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胶囊剂与滴丸剂
平口型(须封口)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封口材料:明胶液 单锁口型 锁口型(不必封口) 双锁口型
图7-3 空胶囊类型示意图 A普通型;B单锁口型;C双锁口型
目录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二)软胶囊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ft capsules) 1. 软胶囊的囊材 明胶、增塑剂、水、附加剂所构成。 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增塑剂过高或过低,会使囊壁过软或过硬。 附加剂:防腐剂、色素、矫味剂、遮光剂等。
胶囊剂与滴丸剂
第一节 胶囊剂 Capsules
一、概述(introduction)
(一)定义及特点 1.定义 胶囊剂(capsules)是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 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目录
(一)定义及特点
2.特点
(1)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体内起效快; (3)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 (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5)整洁、美观、容易吞服。
(一)定义及特点
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a 以水或乙醇为介质的药物 b 易风化药物 c 易潮解药物 d 易溶性刺激性药物
(二)分类(classification)
硬胶囊
(hard capsules)
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均匀,制 成粉末、颗粒、小片或小丸等充填 于空心胶囊中。
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 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辅料中制备成溶液、混悬 液、乳液或半固体,再用压制或滴制法使之密 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胶囊中。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二)软胶囊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ft capsules) 4. 软胶囊的制法
压制法
钢板模压法 旋转模压法
滴制法
药液 明胶液
滴制
冷却
洗丸
干燥
分装
选丸
质检
目录
压制法
4. 软胶囊的制法
目录
滴制法
4. 软胶囊的制法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目录
4.物料的填充
胶囊
• 手动填充
Filling by hand
底板
活动槽 面板 模孔
目录
4.物料的填充
• 自动填充Auto
Fill
4.物料的填充
自动填充Auto
Fill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hard capsules) 5.封口final encapsulation
重量差异限度 ±11% ±10% ±8% ±7%
目录
三、滴丸的质量检查
(三)溶散时限 普通滴丸30min全部溶散。 包衣滴丸1h内全部溶散。 (四)微生物限度
目录
目录
二、常用基质和冷却液commonly used base and coolant fluid
• 基质的要求:
⑴与主药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影响其疗效与检测; ⑵熔点较低或加热水(60-100℃)能溶化成液体, 遇骤冷又能凝成固体,在室温下保持固体状态。 ⑶ 对人体无害。
• 冷却液的要求:
⑴安全无毒,不溶解主药与基质,也不与其发生化学 反应 ; ⑵ 密度适宜:与液滴密度接近,使滴丸在冷却液中缓 缓下沉或上浮,充分凝固,丸形圆整。 ⑶黏度适宜:使液滴与冷凝液间的黏附力小于液滴的内 聚力而能收缩凝固成丸。
3)空胶囊的规格与质量
规格有8种,000、00、0、1、2、3、4、5, 常用0-5。
空胶囊号数 容积(ml)
0 0.75
1 0.55
2 0.40
3 0.30
4
5
0.25 0.15
常用空胶囊的号数与容积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hard capsules)
滴丸剂(drop pills)指药物或药材 的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 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 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制剂。
目录
2.特点
⑴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生产率高;
⑵ 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工艺条件易于控 制; ⑶ 液体药物固形化; ⑷ 发挥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⑸ 根据需要可制成内服、外用、缓释、控 释或局部治疗等多种类型的滴丸剂,发展 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
(二)软胶囊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ft capsules) 4. 软胶囊的制法 影响软胶囊剂质量的因素: 1)明胶液的组成 明胶:甘油:水=1:0.3-0.4:0.7-1.4 2)明胶液的黏度 3)药液、胶液与冷却液的密度,比例适宜。 4)温度 胶液与药液的温度,喷头处温度,冷却液温度,胶囊剂 干燥温度。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二)肠溶胶囊剂的制备 (1)胶囊外包衣法 将囊壳涂上一层肠溶材料如CAP或丙烯酸树脂等。 (2)胶囊内容物包衣法 将内容物包肠溶衣后装于空心胶囊中。 (3)甲醇浸渍法 甲醇处理囊壳,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使明胶 无游离氨基存在失去与氨结合能力,只能在肠液中溶 解。
软胶囊
(soft capsules )
肠溶胶囊(enteric capsules)
其他
缓释胶囊(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 控释胶囊(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
目录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hard capsules) 1.工艺流程
图 液滴的形成过程
目录
三、滴丸制备及其影响质量的因素
(二)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 1.丸重
影响丸重的因素: (1)滴管口径 (2)表面张力 温度上升表面张力下降,丸重减小。 (3)滴速 速度越快,残留的药量越少。 (4)高度 滴出口与冷凝液液面的距离不宜超过5cm。
目录
三、滴丸制备及其影响质量的因素
1)组成 主要原材料——明胶(gelatin) 主要添加剂——增塑剂、增稠剂、遮光剂、着色剂、 防腐剂 2)制备工艺 溶胶 蘸胶 干燥 拔壳 切割 整理 空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hard capsules)
目录
三、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一) 质量检查 • 外观appearance • 水分moisture content
表7-2
• 装量差异content uniformity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限度
平均装量 0.30g以下 0.30g及0.30g以上
装量差异限度 ±10% ±7.5%
• 崩解时限disintegration time • 溶出度或释放度dissolution rate or releasing rate
药物+辅料 填充 空心胶囊 套合 封口 包装 成品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
目录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hard capsules)
2.空胶囊的制备(preparation of capsulae vacuus)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二)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 2.圆整度
影响丸圆整度的因素: 液滴在冷凝液中的移动速度; 液滴的大小; 冷凝液的温度。
目录
三、滴丸的质量检查
(一)外观 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黏连现象,表面的冷凝液 应除去。 (二)重量差异
滴丸剂重量差异限度
每份标示量或平均重量 0.1g以下至0.1g 0.1g以上至0.3g 0.3g以上至1g 1g以上
目录
三、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二)包装与贮存 高温,高湿可使胶囊吸湿、软化、发粘、 膨胀、内容物结团,并使微生物滋生。 • 贮存温度不宜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45 %。 • 通常采用玻璃瓶、塑料瓶或泡罩式包装。 • 密闭,阴凉干燥处贮存。
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滴丸 Drop pills
目录
一、概述
1.定义
3.填充物料的准备
1)物料的处理与填充 2)空胶囊的选择 凭经验试装(先测填充物料的堆密度,再据应装剂量计 算物料的容积); 空胶囊号码与囊内容量的关系图。
目录
空胶囊号码与囊内容量的关系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hard capsules) 4.物料的填充 手工填充 机械填充
目录
二、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二)软胶囊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ft capsules) 3. 药物与附加剂 a) 液体药物或辅料应对明胶无溶解作用,O/W型乳剂, 醛类都不选用此剂型。 b) 液体药物pH4.5~7.5。 c) 固体药物至少应过80目筛。 d) 填充物为混悬液时,应使用助悬剂如PEG4000, PEG6000,油蜡混合物等。
药物+基质
混悬或熔融
滴 制
冷 却
洗 丸
分 装
质 检
选 丸
干 燥
目录
3. 生产设备
贮液瓶 滴瓶
冷凝柱
电热保温箱
甲法(滴丸密度小于 冷凝液)
乙法(滴丸密度大于 冷凝液)
目录
三、滴丸制备及其影响质量的因素
(二)影响滴丸质量的因 素 1.丸重
药液从滴管滴出,药滴的重 量即是实际丸重。 理论丸重=2π rγ r——滴管口半径 γ ——药液的表面张力
二、常用基质和冷却液commonly used base and coolant 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