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不需要集中兵力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的作战,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资源和信息能量的作战,是以信息为主导、争夺信息优势、夺取制信息权的作战行动。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不同于传统作战,集中兵力作为几千年的作战理论,已经背离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原则。
1作战理论以及作战样式的改变1.1信息化条件下利用高科技进行作战,尖端武器的应用使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可能。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早在2500 年前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著名论断。
高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军事威慑力量的功能,使得威慑理论在现代战争理论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我们知道,现代战争已不单纯是军事对抗,而是综合国力特别是高技术的抗争。
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以高技术为核心的全面竞争战略引入战争理论,把发展和保持强大的综合威慑力量作为国家发展占略的重要目标。
美国政府推行的“战略防御计划”和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就是这种思想和政策的产物。
正如西德总理科尔所说:“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有10% 是战争理论问题,90% 是尖端技术问题”。
这一情况说明,在相对和平时期,提高国家的威慑能力,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战争理论的重要课题。
1.2信息化条件信息力集聚发展。
“能力替代”的观点认为,通过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可以减少飞机、坦克、舰空母舰等作战平台的数量,而维持作战能力不变甚至使作战能力得到提高。
兰彻斯特方程谈到,进攻要想成功,就得使用三倍于防守方的兵力。
而在信息时代却不是这样了。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第一次能对战场了如指掌,从而使得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更具战略性,可以打击战略要害,这样就能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运用力量,大大提高使用兵力的效率。
2单兵战斗力大幅提升,以及整个作战单位战斗力的提升。
2.1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的出现目前,各军事强国都在发展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
法国武器采购总局已再次向萨吉姆公司采购了16454套“装备与通信一体化步兵”作战系统;美军特种部队也即将装备最新版的“陆地勇士”单兵装备;英国也展开了“未来步兵士兵技术”计划。
所有这些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都包含数字网络终端、先进观察/瞄准传感器、显示器、电脑、电台和经过改造的枪械等装备。
2.2军队编制小型一体化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中,军队编制逐步向小型一体化发展,各军兵种战术单位更加精干,指挥控制能力提高,独立战斗能力增强,使各军兵种在战术范围内共同遂行任务,实施有效的联合作战成为可能。
依据一体化作战的思想,战役与战术之间在情报信息、指挥控制、打击、防护和保障上能够实现上下贯通,上下衔接、整体联动、自主协调的作战行动。
联合战斗战术单位,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围绕同一的战斗目的,协调一致地实施战斗。
其优点在于各战斗单元合成化程度高,便于在统一的战斗目的下实施自主协调,分散配置,独立作战能力强,战术兵团的整体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
2.3战役力量小型精锐作战行动精确化。
由于高效的C4ISI系统及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导装备,使信息化作战呈现出精确化的发展趋势。
阿富汗战争开始前,美军出现了两种作战理论的争论,一是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首,提出了“精确闪击战”这一新的战争概念,简称为“拉氏理论”。
二是以国务卿鲍威尔为首提出的“大兵群作战”理论,被称为“鲍氏”理论,其主体作战思想是:大量运用地面部队,围绕陆军重型师展开战斗行动。
战争实践证明,拉姆斯菲尔德的以小取胜,以快取胜,以精取胜的“精确战”理论是符合战场实际的,同时也说明了信息化作战的精确化作战的发展趋势。
3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消耗巨大3.1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高技术运用于整个作战过程,战争消耗成几何级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经济,经济是战争的基础。
