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2.1.2.生物科学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 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
2.1.3.生物科学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 的一些特有的探索过程
2.2.第2自然段之前增加了10行字的叙述,主要补充说 明生物学课程的性质(p2第13~22行):
2.2.1.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 2.2.2.生物学课程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 2.2.3.生物学课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2.2.4.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
3.原来的“课程具体目标”的内容基本上也没 有变化,只是在能力目标的第2项中(p6第5 行):增加了“鉴别”两个字。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部分的最大变化是明确地以概 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列举了50个生物学重 要概念(这一变化,单列题目学习)。
2.各个主题内具体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另外,在第2项中,删去了原“课标”中的一 句话:“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更应关注上述 问题。” 在第3项中,将原“课标”中的“……科 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中的“负面影响”改为 “其他影响”。
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 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2.5.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亲 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 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 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2.2.6.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 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主要变化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一部分 前言
1.前言的引言部分
1.1. 第2自然段中(p1倒4行)
“……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课程, 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 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 思考;……”
“……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 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 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 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1.3.5.这部分的第5条注意事项(本段第2行)中 增加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
1.4.“(三)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p32~ 33),这部分内容都是新增加的,主要是为 了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而新写的教学建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4.1.对概念、生物学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 做出了说明。
1.4.2.提出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两种传递方式: 使用术语的方式传递;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 式传递。
1.4.3.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传递生物学重要 概念的意义。
1.4.4.对教学提出一些建议。特别强调教学中 要
“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 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部分
1.1.“一、教学建议”的引言部分的第二段中(p30 第8~9行),增加了一句话:“教学过程要关注 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良好发 展。”
1.2.“(一)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这部分的 第4~8行是新增加的内容:“同时,根据不同的 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 所不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尤为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乎学生 一生的发展,因此,……”
删去了原“课标”本段最后的一句话:“例如, 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
1.3.“(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p31)
1.3.1.这部分“引言”的第2行,“教师应该提供更 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中的“应该” 原为“必须”。
1.3.2.这部分的第2条注意事项中(本段第2~4行), 增加了一句话: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师应该兼顾不 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并定期互换, 使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
1.3.3.这部分的第3条注意事项的第2行中的“一定时 间”原为“较长时间”。增加了“资料收集整理以 及观察记录”,删去了“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
1.3.4.这部分的第4条注意事项的第1行 “报告 的完成和交流” 中的“完成”原为“撰写”。 新增的内容有:“以事实求是的科学态”“数 字表格”“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4.前言的“三、课程的设计思路”部分基本上 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删去“课程目标”(实验稿)中的“一、课 程总目标”和“二、课程具体目标”的标题。
2.原来的“课程总目标”的内容基本上没有变 化,作为新版“课程目标”的引言部分,只 是在最后的一项目标中(p5第10行):增加 了“创新意识”四个字。
1.2.第2自然段中(p1倒1行、p2第1行)
“……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方面得到提高。”
“……能够在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 环境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2.前言的“一、课程性质”部分
2.1.第1自然段,增加了6行字的叙述,主要补 充说明生物科学的性质(p2第8~12行):
2.1.1.生物科学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
“必须注意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特别是 那些与科学概念相抵触的错误概念,帮助学 生消除错误概念。”
1.5.“(四)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p33), 这部分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在第4项的最后,增 加了一句话:“同时,要注意实验废弃物的妥善处 理。”
1.6.“(五)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p34)这部分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在引言中, 将原“课标”中的“医药”增为“医药卫生”; “环境”增为“环境保护”。
3.前言的“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 3.1.“面向全体学生”的部分增加了一句话(p3第
2~3行): 所有的初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生物学,也可以学
好生物学。 3.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部分没有变化。 3.3.“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部分有两处变化: 3.3.1.本段第2行增加了一句话:科学探究既是科学
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 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3.3.2.本段第5~6行增加了“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 质”和“积极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