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喷煤方案及概算

高炉喷煤方案及概算

1、概述1.1现状高炉喷煤是冶金企业节焦降耗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我厂目前有750m3高炉两座,120m3高炉四座,均已有喷煤设施。

750m3高炉目前平均喷煤量160㎏/t铁,120m3高炉平均喷煤量70㎏/t铁。

喷煤车间现有ZGM95型中速磨煤机一台,制粉铭牌出力为36t/h,刚好满足上述高炉喷煤。

2#750m3高炉易地大修投产后,一台ZGM95型中速磨煤机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所有高炉的喷煤要求,须新上制粉设备。

喷吹系统也不能满足新高炉的喷煤需要。

同时,煤场实际贮煤量只有3640t,当喷吹量都为最大时,煤场贮煤量只能满足2.8 d生产,若都按目前正常喷吹量,则煤场贮煤量能满足3.5 d生产。

显然煤场太小,需要扩建。

烟气炉的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大。

1.2设计依据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2001]96号文《关于下达2#750m3高炉大修设计任务计划的通知》。

1.3设计原则(1)优化设计,做到先进、适用、经济、顺行、高效。

(2)设计中做到总体考虑,合理布局,兼顾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尽量不影响现有设施的生产;尽量减少占地、拆迁和工程量。

(3)按照喷吹烟煤设计,制粉系统设气氛保护。

(4)制粉系统采用短流程,用高浓度布袋收粉器作为一级收粉设备,不设旋风收粉器。

为减少危险点,布袋与煤粉仓之间不设螺旋输送机。

(5)喷吹采用浓相输送技术。

(6)考虑检修、备品备件方便,制粉采用ZGM95型中速磨煤机。

(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安全、工业卫生和消防等规定。

1.4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原煤场扩建及贮运,烟气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

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6设计特点及采用的新技术⑴按照喷吹烟煤设计,系统设惰性气体保护措施。

⑵制粉采用以中速磨煤机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用一级高浓度袋式煤粉收集器收粉。

⑶节能,每吨煤粉耗电28度。

⑷煤场的煤仓及圆盘给料机可以适应喷吹烟煤、无烟煤、混合煤各煤种的要求。

⑸喷吹罐采用单罐并列布置。

⑹喷吹系统采用喷吹罐下口大流化床流化、总管加分配器形式,浓相输送,既节省压缩空气,又减少管道磨损,还避免喷吹脉动现象。

⑺分配器采用1分18的盘式分配器,阻损小,分配均匀,体积小,效率高。

⑻噪音底,中速磨噪音低于85db。

⑼煤粉仓与喷吹罐中间设上、下“U”型球阀,密封性能好,下煤快,寿命长。

1.7投资估算本工程投资估算为1467.31万元。

2、工艺2.1工艺流程见附图[FA]L62T-9-1。

2.2设计规模为满足所有高炉的喷煤要求,本工程投产后,1#、2#750m3高炉喷煤量为150~200㎏/t铁,新2#750m3高炉喷煤量为180~220㎏/t铁,4×120m3高炉喷煤量为80~100㎏/t铁。

2.3车间组成及工艺综述本工程由原煤场扩建及贮运系统,烟气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组成。

2.3.1 原煤场扩建及贮运系统原煤贮运系统原设计为一座620m3高炉用,烟煤和无烟煤分开储存,总有效堆存面积1280m2,总贮煤量3200吨。

2×750m3高炉喷煤工程只将一部分露天煤场加上防雨棚,面积未加大。

由于煤场太小,本设计只考虑喷吹烟煤,可贮煤3640吨。

各高炉喷煤量见下表1。

表1各高炉喷煤量每小时最大量:31.25+17.19+6=54.44 t/h每天最大量:750+412.5+144=1306.5 t/d当喷吹量都为最大时,煤场贮煤量只能满足:3640÷1306.5=2.8 d若都按目前正常喷吹量,2×750m3高炉喷煤160kg/t铁,新2#750m3高炉喷煤180kg/t铁,4×120m3高炉喷煤80kg/t铁,那么每小时喷煤量:43.8 t/h,每天最大量:1052.7 t/d,则煤场贮煤量能满足:3640÷1052.7=3.5 d上述计算表明,煤场贮煤量太小,将给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所以必须扩建煤场。

