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疼痛护理小组工作总结PPT幻灯片

2017年疼痛护理小组工作总结PPT幻灯片

组员职责
• 业务骨干、辅助护士长 • 推广、监督、指导、协调
2020/2/17
7
目录
Contents
年度工作概况
主要工作成绩
工作不足之处
未来工作目标
2020/2/17
8
1 年度工作概况
工作 概况
2020/2/17
制定计划、确定主题
3月份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疼痛护理小组全年工作计划,并以“更 少疼痛,带来更多满意”为主题展开部署安排
2020/2/17
11
建立有效的疼痛管理模式
重视
2020/2/17
观念转变
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
团队组成
以麻醉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为以 护士为主体的模式
护士发挥的作用
连续、细致的观察疼痛的反应 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的给予
12
进行系统化疼痛管理培训工作
体系
护士长领导、护理业务骨干带头、护士学习 的三级临床培训教育体系
无痛病房
2020/2/17
4
“无痛”的希望
医务人员
如何
实现
2020/2/17
患者
5
人员组织结构图
护理部 疼痛护理小组 各临床科室护理骨干
全院临床护理人员
2020/2/17
6
许慧明
彭来英
陈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淑萍 彭芳 易丹 韩静杰 路静 罗晓圆
组长职责
• 主导、桥梁、策划、组织、 教育、沟通
• 审核、督导、评价
关注特殊人群:(1)儿童;(2)老年人;(3)疾病晚期;(4)认知、交流有障碍者。
2020/2/17
再次评估疼痛、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调整镇痛方案。
19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制定“无痛病房”诊疗规范与流程
疼痛治疗模式
疼痛评分≤3 即轻度疼痛
NSAIDs(如西乐葆) 非药物治疗*(心理疏导) 等
†辅助药物:包括镇静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肌松药等。
2020/2/17
20
制定“无痛病房”诊疗规范与流程
2020/2/17
21
全面落实患者疼痛教育
流程图
急诊入院 患者
为患者安 置舒适体 位即刻进

首次疼痛 教育
术前疼痛 教育

弱阿片类药物+NSAIDs(如

疼痛评分4~6
西乐葆、特耐)

即中度疼痛
非药物治疗


疼痛评分≥7 即重度疼痛
强阿片类药物 +NSAIDs(如 西乐葆、特耐) /+-辅助药物† 非药物治疗

反复评估,及时 按阶梯调整用药、 剂量及给药方式, 确定患者保持无 痛状态,提高生 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包括患者教育、物理治疗(冷敷、热敷、针灸、按摩、经皮电刺激疗法),分散注意 力、放松疗法和自我行为疗法。非药物治疗对不同类型疼痛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及注意 事项,应根据疾病及其进展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统一认识、明确职责
制定、明确小组人员分工与职责 转变传统思想,学习新理念,规范、明确了“无痛”的定义及目标 制定“无痛病房”诊疗规范与流程
专业培训、落实管理 开推展广系模统式化:疼小痛组管集理中培培训训系工—统作组化员疼科痛内管培训理-小落组实培疼痛训教工育作-疼痛评估与处理
加快“无痛病房”建设及推广
内容
理论知识:药物、疼痛基础知识、评估方法、 心理疏导以及沟通技巧等
方式
护士自学、外出参观交流、 相互模拟练习、科内讲课、 护理业务查房、实践指导等
2020/2/17
13
开展相关培训及小组会议
疼痛护理工 作计划安排
“无痛病房” 及多模式镇痛 的开展
无痛病房建 设及管理
3月份
4月份
6月份
无痛病房 护理流程
2
前言
➢ 疼痛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 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的变化,甚至影 响手术的预期和术后康复,演变成慢性疼痛。
➢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诊疗 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2/17
3
前言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将疼痛列为第5大生命体征 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把消除疼痛定为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学会大会将慢性疼痛列为是一种疾病 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
5 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
6
降低术后并发症
2020/2/17
18
制定“无痛病房”诊疗规范与流程
无痛病房镇痛方案
评估疼痛
包括诊断、病史、药物史、体格检 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疼痛评分
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原则: (1)������ 参考因素:手术类型及预期术后疼痛强度,并综合考虑
各种治疗的利益风险。 (2)������ 疼痛治疗计划的制定原则:及早开始镇痛、个体化镇痛、
多模式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评估手术风险,可 选择硬膜外或内服阿片类镇痛、患 者自控镇痛或区域阻滞镇痛。
术前准备:
(1) 药物调整,避免突然撤药; (2) 降低术前疼痛和焦虑的 治疗;(3) 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之一,术前镇痛; (4) 患者及家属教育(包括行为疼痛控制技巧等)
多模式镇痛:(1)用药多途径:硬膜外、静脉、局部麻醉、口服、外用等;(2)药物 选择多模式:阿片类与NSAIDs、COX-2 抑制剂(术前3天开始应用西乐葆,术后 3日内应用特耐,3日后应用西乐葆进行镇痛)或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3)个体 化镇痛:治疗方案、剂量、途径及用药时间应个体化。
2017
疼痛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汇报人:路 静
2
1
前言
➢ 疼痛的概念 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 感觉和情感体验。
➢ 传统的观念认为: 病人应忍耐疼痛,不要抱怨 只有剧烈疼痛才需要使用镇痛药 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 长期应用麻醉类镇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2020/2/17
9
2
主要工作成绩
制定、规范疼痛管理体系 开展相关培训及小组会议 全面落实患者疼痛教育
建立有效的疼痛管理模式 制定“无痛病房”诊疗规范与流程 制定疼痛的相关评估表与护理单
2020/2/17
10
制定、规范疼痛管理体系
统一认 识
人员管 理与培

制定及 实施疼 痛控制 程序
落实患 者疼痛 教育
阶段性 总结、 反馈
8月份
10月份
无痛病房 理念
11月份
2020/2/17
14
2020/2/17
15
2020/2/17
病房督导和外出学习交流
16
制定疼痛的相关评估表与护理单
2020/2/17
17
明确疼痛处理的目标
患者疼痛评分≤3分 2 24小时疼痛频率≤3次
目标
3 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物≤3次 4 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及焦虑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