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宁波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研究

开题报告-宁波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研究

国外研究状况
在对国际化城市的形成理论研究中,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先驱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理论构想。
1966年英国学者彼得·霍尔在《The Word Cities》一书中详细地定义了世界城市的概念。他提出,世界城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以及巨大的人口中心。他例举的世界城市包括:伦敦、巴黎、莱茵一鲁尔、兰斯塔德、莫斯科、纽约和东京。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在此之后关于国际城市的理论开始成熟。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会展经济与管理
宁波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2009年5月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将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在宁波形成每年举办国际进口内贸展等30个大型展会的办展规模,基本形成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会展之都的产业框架。这是宁波市紧扣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进程上的重要举措。把宁波建设成为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国际会展之都。
[14]Kenneth W. Luckhurst,The Story ofExhibition[M]. London: The StudioPublications, 1951:9.
[15]Xin Jin, Thomas Bauer and Karin Weber.China’s second-tier cities asexhibition destin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ntemporary Hospitality,2009.
二、研究方案
在蒂姆莱伯所编纂的《国际经济中的城市化》一书中,各位来自不同国家或城市的研究者对这一阶段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对于世界城市以及国际城市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地理学家沃尔夫(1982)和弗里德曼(1986),他们对世界城市做了新的假说和理论上的全面概括。国内外各学者对于国际性城市(世界城市)研究多数从城市职能进行阐述,并且选取典型的城市进行研究。
[9]徐洁.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1]胡兴尔,吴霞,朱凯翔.宁波国际会展业的发展基础及拓展[J].宁波通讯,2006.
[12]Hall, P. The World Cities[M]. London: Heinemann, 1966.
3.参考文献
[1]郭牧.2009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J].中国会展,2009.
[2]李丽萍.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张娟.香港会展经济发展及对内地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
[13]Thomas G. Bauer, PhD,Jenny Lambert,Jon Hutchison.Interventionin the Australasian 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and Exhibitions Industry[J].Journal of Convention & ExhibitionManagment.2010.
本文借助国内外学者对国际会展城市的研究,明晰国际会展城市的内涵,以国际会展城市的视角分析宁波会展业现状,研究宁波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并借鉴香港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提升宁波会展产业的国际化程度。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支持借助会展品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王敏,颜醒华等在《中国会展》中发表期刊提出,会展城市主要体现在从会展活动的经济辐射效应角度来阐述,更深一层次的,可以认为是品牌的经济辐射效应。这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无论是理论界的研究还是业界的实践,一般来说称某一城市为会展城市是因为这个城市培养过知名的品牌会展从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从而为其带来相关经济收益。
对于香港会展业发展与内地会展业发展的不同特色研究中,曾武佳在《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中提出,香港会展业发展成果中,香港特区政府起了重要作用。香港特区政府基本上对会展没有任何限制,也从不直接参与展览会的组织和管理,绝不干涉会展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香港特区政府特别注意从细节上体现政府对会展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每次展会开始前政府官员通常会到现场进行政策、法规解答,帮助参展商、买家和消费者了解香港的法律法规,以促进贸易成功。这样使真能观测法规透明化,有效建立了会展业的有序竞争机制。
[5]姜雅静.会展城市经营中的政府行为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沈丹阳,朱裕伦,哈永安,梅李玉霞.回归十年[J].中国会展,2007.
[7]翟红斌.城市展览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区果诏.积极但不干预,促成香港会展业繁荣兴盛中国会展[J]好的基础的李丽萍在对中心城市的研究中提出:对于综合性城市而言,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中心地职能,又以其规模大、种类多、实力强,在其众多生产性职能和非生产性职能中脱颖而出,因而将这类城市称为中心城市。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提出“会展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并提出,所谓会展中心城市,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会展综合实力最强,集聚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并具有发展潜力和人文自然环境最好的中心城。不难看出,这定义是基于“由面到点”展开的,即从会展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多为会展业集聚的区域)出发,在区域内选择一个会展整体突力最强,会展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作为会展中心城市,如广州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会展中心城巾。他们突出的是“中心”二字,其暗含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每个地区至少能够出一个会展中心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