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外语类保送总结

北大外语类保送总结

北大2011外语类保送总结(文科)高三四班张妍一、时间安排考试时间:12月24日到达北京熟悉校园,12月25日——27日考试,其中25号全天笔试,上午8:30——12:00语数外,一起发卷,下午2:00——4:00政史,一起发卷,晚上11:00左右电话通知获得面试资格的学生(通知方式和去年不同,也和北大之前说的不同);26—27面试,具体时间安排根据所报志愿决定)二、笔试事宜1、笔试题(据回忆):每科一百分语文:十道单项选择,10分,是“真正的”语基题,有字形辨析、对联知识、新闻标题、传统注音法、文化常识、句意理解,难度一般,关键在于考察真正的语文能力;古文翻译,25分,应该是选自《左传》或《战国策》里的,有一百字左右,仅让做翻译,但原文并无标点,因此还是要先断句,但对于断句的要求不那么严格了;现代文阅读,25分,选自舒婷的散文《一茎一叶总关情》,是讲植物也是有情感的,共四道小题,很基础,应该是全卷中难度最小的了,其中最后的一问是要求谈自己的看法的,200字以上,10分,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有自己的看法,表达清晰即可;作文,40分,材料作文(关于铁道部关于动车票和普通票改签制度更迭的),要求读完材料后,以《一名普通乘客写给铁道部部长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英语:20道单选,单词量大,对词组要求高,语法几乎未考,这是北大惯有的风格,因此背单词才是王道啊;四篇阅读,文章较长,应该是原版的文章,但题目没什么大难度,关键是提高阅读速度;一篇完型,较平和,读懂文章即可;改错十句(第一次出),多练就行了,不难,但看清改错要求;一段翻译,中译英,100字左右,选自钱钟书的《围城》,是关于“是结婚好还是不结婚好”(大致是:究竟是结婚好还是不结婚好?这个问题就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常常被人提及,而常常没有人能解释它。

大体上来说,若一个人想买房,那么是非亲莫问的;若一个人想做官,那么是朝中无裙不做官的;若想写文章,那么是单身不可写吾妻的。

这样看来,貌似还是结婚的好~)。

数学:五道题,难度挺大,我也没时间好好做,因此印象不深刻o(╯□╰)o政治:四道大题,全部是问答题。

内容主要考察经济政治和哲学,文化未涉及,知识点主要有:CPI,影响价格的因素,政府的职能,市场经济,通货膨胀,贫富差距,辩证法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主管理决策,认识论等。

难度不大。

历史:名词解释,8个40分,大致有三八线,四五运动,唐宋八大家,百科全书派,梁启超,女真,庐山会议,布拉格之春;列举题,20分,历代王朝都城的名称及现在的称呼;论述题,40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较平和,难度不大,时间绝对够用。

2、感想:(1)时间安排很重要。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计划英语1小时但其实用了1个半小时,主要是难度的确有提升题量也较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

我建议文科生这样做:先写语文单选(因为卷子是一张张发的,语文先发),写完之后数学卷也发下来了,这时候扫一下题感觉一下难度,英语最后发,但是要先做英语,这个一定要做完做好,咱们学校英语还是很有优势的,如果数学题有能做出来的,那么半个小时到40分钟之内将会做得分拿到,其他的就不用再考虑了,最后一定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做语文。

数学大家其实都做不出来了,但语文英语一定要多拿分。

政治历史时间较松,写完还有20多分钟,一般是四十分钟内搞定历史。

(2)题型有变化,虽然可以以往届的介绍作为经验,但关键是全面准备,不可完全依照往届题型。

语文今年没有大变化,但作文形式又回归到了议论文(去年是散文,前年是议论文,而且也是书信体),可见北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英语多了一篇阅读,多了改错,但少了英译汉,只有一段汉译英;政治历史数学题型基本稳定。

以往是历史政治时间很紧,基本写不完,但今年较松。

因此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地点条件为转移,充分准备考场应变才是。

(3)要有极好的心态。

由于时间计划稍有失误,所以上午考试时还有1小时15分钟左右的时候,我的语文翻译阅读作文全没写,数学一道完整的题也米有写出来(╯▽╰),但是马上调整心态,瞄了一下其他人,进度还不如我呢,就深呼吸一下高效地写题,最后竟然语文写完还有十几分钟,最后数学还完整的做出来一道(\^o^/)因此心态很重要,考场上要适时调整。

(4)要敢写,敢于将自己从高考模式中解放出来。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历史与语文上。

语文作文今年有很大的发挥性,但由于时间紧,根本不可能构思的很精细再下笔,只能大胆一直往下写,只要中心思想明确,内容言之有理,符合题意,有自己的想法,语言得体就行了,所以不要再去想平常作文是怎么写的,怎么去比兴开头,又举一些太史公苏东坡等等的例子,最后再呼告几句什么的。

思想要开阔,眼界要宽广,可以谈一些儒道互补,文化的兼收并蓄,历史进程之类的。

而历史题就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了,集中体现在论述题,今年的是东西文化差异,我就列的大致有十条,比如文化类型,思维方式,民族特质,制度传统,经济成分,价值观伦理观等的不同。

关键是要有自由之思想,不能被应试八股文所完全禁锢。

3、笔试及准备经验总体来说,北大的题和高考题以及平常的练习题没有可比性,因为考察的方向不同。

北大更多的是考察真实能力,这个东西不是一个月之内都能提升的。

但一旦获得了校荐资格,就已经说明了你的优秀性,所以一定要有信心,努力把自己从高考思维中解放出来,是自己的真实能力得以发挥,这样你就会惊讶于自己的真实水平其实还是蛮高的。

