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月考试卷

初三物理月考试卷

2018 年春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初三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卷面总分: 100 分命题人:刘群香审核人:徐亚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2. 如图 1 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B.玻璃管上温度刻度值越向上越大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小一点D.该温度计在设计时用到了转换法图1 图2 图33.如图 2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A .他的质量B .人的肩膀到横杠间的距离C.人的肘部到横杠间的距离 D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4. 如图 3 所示,将一轻质木板在其中点处用一支点O支撑,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这时有两个杂技运动员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木板的两端匀速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为了使木板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平衡,则()A.两人的质量一定相等 B .两人行走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两人的质量与行走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 D .两人对木板的压力一定相等5.小李家阳台上的玻璃是绿色的,她妈妈在阳台上晾四件布料相同而颜色不同的衣服,1则最不容易晾干的是()A. 红色B. 黑色C. 蓝色D. 绿色6. 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现象 B .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D .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7.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8.如图 4(甲)所示为家庭中的装饰吊灯,共有六盏灯,由两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三盏灯,每盏灯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

则图 4 (乙)所示电路中,与之对应的是()图4甲图4乙9. 如图 5 所示,是体育测试中某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 R0 为保护电阻,握力大小可通过电压表示数来显示。

手握紧MN时,握力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则下列电路中符合这一原理的是()图510.如图 6 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比左侧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比右侧容器中的大2B.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C.该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跟通电时间的关系D.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为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造成的11.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 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D .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图6 图7 图812. 如图 8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压表的量程为O~ 3V,电流表的量程为0~ 0.6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lA ”,灯泡标有“ 2.5V 1.25W”字样。

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O~ 0.5AB.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 2.5 ~ 20Ω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D.该电路在 10s 内消耗的最小电能是13.5J二、填空题:(本题共8 小题,每空1 分,共 24 分)13. 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正确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 2.1347m,其中准确值是m ,估读值是m ,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4.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 _____________。

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__( 填“音调” 、“响度” 或“音色” ) 。

如果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 _________能在真空中传播。

( 填“电磁波”或“声波”)15. 如图 9 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 A 中,试管 A 放在装冷水的容器 B 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 A 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 C的示数,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热量。

16.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10 所示,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 1.8 × 103J/ ( kg ·℃),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J/ (kg·℃)。

3图9 图10 图1117.如图 1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 R1=6Ω,R2=4Ω.(1) 当开关 S1闭合, 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电路总电阻是Ω,电源电压为V。

(2) 当开关 S1、S2 和 S3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l.5A ,此时通过 L的电流是A 。

18. 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 12甲所示 )。

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所成的是像 (选填‘‘虚”或“实”)。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另一眼镜(如图 12乙所示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

此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图12甲图12乙19.位于我市市中心的迎宾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____________ 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_____ 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 ") 。

20.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太阳照射时装水量 /Kg 吸热板面积水升高的温水的比热容太阳辐射功间 /h /m2度 / ℃/J(kg ℃ ) -1率 /J(m 2h) -110 100 2.5 50 4.2 ×103 1.68 × 106其中太阳辐射功率是指21h 内投射到 1m 面积上的太阳能。

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出水在10h 内吸收的热量是J ,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提供,需要完全燃烧m 3 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 × 107J/m 3,天然气完全燃烧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

三、解答题(本大题7小题,第 21题 6分,第 22题 6分,第题9分,第 24题6共23分,第 25题6 分,第 26 题 9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52 分,解答 22、23 题时应有解4题过程)2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 13 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

如图 14 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 D 点分别沿 DM方向用力和沿 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 1, 请画出两种方法中较省力的那种方法的动力臂和阻力的示意图( 3)如图 15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标出电源的正极和小磁针的N极.图 13图图图1531图 1422. 如图 16 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它将500kg 的建筑材料匀速吊起5m高度,对绳子的拉力为2000N(g 取 10N/kg )。

求( 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 2)起重机对绳拉力做的功;( 3)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图 1623.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华同学对家里的电磁炉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并记录了电磁炉及她家电能表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水的比热容为c= 4.2 ×103J/(kg·℃)。

请你根据小华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求解在这段时间内:观察对象有关记录研究活动电磁炉U 额=220V①用电磁炉加热一壶水(水的质量=2kg ,m铭牌P 额=1kW 初温 t 0=30℃)电能表220V 10(40)A ②关闭家里其它用电器。

只将该电磁炉接入电路烧水,观察到电能表表盘在5min 内转了铭牌50Hz 2000r/kW · h 150r, 最后测得水的温度 t =50℃( 1)水所吸收的热量;(2)电磁炉的实际功率;( 3)电磁炉烧水的效率。

5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 9 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7 所示:图17(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 或“亮环” )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 f= (填“ 5cm”或“10cm”)。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 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 17 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 3)如果将光源移至15cm处,为了能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cm刻度线处。

( 4)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 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25.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