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改革的意义及措施讨论

农村改革的意义及措施讨论


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打破二元结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一.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问题
二.土地私有化问题
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网友关于城乡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_~
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发展小城镇的成功经验
江苏省常州市洛阳镇, 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一个具 有江南水乡特色、生态经济型现代化城镇 特点:环境优美,有特色产业,多产业协调发展,交通十 分便捷 可借鉴之处:依托好的交通,把特色产业搞好,多产业协 调,保持环境,注重基础设施和民生条件。
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产业模式升级问题 农民工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产业模式升级问题
• 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 模式如何转向大规模 机械化的集约型经济 模式?问题是农村人 口太多,如果大规模 机械化,很多农民将 无事可做。
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农民工问题
现在有大量的农民进城务
工,成为流动人口,使农
村劳动力解放,给农业生
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二元户籍制度
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间存在壁垒
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各种二元制度
之前的改革并未深入触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致使虽然农村在发 展,但被城市的发展抛在后面。这些问题制约着平等和共同富裕的 实现,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深入的改革措施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议》 • 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 土地管理——土地流转 • 城乡一体化——取消二元制度、搞好小城 镇建设
2010年夏,华西村 花费9000万从美国 购买直升机,发展 空中旅游。
农村改革伟大成就
三十年来的成就
• 一.建立了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 农村经济体制。 • 二.是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
农村改革伟大成就
统计数据
须扣除30年累计通胀(5.7倍)
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至此,改革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但是面临着 更大的问题:
洛阳镇
特产 居民区
工业园 休闲旅游
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英国小镇米尔顿・凯恩斯 • 该镇1967年进行规划,1971年开始进行建设,自此以来一直按照市场 规律来建设发展。 • 特点:1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意识超前、高 度重视教育;2规划设计特色明显;3注重吸引大型跨国公司 • 总结:即使没有特色产业,仍可以成功发展,其经验是目光面向国际 ,城市规划到位(用了四年来规划)
图:生产队又开会
从三农问题到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的关键点随时间的演变 二.改革开放以后到2008年十 七届三中全会,稳步地进 行农村改革 • • 土地改革 农产品市场化改革 改革前:统购统销 改革后:双轨 • 税费改革、社保改革
农村改革伟大成就 举一个典型——华西村的变化
这是华西人昔日居 住的瓦屋平房。 (1968年10月摄)
从三农问题到农村改革
为什么要解 决三农问题
• 直到2011年末,城镇人口比重 才首次过半,达到51.27%。农
村人口仍占7亿。
• 从社会角度:只有解决好三农
问题,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 • 从个体角度:解决三农问题可 以使农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从三农问题到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的关键点随时间的演变 一.建国初期(1949-1978 ) • 50年代初,实行土改, 农民均分土地 • 50年代中后期开始,集 体化运动,土地归集体 所有;计划性生产 • 并未使农民富裕。
农民 :税收多;生活负担重(生产、生活资料的成本高 )。 农业:小农经济形态:人力耕作,家庭经营,信息不通畅, 产供销链条不流畅—生产效率低 。
农村:土地问题;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不健全。
从三农问题到农村改革 • 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
(两社 温 大 会 先进生产力——较少的劳动创造 家 历 主 较多财富的生产力。 宝史义 ) 任 初 • 二是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 务 级 公民信仰法律,人人平等、自由 阶 段 ,生活富裕,社会有秩序运行。
农村改革的意义及 措施讨论
小组成员:
王庚 李仁康 李源遽 潘艺升 宋小健 朱蓓 祁诗阳 王翠梅
提纲
1、从三农问题到农村改革 2、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 3、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4、关于推进城乡改革的讨论
从三农问题到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把中国农村与中国城市和发达国家农村对 比,发现一些问题,概括成三农问题
产规模化创造了条件。但 是农民工遇到了欠薪、就 业、劳动条件、住房等问 题。引出另一个结构性问
题。
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城乡二元来自构问题包含两点:1、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组 织程度相对较低。 2、以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公民的各种社会权利的 二元化;社会保障体制(养老、医疗、保险等) ,教育,公共设施投入等等方面都是二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