挽回的。良好的科研素养对于研究 者极为重要,应及时纠正不良习惯,重视实验记录的及 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
• 实验记录指记录实验过程中所有实际发生的事 件和现象。整个过程中的任何变化、所获得的 任何正常或不正常的观察结果等均须如实记录。 即便在出现很多错误的情况下,记录下实际发 生的事情才能使日后解释实验成为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