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纯复壮新品种苏州东山香青菜

提纯复壮新品种苏州东山香青菜

提纯复壮新品种苏州东山香青菜
东山香青菜,是苏州地方传统特色珍稀蔬菜品种,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香、糯、甜而深受消费
者的喜爱。

其主要种植于沿东太湖的东山镇,种植区域
的局限性较强,品种特性又有别于苏州吴江地区的香青菜,故被称之为“东山香青菜”。

东山香青菜至今仍
然沿袭着秋种冬收的传统栽培模式,许多农户利用杂片
地种植和自留种,规模化、产业化种植较少,种子产业
化更无从谈起。

为了更好地保护东山香青菜的种质资源,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东山雨花绿蔬菜专业合作
社的技术人员一起到东山镇的有关村、基地进行走访,
收集了 20 余份不同农户的香青菜种子。

从 2011 年秋开始,进行育苗、露地和设施栽培观察、田间选择、单株
留种和防虫网大田留种等试验,意在筛选出符合品种特
征的纯种,并进行复壮,保护地方品种并进一步开发利用。

1提纯复壮方法
第 1 年秋季,将收集来的种子按农户进行登记、
编号,并以户为单位分开育苗、定植,田间观察,去
除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差、植株生长形态较乱的苗;
对生长较整齐的田块,按品种特性要求,分别于幼苗期、莲座期进行选择,淘汰叶色淡、叶面较平、株型
开展且内叶少、生长势弱及带病征的不良植株,留下
的植株继续进行田间生长观察。

第2 年春季,在大田里选择符合形态特征的单株,用防虫网隔离单独留种;同时对初选留下的种株进一步去杂去劣,将留下来的优良种株用防虫网覆盖进行大田混合采收留种。

第 2 年秋季,将单株选留种株上采收的种子和大
田混合采收留种的种子,在同一地块分小区种植,田
间观察生长形态,淘汰生长弱和形态特征不良株。

第 3 年春季再进行 1~2 次选择,同时在单株留种
区和大田混合留种区内进行单株选择,隔离留种,并对选留下的植株去杂去劣后用防虫网覆盖进行大田混合留种。

第 3 年秋季再按以上方法重复进行选留种。

采取此法选留种,既可以通过单株留种来保持香
青菜品种的纯度,又能通过优良单株间的杂交,防止
自交退化,保持其优良种性。

2生物学特性观察
2.1 植物学特性观察
东山香青菜具较强的耐寒性,在东山地区以露地
栽培为主。

露地栽培的香青菜经霜冻后,香味更浓、
品质更佳,主要特征表现为叶色浓绿、有光泽、全缘、
香味浓郁;从叶柄延伸出的维管束,形成了一级叶脉,
进一步分化出 2、3 级叶脉。

叶脉白色、清晰,不同一级
叶脉上分化出的 2、3 级叶脉相互融通,将叶片分成不
规则的区块,叶脉间的叶片向上隆起,形成叶面皱
缩状;株型较矮,抽薹前一般株高20 cm 左右,开展
度35 cm 左右,略呈塌地状,无束腰现象。

种子较小,圆球形,直径 1.43 mm 以下,千粒质量 1.75 g 左右。


其气候条件差异,不同栽培方式的香青菜形态特征
存在差异(表 1)。

2.2 东山香青菜的物候期观察
①抽薹开花期观察因东山香青菜耐寒性强,在苏
州地区露地栽培可安全越冬。

经多年观察,其抽薹时间
较苏州本地的苏州青青菜迟 20 天左右,可以有效地延
长供应期。

东山香青菜低温春化所需的积温较高,
2014 年 2 月 26 日在塑料大棚内播种观察,其抽薹率为0,营养生长旺盛,商品性好,单株质量达 1 kg;
而同期同一地块播种的苏州青,抽薹率达100%(表2)。

东山香青菜露地栽培时,一般 3 月下旬开始抽薹,
4 月 20 日左右开始开花;塑料大棚内种植时,一般 3 月
中旬开始抽薹, 4 月上旬开始开花。

可利用设施栽
培提早开花这一特点,使其与其他品种的青菜花期相
遇,开展杂交育种工作。

②夏季耐热性观察2014 年,分别从南京和上海
引进耐热青菜 15 个品种,于 8 月 10 日在塑料大棚内
播种,观察各品种出苗率、植株生长形态、鸡毛菜产
量等指标。

结果(表 3)发现,东山香青菜出苗率相对
较低(这可能与种子本身的质量有关),发芽速度较慢,前期生长慢;但其株型直立,单株质量小,在今后的夏
季栽培过程中,建议可适当加大播种量。

3建议
通过 4 年的连续选择和保种工作,已基本选择出
符合品种特征的优质种质资源,并利用大棚防虫网覆
盖留种,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质种子,
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品种保存工作和地方特色蔬菜产业
的持续健康发展。

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优质种子数量还不能
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二是农户的种植习惯、生产方式
和生产目的等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优良品种的开发
和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建议积极争取市、区
两级财政的支持,进一步做品种资源保存和提纯复壮,
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积极努力;做好田
间示范工作,引导农户利用优质的种子,最大可能地
减少农户的自留种;进一步推进规模化、
产业化种植,不断提高产量、品质,节省生产开支,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加强科研开发、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的研究,挖掘东山香青菜在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中的潜力;在种子产业化生产上作文章,以保障农户对优质种源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