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研究_以济宁市为例_赵西君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研究_以济宁市为例_赵西君

第23卷 第6期2007年11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eog ra phy and G eo -Info rmatio n Science V o l .23 N o .6N ovember 2007 收稿日期:2007-08-06; 修订日期:2007-09-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0) 作者简介:赵西君(1979-),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研究。

E -mail :xijunlx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济宁市为例赵西君1,吴殿廷1,戎 鑫1,何 燕2(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面对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诸多困境,产业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认为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的主体,成熟期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

以济宁市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采矿业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得出济宁市已处于资源型成熟期,并运用产业综合竞争力方法对济宁市的34个产业进行了竞争优势强弱的层次分类。

最后,依据该分类标准从资源产业的深加工和接续产业的培育角度构建了济宁市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模式;济宁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7)06-0087-05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20世纪80年代,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学者在资源型城市经济、产业、劳动力就业、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1,2]。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国际经验的总结及其在我国的运用[3,4];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研究,寻求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5,6];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或针对某方面问题(如生态环境等)进行研究[7];接续产业的选择、发展模式等[8,9]。

然而,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时期的选择以及如何实现产业转型等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1 “资源诅咒”的困境1.1 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错位资源型城市往往依托开发某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而发展起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效益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长期采用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方式(如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税赋等)分配自然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利润大量流向资源深度利用地区(如沿海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收益大大受损,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1978-1998年其综合经济实力由全国第16位下滑到第26位,城镇居民收入长期滞后,1980年居全国第23位,1998年居第29位;1994-2003年采掘业投资由44亿升至82亿,而同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却下降了2%,制造业的比重降幅更大(财经文摘,http :llfinance .sina .com .cn )。

鸡西、鹤岗、阜新等资源接近枯竭的城市还背负着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重担,资源型城市不得不考虑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2 产业升级困难,劳动力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一般为采选业及与其关联的原材料工业,从而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

如大庆石油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25%;东营石油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8%,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5%[5];湖南省冷水市2001年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8%,从业人员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80%,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2%。

长期以来,这些城市多定位于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对资源无节制、粗放式地开采和利用,忽视了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资源枯竭之时已无力支撑发展其他产业的巨额成本,产业升级困难。

单一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力集中于资源开发加工与经营部门,劳动力素质较低、结构单一。

1.3 国有企业比重大与地方政府利益冲突严重国内资源型城市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所有制结构基本上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为主,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很小。

如铜陵、冷水江、东川、攀枝花、白银5个有色冶金城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83%;大庆和东营两座石油城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92%和85%[5]。

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多元化格局突出,企业有中央直属、省属、市属等权属之分,条块分割明显,致使资源和生产要素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导致企业与地方政府严重的利益分歧以及大量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存量浪费。

国有企业比重过大的经济格局导致市场环境不规范、政府职能不明确、人们市场意识薄弱、观念陈旧等体制诟病。

1.4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伴随大规模开采,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以煤矿城市为例,煤炭过度开采导致地面塌陷,诱发地质灾害;地下采煤使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地下水分布,水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2004年济宁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808.28亿标m3,主要污染物为SO2、烟尘和工业粉尘;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747.54万t,其中,煤炭行业废水排放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20.3%;因采煤造成的煤层塌陷区面积达12733hm2;地下水超采区域漏斗面积达237km2[10]。

2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是我国产业转型的重点2.1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是我国产业转型的主体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开发期※成熟期※衰退期※枯竭期4个阶段。

据统计,我国资源型城市为118座,其中68%处于成熟期①,12%步入衰退期或枯竭期,其余城市仍处于开发期[11]。

处于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的无节制开采,已经产生了相当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路径依赖性强,转型举步维艰。

若要重振其生产力,必须依靠外力推动、植入新型产业,这不亚于开发一座新城,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将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

对于开发期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发展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更多的资金发展其他产业,产业转型为时过早。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经济实力相对雄厚,且其主导产业尚未进入衰退阶段,完全可以依靠内部创新机制和资金支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实现城市产业的转型;另一方面,成熟期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多分布于各大区划中(如东北、西北、西南等),若不及时转型势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2.2 成熟期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工业化使资源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大量生产要素不断投入到生产过程,生产组织不断扩大,资源型产业迅速成长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并把城市经济推向了最高发展阶段,资源产值利润对城市经济的作用已达到临界值,产业进入成熟期。

此时,若没有技术的突破或发现质量更好、储量更大的可采资源或替代资源,城市经济将会随着资源产业的衰落而下滑。

同时,资源型城市产业也遵循资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即开采成本随着开采难度的加大不断增加,当资源型产业进入衰退期后,边际收益开始递减。

因此,选择此时转型十分必要。

资源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利润和附加值都较低,利润大量外流,容易陷入“利润低※积累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下降※资源依赖性更大※利润低……”的恶性循环。

相对而言,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开采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且具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在这一时期转型成本最小;而且此时人力资本、技术设备、管理经验都比衰退期雄厚,可以为接续产业提供最优质的生产要素,比其他阶段容易打破资源产业衰退循环规律。

3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以济宁市为例3.1 产业状况济宁市是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中等城市,含煤面积达482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5%,主要集聚于兖州和邹城两个县级市域。

据勘测,全市煤储量260亿t,占山东省的50%,为全国重点开发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

按目前济宁市煤炭开采核定生产能力1115万t/a、备用系数1.4计算,济宁市煤矿还有上百年的开采年限[10]。

目前,以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比重从2001年的18.2∶44.3∶37.5发展到2005年的13.7∶55.0∶31.3,第二产业不断得到加强。

然而,对济宁市近5年采矿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及从业人员与工业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图1、图2)发现,采矿业工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比重呈下滑趋势,两者从业人员的比重也在不断降低。

特别是2005年,采矿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及从业人员数量4项指标虽比2004年有所增加,但其与济宁市工业相应产值的比值均呈下滑趋势。

一方面,说明政府已认识到资源转型的迫切性,大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采矿业有所节制;另一方面也说明采矿业对济宁市工业的贡献率开始减弱。

以济宁市两大煤炭基地兖州矿务局和济宁矿务局为例, 2003年原煤产量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1.98%和页88第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23卷①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按资源消耗程度进行分类,成熟期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但资源大量减少且采矿业的各项指标(如从业人员、工业增加值等)步入稳定时期或开始出现不稳定或下滑趋势。

17.98%,但2004年比2003年却分别减少了9.15%和6.02%。

所以,济宁市资源型产业已步入成熟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3.2 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3.2.1 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产业分类 一个区域的产业综合竞争力既包括市场销售额、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区位商而构成的产业竞争力,也包括评价产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经济效益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大小等[12]。

本文选用总资产贡献、产业比较优势度、产业竞争力、产业关联度4个指标,这4个指标相对独立,均能反映同一产业的不同方面。

按照常用的综合单一指标方法,取这4个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得到产业优选综合指数。

具体指标含义及计算如下:(1)总资产贡献率指数E =Ri /Rj ,Ri 和Rj 分别为济宁市与山东省同一产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用于衡量产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产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产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2)劳动生产率指数L =Pi /Pj ,Pi 和Pj 分别指济宁市、山东省某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平均人数)。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

(3)产业竞争力指数I =∑(Wi ×Ci ),这里用市场销售额、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衡量。

其中,Wi为区位商Ci 的权重;Ci =(Mi /∑Mi )/(MI /∑M I ),代表i 产业在M 方面的区位商,Mi 、MI 分别代表济宁市和山东省i 产业指标的表现业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