为了增加煤场面积,本设计考虑在动力煤场的南面扩建一煤场,有效面积1100m2,贮煤量3000吨,总的贮煤量6640吨,各高炉喷吹量都为最大时,可满足5天生产;喷吹量都为目前正常量时,可满足7天生产。

扩建煤场设一5t行车抓斗,设两座26m3料仓,料仓下各设一ф1800圆盘给料机,下设6#皮带机通廊,抓斗将原煤抓进料仓,通过给料圆盘落到6#皮带机上,经转运站、7#皮带机、8#皮带机转运至3#皮带机上,再经4#皮带机、5#皮带机落进原煤仓。

3#皮带机需加长,4#皮带机头部需改造。

若喷混合煤,本煤场可通过圆盘配料实现。

2.3.2烟气系统两座ZGM95中速磨制粉需要的250℃的最大入磨一次风量为91200Nm3/h,现有高温风机抽风能力为120℃的热风炉废气69500 Nm3/h,而现有烟气炉的位置影响本设计的工艺布置,并且操作控制落后,危险因素多,效率低,只是针对一座中速磨供废气,不能向两座中速磨同时供废气。

因此需要拆除另建。

在原球磨机烟气炉位置建一新型烟气炉,高炉煤气消耗量为10000 Nm3/h,产生900℃高温废气17300 Nm3/h,当两座中速磨的制粉量都为最大时,还差4400 Nm3/h烟气量。

在管道上采用兑空气的办法,兑4400 Nm3/h 冷空气,入磨处烟气含氧量可控制在5.5%以下,是可以安全喷吹烟煤的。

新烟气炉设助燃风机一台,煤气、空气量可根据需要调节,严格控制气氛含氧量。

烟气炉一头设混风室,高温废气、热风炉废气在此汇合,制粉量大时稍兑一些冷空气,形成250℃的含氧量在5.5%以下的煤粉干燥气。

烟气炉另一头设值班室。

2.3.3制粉系统在原主厂房的东面扩建一12m×12m跨,内设原煤仓、给煤机及中速磨煤机。

4#皮带机头部加高后,下接5#皮带机,并设双侧犁式卸料器向新原煤仓进行三点给料。

原ZGM95型中速磨的原煤仓靠4#皮带机的犁式卸料器两点给料。

新原煤仓容积为160m3,可装煤110t,满足中速磨3~4个小时连续生产。

原煤仓采用电子秤称重进行上料控制。

给煤机采用与中速磨配套皮带秤给煤机,该机特点是控制精度高,寿命长。

考虑设备管理统一,备品备件方便等,设一台ZGM95型中速磨煤机制粉。

该设备比现有ZGM95型中速磨更先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设计铭牌制粉能力为36t/h,负压操作。

入磨一次风量为45600Nm3/h,本身带有粗粉分离器,该机具有出力大、研磨件使用寿命长、磨煤电耗低、设备可靠及运行平稳、噪音低等特点,目前在电力行业、冶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收粉采用高浓度煤粉袋式收集器进行一级收粉的短流程工艺,取消旋风。

该设备特点是粉尘进口浓度高,达500~1000 g/Nm3,出口含尘浓度底,<80mg/Nm3,采用原装进口电磁阀进行脉动,电磁阀及布袋寿命长,效率高。

布袋及其前面设备及管道设充氮设施,当气氛含氧量高时,及时向气氛中充氮气,使气氛含氧量降到规定数值。

在中速磨煤机出口管道设木块分离器,清除原煤中的木块等物。

布袋收粉器灰斗下方设煤粉振动筛,筛除混在煤粉中的木屑等杂质。

振动筛下方设一螺旋输送机,当原中速磨制粉量不足时向原系统提供煤粉。

2.3.4喷吹系统在现主厂房西侧设两个煤粉仓,每仓有效容积70m3,可装煤粉45t。

煤粉仓下锥体设氮气流化,一方面使气氛惰化,保证安全,另一方面下料快,不堵料。

煤粉仓采用电子秤称重控制仓内煤量。

煤粉仓下设上、下“U”型球阀,该阀具有下料快,寿命长等优点,在国内其他厂家的使用得到证实,比目前广为流行的球面偏置钟阀、代钟阀球阀及目前我厂使用的老式钟阀更为先进和实用。

