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学专业培养计划

民族学专业培养计划

民族学专业(文博方向)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面向社会、面向西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与现代管理科学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有全心全意为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志向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2.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状况;熟悉我国的民族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民族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英语、藏语、计算机应用达到学院规定要求。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学制、学位、总学时、总学分
学制:四年
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总学时:2413学时
总学分:145学分
四、相近专业:民族学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民族学
主要课程: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民族概论、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概论、民族学概论、博物馆学、考古学概论、民族学调查方法
六、实践教学环节
1.毕业实习
目的:根据本专业教学总目标,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打好基础。

时间:10周。

安排在第6学期。

地点:视实习经费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

考核:学生根据具体实习内容填写“毕业生实习考核表”,写出实习总结并参考实习单位鉴定、反馈意见作为毕业实习考核成绩。

2.军事训练2周,安排在第1学期。

3.毕业论文7周,安排在第8学期。

七、教学时间分配表(附表一)
八、各类课程设置比例(附表二)
九、专业培养计划进程表(附表三)
十、主要课程简介
民族理论与政策:本课程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民族观,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等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从而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民族概论:本课程从我国民族及其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观点,应用纵横研究相结合的办法,阐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宏观认识,为从事民族文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文化人类学:本课程阐述文化差异和正确看待把握文化差异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西方人类学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和方法论。

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对待文化的正确视角,提高在文化管理工作中的理论功底和实际运用能力。

社会学概论: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

通过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将所学地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民族学概论:本课程力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原则为指导,主要运用国内各民族的资料,以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民族学产生、民族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力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基本
了解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结合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和世界民族基本状况,以及民族学对社会进步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学:本课程博物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及省市级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以及海关、公安等部门培养文物陈列、保护、鉴定等诸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同时还为高校培养博物馆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人才。

本专业以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为主,将博物馆基本理论、藏品管理和陈列设计作为基础教学的重点,把博物馆工作的实际训练放在首位,重视培养学生鉴定文物的兴趣和能力。

特色是以考古学作为博物馆学物的研究,以博物馆公众评估作为人的研究。

考古学概论: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到考古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前景,掌握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新成果,以及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基本技能。

民族学调查方法:本课程结合历史与现实实际讲授田野调查工作(filed work)的现实意义,以多元的客观的发展的视角讲授实际调查方法及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多种实际调查方法,为日后在民族文化管理工作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及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附表一:
时间分配表
附表二:
附表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