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3篇

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3篇

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3篇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将以学生为本,通过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就业工作排摸。

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1为全面贯彻国家、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实推进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明电〔2020〕2号)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相关事项的公告》(沪学事〔2020〕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落实人社部和教育部“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春风行动的相关要求,响应国家推广优化线上招聘服务的号召,建立管理、教育、服务、指导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体系,建成学校统筹、学院推动、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掌握毕业生思想和健康状况,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实际困难,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求职就业,增强就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实现稳定就业。

充分利用教育部就业平台做好相关数据统计。

通过上海市就业创业服务网以及校就业信息网站、公众号推进就业市场、就业服务与指导等相关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确保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三、主要内容(一)就业工作全员化,加快形成联动机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将以学生为本,通过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就业工作排摸,形成“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二级学院 (辅导员、导师、校友)”协同并进、四位一体的网络工作层级,持续为毕业生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高效、更匹配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学校将密切跟踪毕业生就业动态,深入细致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结合学生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联动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就业服务氛围。

(二)就业工作网络化,切实提升服务质量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暂停举办各类线下就业招聘和宣讲,为顺利推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上海体育学院2020届毕业生疫情期间线上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指南》,做到“线上排摸精细化、线上信息征集发布精准化、线上招聘平台化、线上服务指导人性化”。

1.线上排摸:面向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就业信息排摸及调研。

突出针对性,面向全校毕业生,全面及时排摸就业意向;突出持续性,与用人单位多轮次的调研排摸,精准掌握市场动态以及岗位需求;突出覆盖面,线上移动端多平台全时排摸,并结合个别就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信息跟踪服务。

3月起,每周发布我校就业情况动态信息。

2.线上信息征集发布:通过第三方就业人才平台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官微/网,做好线上用人单位审核和招聘岗位发布;由毕业班辅导员组成“招聘信息突击组”,向毕业生定向定点推介招聘信息,实现工作日“每日一推”,周末“汇总加推”,提升网络就业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3.线上招聘:搭建网上招聘与数据平台,做好全天候、全过程的互动对接,做到“天天有招聘”;与智联招聘合作,本学期举办2场校级空中双选会,以及各学院多场分行业、分专题的网络招聘会。

协助用人单位建好网络面试通道,开展在线笔试、面试以及试用等环节。

加强校院两级联动,打通上体毕业生人才数据库,更好地即时掌握数据情况、趋势动向。

4.线上服务指导: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推广上海学生事务中心“智慧树”平台,结合校内资源,以线上教学形式进行就业政策解读及求职技巧培训(仪表、着装、如何回答问题)等,全过程帮助学生平稳就业。

开设职业生涯咨询热线,推进开展就业协议书签订、报到证网上办理等就业手续网络业务。

筹备毕业季线上活动方案,做好毕业离校服务。

(三)就业工作多元化,努力拓展有宽度的就业渠道1、推进就业基地建设,打造就业育人平台。

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2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及我校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掘潜在就业市场,扎实推进就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友优势,打通“体育师资源”与“体育产业源”两条就业主渠道,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构建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的就业育人平台,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做好专项就业工作。

跟进后续工作实际要求,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把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就业、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家乡去,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认真做好“应征入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新疆、西藏专招”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的后续跟进工作,积极发动宣传,认真贯彻落实。

(四)就业工作精准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立足学生需求,完善就业服务渠道。

充分利用“上体就业信息网”、“上体就业指导中心”等平台,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开通求职就业咨询热线,做好全天候、全过程的互动对接,持续为毕业生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时效、更匹配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完善就业帮扶工作体系,针对重点疫区毕业生、毕业生困难群体(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毕业生等个别群体,以“专项补助、专门辅导、专题研讨、专注督导”为保障,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和“一对一”精准帮扶。

(五)工作要求1.切实加强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凝聚工作合力,扎实推进“一把手工程”和“人人工程”。

各二级学院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现阶段工作要求,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广泛宣传、认真组织,对标新时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在稳就业的基础上,建立“学校统筹、学院推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市场开发联动机制,力促更多毕业生到标杆性企业就业,提升整体就业质量。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持续为毕业生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时效、更匹配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在做好各级各类就业排摸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线上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网络化、精准化、多元化,推出适配双一流大学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举措,确保形成网络化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3.加强现阶段就业工作组织保障,搭实搭好就业工作线上平台,健全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并逐级分解,将就业工作成效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落实问责机制,对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情况,严肃追责问责;设立专项经费,确保线上就业工作平稳推进。

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2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做到就业指导与服务不断线,确保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顺利完成,根据人社部、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明电〔2020〕2号)和四川省人社厅、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关于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安排和要求,现对我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各教研室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分别下设简历指导组、市场拓展与信息搜集整理组、面试指导组、信息统计组、政策宣讲与咨询组等五个工作组。

二、采取多种措施合力促进毕业生就业1、此前已经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和当前状态网络问卷调查,摸清了当前毕业生去向选择、目前状态、就业心态等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成功召开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传达上级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凝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共识,安排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力争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全情投入、全力指导、成效明显”的就业工作格局。

3、学院还安排专任教师、党员领导干部与毕业生结对子,实施“一对多”的精准指导和帮扶。

专任教师与毕业设计指导的学生结对子,领导干部与重点帮扶重点关注对象结对子。

4.就业推进会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扎实做好就业市场开拓与就业对口信息搜集整理力度,在学院官微开辟就业专栏,实时更新岗位需求清单,尽最大努力实现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应搜尽搜,快速获得,快速发布。

5.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辅导,帮助毕业生展现最好状态。

6.普遍深入开展帮扶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强烈的主体意识,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熟知云就业平台使用、简历制作、协议签订流程等基本知识。

7.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8.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

9.建立就业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工作组组长参加,通报工作进展,安排下一步工作。

10.建立毕业生就业进展电子台账,认真做好就业信息录入和统计工作。

三、工作要求1、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提升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比20XX年整整多出40万,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叠加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尤其复杂严峻。

学院将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除疫情防控外最紧迫的工作和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举全院之力,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促进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巩固“出口畅、入口旺”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

2.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抓好工作落实。

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路径清晰了,关键在落实。

一要抓好示范带头;二要抓好跟进督办;三要抓好定期总结和分析研判。

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3各学院: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为毕业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和指导,根据北京市教委和学校统一部署,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如下。

一. 研判就业形势,健全工作机制1.对2020届毕业生开展在线就业数据统计和《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影响调查》,精确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就业意向,了解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细化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建立“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就业创业三级管理机制。

各学院要发挥本学院就业创业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动员专业教师、班主任、就业联络员深入开展就业工作,建立起“一对一”定向联系机制,制作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附件1.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

各学院要研判形势,精准服务,在统计学生就业情况基础上,继续推送招聘信息、进行线上就业咨询和指导等服务,尤其要重点关注湖北生源毕业生,全力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完成稳就业的政治任务。

二、整合线上资源,开展网络招聘1.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要积极联系定点合作单位、校友单位、工会系统单位及社会用人单位,争取更多的招聘岗位,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拓展就业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