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处理工技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附答案)

热处理工技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附答案)

热处理工技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附答案)试题编制:李培德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1分,共20分)1、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_____、疲劳强度等指标。

答案:韧性2、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不锈钢、耐磨钢、______。

答案:耐热钢3、按冶炼浇注时脱氧剂与脱氧程度分,碳钢分为沸腾刚、镇静钢和________。

答案:半镇静钢4、实际金属晶体的缺陷有间隙原子、位错、_______答案:空位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脆性断裂和____ 两种。

答案: 延性断裂6、常用的回火方法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_____。

答案:高温回火7、为了消除枝晶偏析,需要进行专门的热处理,这种热处理叫做()。

答案:扩散退火8、将钢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并保温一定的时间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这种热处理称为()。

答案;正火9、正火处理在()介质中冷却。

答案: 静止空气10、将钢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后迅速在介质中冷却到室温,这种热处理称为()。

答案: 淬火11、将钢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并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通常是随炉冷却,这种热处理称为()。

答案: 退火12、将具有马氏体组织的钢加热到共析温度以下改善其性能,这种热处理称为()。

答案: 回火13、轴承钢的预备热处理采用的是哪种工艺?()答案:球化退火14、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

答案:去应力退火1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答案:亚共析钢16、工模具用钢在球化退火前有时要先进行一次正火处理,其目的是()。

答案:消除网状或片状碳化物17、弹簧钢淬火后要进行中温回火,以获得高的弹性极限,回火后的组织是()。

答案:回火屈氏体18、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退火。

答案:去应力退火19、对于低碳钢要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答案:淬火+低温回火20、对于中碳钢,要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答案:淬火+高温回火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二次硬化属于()。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答案D2、提高灰口铸铁的耐磨性应采用()。

A、整体淬火B、渗碳处理C、表面淬火答案C3、许多工业生产工艺都利用了固态扩散,挑出以下选项中利用了固态扩散的工艺()。

A、钢的气体渗碳处理B、碳钢淬火C、回复与再结晶D、加工硬化答案A4、轴承钢及高速钢预备热处理后的组织是()。

A、粒状珠光体B、贝氏体C、铁素体D、索氏体答案A5、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非扩散型转变B、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答案B6、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

A.Accm+(30~50)℃B.Accm-(30~50)℃C.Ac1+(30~50)℃D.Ac1-(30~50)℃答案A7、40Cr钢的最终热处理为( )。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淬火+时效答案C8、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

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答案A9、直径为10mm的40钢(Ac3 = 780℃)的常规淬火温度大约为()。

A、750℃B、850℃C、920℃答案B10、20钢的渗C温度范围是()。

A、600~650℃B、800~820℃C、900~950℃D、1000~1050℃答案C11、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C含量B、冷却介质C、合金元素答案C12、40钢钢锭在1000℃左右轧制,有时会发生开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温度过低B、温度过高C、钢锭含磷量过高D、钢锭含硫量过高答案D13、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答案:在水中冷却14、钢经表面淬火后将获得( )。

A、一定深度的马氏体B、全部马氏体C、下贝氏体D、上贝氏体答案A15、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A.均匀的基体组织B.均匀的A体组织C.均匀的P体组织D.均匀的M体组织答案B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10分)1、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金属基体的连续性。

()答案:√2.钢和铸铁都是以铁碳为主的合金。

答案:√3、过共析钢平衡状态下组织为珠光体和渗碳体。

()答案:√4、钢材轧制时加热到高温使其组织为塑性良好的奥氏体,以便于塑性形成。

( )答案:√5.沸腾钢脱氧较镇静钢完全,故沸腾钢组织较为致密,力学性能高于镇静钢。

答案:×6.球墨灰铸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石墨化。

答案:√7.选择奥氏体化温度的主要依据是等温转变曲线。

( )答案:×8.淬火冷却时,热应力与组织应力集中和叠加是引起变形的主要因素。

( )答案:×9.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不一定高。

答案:√10.碳氮共渗件淬火后渗层最外表面硬度最高。

答案:×6.高速钢由于合金含量高,导热性差,因此淬火加热时应用多次预热及多次分级冷却,以减少热应力。

答案:√7.防止渗氮层硬度低的方法之一是第一阶段氨分解率偏高。

答案:×8.在合金固溶体中,溶质的溶入量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9.奥氏体是铁磁性的。

答案:×10.原始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时,淬火加热时,比粗片状珠光体易过热。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国家现行的四级标准是什么?答案: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2、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是怎么定义的?答:碳素钢按含碳量的多少分类,含碳量小于0.25%的钢为低碳钢,含碳量为0.25%~0.6%的钢为中碳钢,含碳量大于0.6%的钢为高碳钢。

3、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其机械性能如何?答: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

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奥氏体的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易于锻压成型。

渗碳体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大。

4、钢在热处理时加热的目的是什么?钢在加热时奥氏体化过程分为哪几步?答:钢在热处理时,都要先加热。

其目的是使钢的组织转变为奥氏体组织,通常把这种加热转变过程称为钢的奥氏体化。

这一转变过程遵循结晶过程的基本规律,也是通过形核及晶核长大的过程来进行的,其转变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及长大,第二阶段:残余渗碳体的溶解,第三阶段为奥氏体的均匀化。

5、铁碳平衡图与热处理有何关系?答案:答:铁碳平衡图是研究Fe-C合金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结晶过程和组织转变的图解,而热处理是利用固态范围内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配合来改变组织和性能。

因此Fe-C平衡图是热处理的重要依据,根据Fe-C平衡图来决定钢铁热处理的加热温度。

6、钢中常存元素Si、Mn、S、P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答案:答:Si: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

Mn:与钢中的硫形成硫化锰(MnS),减少硫的不良影响,细化晶粒,强化铁素体。

P:有害元素,有冷脆性,在低温下产生脆性造成裂纹。

S:有害元素,有热脆性。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计算室温时45钢中铁素体与珠光体的质量分数各占多少。

解:设:铁素体的含量为ωf,且室温时铁素体的质量分数为0%珠光体中ωc%为0.77%,根据杠杆定律原理ωF=(0.77-0.45)/0.77×100%=42%则ωp=100%-42%=58%答:45钢种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质量分数各占42%和58%。

2、某工厂仓库积压了一批碳钢,退火状态,因管理不善,不知道钢材的化学成份,现抽出一根棒料,经金相分析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80%,问此批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解:Wp=100%-WF=100%-80%=20%WP/WF=WC/(0.77-WC) 即20%/80%=WC/(0.77-WC)WC=0.15%3、已知Cu的熔点为1083℃,试估算其再结晶温度。

(δ≈0.35)解:T再=δTm=0.35(1083+273)=474.6K,即201.6 oC六、综合题(每题5分,共10分)1、调质处理、变质处理。

答:调质处理:淬火后的高温回火。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

2、指出A1、A3、Acm;Ac1、Ac3、Accm ;Ar1、Ar3、Arcm 各临界点的意义。

答:A1:平衡状态下共析转变线,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到727℃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形成p。

A3:平衡状态下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m:平衡状态下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c1:实际加热时的共析转变线。

Ac3:实际加热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cm:实际加热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r1:实际冷却时的共析转变线。

Ar3:实际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rcm:实际冷却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