两阀中间设软连接。

喷吹罐采用单罐并列式,每罐容积为23m3,可装煤粉10t以上,每罐可喷吹1小时以上。

罐体设排压装置,设计压力为1.3MPa。

喷吹罐采用电子秤称重控制倒罐时间。

喷吹系统采用总管加分配器的流化上出料浓相输送工艺流程:在喷吹罐下煤口处直接连接流化罐,流化罐为流化床上出料形式。

其工作原理是流化罐下部设流化气室,气体经流化板均匀进入罐内使煤粉流态化,在流化区域与输送罐间压差作用下将煤粉输送到罐外。

流化罐出料口安装煤粉切断阀,在倒罐过程中使用,阀门连接补气调节器,依靠调节煤粉管道中气阻与固气比,改变输送管内的煤粉状态,以达到调节煤粉量的目的和远距离输送的要求。

煤粉分配器采用盘式分配器,1分18,该分配器特点是煤粉分配均匀,精度高,体积小,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喷煤主控室设在原球磨机厂房内,球磨机及其附属设施拆除。

2.3.5主要设备选型⑴ZGM95型中速磨煤机1台,铭牌出力36t/h,入磨一次风量35000~45600Nm3/h,通风阻力5.91kPa,主电机功率450kW,密封风量4930 Nm3/h,磨煤机磨煤电耗率5~10kW·h/t,磨辊寿命>15000h,噪音<85db,设备重量110t。

带式给煤机为DPG50型,随中速磨成套,具有控制精度高,寿命长的特点。

⑵高浓度煤粉收集器1台,CD-Ⅲ-1400型,处理风量75000Nm3/h,过滤面积1400m2,运行温度<120℃,入口煤粉浓度500~1000g/Nm3,出口含尘浓度<80mg/Nm3,设备耐压-15000Pa,原装进口电磁阀脉动,滤料采用必达福防静电针刺毡,设备重量78.5t。

⑶烟气炉1座,包括燃烧室、混风室,可燃高炉煤气10000Nm3/h,生成900℃废气量为17300 Nm3/h,进口煤气及助燃空气自动调节,可控制气氛含氧量,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⑷煤粉风机1台,M9-26No.14D型,风量75000 Nm3/h,负压14000Pa,设变频调速器。

⑸ф2200喷吹罐2台,设备耐压1.3MPa,容积23m3,可装煤粉13t左右,满足高炉连续喷吹1小时以上。

罐体设排压装置,在喷吹罐下煤口处直接连接流化罐,流化罐为流化床上出料形式。

⑹DN500上、下“U”型球阀4台,该阀具有下料快,寿命长等优点。

⑺5t行车抓斗1台,跨距31.5m,H=7m。

⑻ф1800圆盘给料机2台,给料能力约100t/h。

⑼煤粉振动筛2台,TZSM-70-200型。

⑽B=800皮带机5条,运输量216t/h。

2.3.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电气3.1设计依据:本初步设计是根据工艺专业所提条件并结合喷煤现状编写的。

3.2设计范围:新2#750m3高炉喷煤工程的供配电、电气传动控制、照明、防雷和接地。

3.3供配电:3.3.1负荷计算:高炉喷煤系统中用电设备多属一、二类负荷,因此应有两路独立电源作为正常生产用的工作电源。

3.3.2系统现状及供电措施:①6Kv系统:喷煤车间现有6kV配电室一座,两路电源进线均引自老高炉高配室,进线电缆为YJV-6KV,3X185,进线断路器为630A。

现在仅投入一路电源,母联合闸,实际运行电流约为180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