准备的过程中看书和思考总结是最关键的,可能英语和数学要练练手感,但其他没有太大的必要的意义做太多的题,毕竟你找不到题型和考察方向一致的大量市面上的习题。

但这里还是有一些要点想强调一下。

(1)语文:语基一定要扎实,这个可以看《语基手册》,字词文化常识,语文断句对联各种知识都要看过至少两遍,找一些题练练手;多看《古文观止》并有意识的练断句和翻译,但主要是在8月至9月的班内老师系统复习古文时知识的牢固;充分了解中国文化,这是北大很注重考查的东西,说不定明年又该让写什么魏晋风骨盛唐气象了,强烈推荐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和《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对于开拓视野和积累很有好处,有时间的话李泽厚的《中国思想史》也可涉猎;有思想性,一定要抛弃语文的应试八股,尤其是作文,要有自己的尽量深刻独特的观点,并以一种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关注社会热点。

(2)英语:单词一定要背,最低要求是照着六级的背,我之前半个月背的单词的确有用上的;完型做四级的或较有难度的高考题就行了;阅读可做六级的,但一定要扩大阅读量多涉猎,保持做题的手感;改错是单句改错,在一篇文章里都已经表好了句子,难度不大,多练就行,但一定要看清改错要求;翻译平日练的较少,可突击一下,但其实考察的更是语法单词和理解的综合能力,考前只能掌握以下固定的句式和翻译方法。

(3)政治:四本书一定要背的死去活来用的信手拈来,背一遍,自己再在本子上默写一遍每本的知识纲要,最后一定要总结每本书里面和社会热点相结合的考察点,强化记忆(比如经济转型,社会公平,市场经济等),我这个人不喜欢做题,但做到这些之后做题就是很随意的事情啦。

(4)历史:名词解释要多积累,这个是硬功夫,课本上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等都要记牢,不仅是黑字,连小字也要当黑字记,照片的陪字也要记,老师或同学平常提到的也不要漏过。

当然还要看一些文化常识的书,比如《文化常识大全》《大学生文化常识》(清华大学出版),很有好处的。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比如我伟大的电子词典里就有高中历史课本里的各种名词介绍,所以基本上考到的都看过或有印象。

另外也要掌握历史名词解释的方法,如要素等。

积累是个慢过程,当然鼓励大家日常的积累,但是最后准备的时候这样的突击也是很有成效的(比如列举题我恰好全部背过)。

列举题往年有列举国家节日的,时间的,历史作品的,各种各样神马都有,猜到题很不容易,因此也是考积累,不过大家起码可以把历史事件按时间排一遍,课本后面的附录就行。

论述题考察历史的素养,同时要注意答题要严谨有条理论点论据结合,建议大家可以自己总结一下,反正北大每年的论述题必然少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东西,因此我就自己总结了下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文化特点、政治发展史、科技史、教育史等等,同时把三年来老师总结过的大段的结论背熟,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

(5)数学:Sigh,太悲剧了,但有几点还是要交代一下。

首先,数学不是文科生应该专攻的东西,如果题目较简单(如去年),那么就可以考虑多做一点,两道题不成问题,但若像今年这么变态的话,一道完整的做出来就已经不错了,我周围几个人基本上就是画了画,没怎么做,因此不要太贪婪,真正的猛士要正面事实。

其次,在准备的时候,可以略看一下理科的公式,毕竟有的公式用上还是很方便的;自招的书也可以买一本研究一下,关键是摸索着这种题的做题思路和思考方式。

最后,在应试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根据题目难度分配时间,如果你对一道题有思路,哪怕是只能写出几行或三分之一,那么也要写上,也就是说要把你的想法都写上去,比如我今年就是只完整做出来一道,但其他的题都写了几行,也许就是一个方程式之类的,但也会给分,北大着重考一个人的思考过程,只要有道理都会酌情给分的,因此能抓得分也要抓住。

总之呢,咱们学校的笔试还是很有优势的,所以要“不卑不亢”,认真准备。

而且在准备的过程中收获的东西远比几个分数要有意义得多,比如全新的思维方式,知识面的拓展等等,这些东西应该是影响更深远,也更有意义的。

所以,抛弃太多的功利思想,一心一意地拥抱知识的海洋才是王道呀。

三、面试北大与清华不同,北大很注重面试。

近两年来笔试成绩只做划线,而专业的确定还是要看面试成绩。

其中英文面试占30%,专业面试占70%。

1、具体安排(以今年为准):26日上午具有面试资格的同学于北大外文楼领分组证,然后会有一个招生咨询会。

会后10:00——12:00是英文面试,下午至27号全天是专业面试。

2、英文面试:你有近5分钟的时间阅读一篇大致有两页A4纸量的文章,然后进去一间小屋里,老师会让你朗读一段,之后回答问题。

注意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听是根据这一段还是全文,如果全文那么就考察你阅读文章时的记忆和理解了。

我就是开始时理解错了结果又看了下文章才回答对,o(╯□╰)o,太衰了。

主要就是发音朗读理解等,难度不大,关键是记性好。

另外这两位面试的英语老师好像是从来不会笑的,所以不要被影响心情,你只要傻呵呵地一直微笑就行了。

3、专业面试:根据志愿分组,每人一般可参加两组面试。

今年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法德西俄,第二组是阿韩印希,我的是26日下午2点多的西俄面试,27号上午八九点的阿韩希面试。

面试均要求2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每年会有变动),然后是一些综合素质考察,主要是针对你的申请材料和自我介绍提,最后是模拟发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