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教学内容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教学内容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测量成果水平,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特制定施工测量复核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

1.机构及人员设置
1.1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实行项目部和施工队二级管理。

1.2项目部设测量室设置:
主管测量工程师:
测量助理:
负责本工程大线测量和复核管理工作。

1.3施工队配置设测量组,设测量主管1名,3~5名测量人员。

在项目部测量室的领导下,负责承担工作任务的施工放线测量等基础工作。

1.4各级工程测量人员必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

2.测量室的职能和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2.1项目部测量室的管理职能
测量室主要负责测量控制点坐标移交、施工放样、沉降观测、竣工测量、控制网定期复核等测量工作。

配备专业测量人员负责测量管理工作,项目总工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确认。

工程开工前,制定工程测量计划;并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完成后应整理测量成果书,报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控制测量重点工程建立独立控制网,以提高精度便于放样。

每季度对高程、每半年对平面控制网复核一次,编制复核测量成果书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工序放样须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

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构成闭合检核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

监控量测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监控量测时,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项目总工和工程技术部部长应履行测量工作检查、测量问题纠偏、仪器自检及送检等测量管理职责。

测量仪器应按国家规定定期检定,每月组织仪器自检一次,随时掌握仪器性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检定。

建立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文件、测量人员管理台帐,按季度梳理,及时更新。

2.2施工队测量组的职能
根据测量室交接的控制控制点、主轴线定位,进行轴线点测设、细部施工放
样工作;如实填写测量计算记录,并上报项目部。

配合项目部测量室完成其它测量工作。

2.3测量主管工程师的岗位责任制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工作
负责参加施工前坐标控制基线和水准点的交接、复测工作。

负责根据主管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建立坐标和高程控制网。

对轴线桩、护桩及水准点进行保护。

负责建筑轴线的测设和标高测量。

负责原始测量资料的记录、保存及整理,并将测量结果及时汇总后书面报主管技术人员。

负责建筑沉降观测工作,做好原始观测数据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工作,并及时将观测结果书面上报主管技术人员。

负责测量设备的使用、维修和周期检查工作,并在工程结束后将仪器移交项目部。

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的其他工作。

2.4施工队测量组测量主管的岗位责任制
在测量项目负责人领导下,负责各自工区全面施工测量的技术工作。

编制施工测量工艺、作业指导书,制定测量方案。

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负责确保测量精度和测量数据精确可靠。

负责对测量技术报告进行复核审查工作。

负责对自己工区的测量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制定测量事故的处理方案。

参加项目部的生产调度会议。

2.5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负责具体的测量技术工作,对测绘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负责。

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测量技术及操作规程,确保测量数据精确可靠。

紧密配合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做好测量记录,及时整理资料并编制技术报告。

按规定对测量结果实施统计和分析。

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及时向技术主管汇报施工技术工作。

定期按规定等级对测量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查,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并要在审查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工作等方面加强工作,避免返工。

验线工作要主动。

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与有关测量施工事故的调查分析。

2.6测量技术工人岗位责任制
测量工要做到遵章守纪,服从管理,做好本职工作,对测量作业组长负责。

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严格执行测量技术及操作规程。

按照规定的测量精度进行施测,确保精度和测量数据准确。

测量时仔细认真安设、调整仪器、读数准确,记录整洁,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施测后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平差工作。

做好测量记录及资料的发放回收工作。

施测后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保养工作。

定期按规定等级对测量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查,确保测量数据准确。

熟悉所使用测量仪器的性能,管好测量仪器按时进行仪器自检。

施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协助施工工长做好测量方面的技术复核工作。

3.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3.1控制点复测
(1)项目部在接到定测资料后应对资料进行复核、计算,并立即对控制点进行同等精度复测。

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

(2)复测时要特别注意各分段工程相结合部的贯通测量。

复测时如果发现不对或精度不够时,应及时请设计院处理。

(3)控制测量控制点,只复核各备用控制点的相对置是否正确,松动的控制控制点不能作为备用控制点。

(4)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

(5)未经控制点复测的工程不得施工。

(6)经过复测,没有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已被妥善处理后,方能同设计单位办理测绘资料交接手续。

3.2测量资料复核
本工程内各级测量机构负责完成的控制测量,其成果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复核。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规范,测量方法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可靠,记注是否清楚明显,计算是否正确,签署是否完善,图表是否齐全。

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必须返工重做。

复核的主要内容有:复核测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确,有无笔误;对最终实用平差成果进行换算、验算和反算,确保最终成果准确可靠。

控制测量资料复核完成后,应及时形成书面文件。

3.3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
对建筑物的放样测量,测设前要对所用的控制控制点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控制控制点。

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还应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


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根据工程项目分类,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

对正在施工的工程,尤其是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要进行抽查(或实行监控),抽查的部位、时间、采用的方法等,要在《复核测量管理台账》上做详细记录。

3.4对已完工程的检查
在验工计价前,测量队(组)应配合项目部主管工程师,对已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标高、限界等控制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定。

核定结果报项目总工。

4.测量成果交接
本工程的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资料、测绘最终结果、测量控制点、记录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并要做好交接工作。

4.1设计单位测量成果交接
项目部在收到设计文件后,必须于开工前办理测绘资料移交手续,并会同设计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控制点,办理相应的手续。

交接桩手续办理完毕,立即报请公司测量主管,进行全线复测,复测过程中,完成测量控制点的点交和补齐工作。

4.2内部测量成果的交接
我部在完成控制测量后,向施工队伍办理测量资料称交手续。

我部备存一份内部测量成果资料,并和接收方到现场复核数据资料和相应控制点的实际情况。

4.3竣工测量成果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时,先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控制点、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控制点的点验工作。

参与办理工程验交手续。

工程竣工资料移交,先办理竣工资料的移交,再办理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手续。

4.4交接范围
本工程各种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成果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

4.5交接要求
控制点交接,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点交。

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无误且点记,控制点标志均正确无误后方可接收。

对于重要控制点,如发现控制点松动或被破坏、丢失,应由交方负责补齐。

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

交接的控制点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两个重要控制点。

控制测量成果中要有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及最终控制效果的精度估算资料。

最终控制效果的估计精度应高于设计要求。

交接桩手续应齐全,签署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内容准确、字迹清晰,文字简明。

控制点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

自行制订的标准和标准
式样,交接时必说明。

测量标志必须有测量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方视为有效。

交接完成后形成交接纪要,加盖双方单位公章,各执一份。

4.6资料保存
工程竣工后,按本地区“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备齐有关资料,必要时与接管单位协商具体内容。

测量成果资料由测量部门负责移交并归档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