武器在厉害也是消耗品,没有充足资金保证,战争刚开始你却已经结束了。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为了尽早达成战争目的,共使用了1200架飞机,发射巡航导弹1500多枚,投掷各种弹药1.3万余吨,战争花费高达1000亿美元。
而南联盟在北约的空袭下,许多军事设施被摧毁,武器装备被损坏,军用物资特别是战略物资储备地被袭击,指挥中心和通信枢纽被破坏,交通线被中断,大量民用设施和厂矿企业遭到狂轰滥炸,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数千亿美元。
“9·11”事件后,美国一次性划拨400亿美元紧急资金用于反恐;美在阿每月作战费用10亿多美元;美军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造价为120多万美元,3个月共投掷各类精确制导导弹、炸弹1.2万余枚。
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是无法承受的。
而如今,经济危机却成了大国发展的巨大考验。
资源节约型战争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胜利。
因此,最求以最小的作战消耗获取最大的作战效果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重要原则。
能够以小规模力量达到作战效果,就不需要劳师动众,杀机何必要用牛刀。
3.2今天的战争将分成三部分,战前准备与侦查、干扰压制,远程火力突袭瘫痪敌作战系统,地面部队出击清扫敌不成建制部队。
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有可能同时进行,而在第二阶段作战,应该把远程打击兵器分散、机动配置,躲避敌远程打击,向敌关键节点、重心进行攻击,瘫痪敌整个系统,为陆军出击创造条件。
分散配置的远程打击力量,往往向着某些具有相同性质的目标打击,而每个目标不在使用火力集中的方式寓于摧毁,而是确保摧毁即可。
其实无论什么战法,其最主要的立足点是胜利。
无论是快速决定性战争,还是不对称战争,由于兵器的射程不断增大,精度不断提高,集中的,暴露的部队很容易被发现,从而遭到打击而被摧毁。
而今天由于精确制导远程兵器的发展,突破空间限制,攻击敌纵深目标不再需要集中大量的火力,几架飞机,几枚导弹就可完成任务,所以,我们今天来看美军空袭,往往采用小编队(不超过4 架)出击。
4战场透明化程度提高以及战场空间变化4.1战场环境透明化。
信息化战场不再是自然的地形、简要的地面工事构成的作战空间,而是以人工构建的信息化网络设施为基础,以地空天一体化的侦察、通讯、指挥、控制、情报等系统为核心,以陆、海、空、天、电(电磁)、网(网络)六维一体的打击力量为主体的作战力量活动空间。
战场环境在信息化战场不再若明若暗,而是高度透明化。
这种高度透明化,改变了以往战场上的许多不确定性,使信息化作战的目标更明确,行动更有力。
信息化条件下,加上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发现即摧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基于精确的战场地理空间信息控制的远程武器具有战略威慑意义,嵌入在武器系统中的精确的战场地理空间信息更具战略威慑价值。
而且,基于战场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战场透明已经成为一种威慑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静态规模型的作战力量集中,在打击的时效性、精确性极高的信息化战场上,无疑将成为敌人全维侦察锁定和联合火力打击的有利目标。
4.2战场空间变化战场空间趋于“广泛”,而作战行动趋于“有限”。
以住战争,由于武器装备性能低下,军队机动能力有限,各种作战力量只能在可视范围内进行较量,陆战场、海战场是主要作战空间。
而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由于远程智能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战场的物理空间被无限拓展,加之信息和信息流“无疆无界”,使得战场空间突破了传统的战场界线,由陆、海、空“三维战场”向陆、海、空、天、电、网、心理、认知等“多维战场”拓展。
战场空间的扩展,并没有像以住战争那样,由于作战区域和作战实体的增大而带来更大规模的作战行动。
相反,随着战场空间趋于“广泛”,具体的作战行动规模却趋于“有限”。
正如人们已知的,信息化战场上,“精确”制胜的作战理念引领着作战行动,“打敌节点、攻其要害”成为作战行动的中心轴线,精确智能武器的出现,军队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又使“有限”的作战行动达成更大的目的成为可能。
如以小规模的精锐力量通过打击对方的关键目标,像指挥枢纽、通信节点、重要补给设施等,就能使其丧失作战重心,达到“点一穴而瘫其全身”的目的。
因而,以往那种韩信将兵,多多易善的作战方式,开始被“合理够用”的有限行动所取代。
由此可见,未来信息化战场上,虽然战场空间不断趋于“广泛”,但在一枚精确制导导弹就可摧毁敌方指挥控制枢纽,或是一支小部队就能克敌制胜时,“有限”的作战行动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5武器以及武器系统发生质的飞跃5.1武器发展趋势5.11装备轻型化,轻型化将成为炮兵武器设计的一项“ 硬指标” 。
5.12功能集成化,多功能集成是未来炮兵武器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使指挥官在火力运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5.13打击精确化,炮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提高火力精确程度:一是常规炮弹制导化或修正射击诸元,二是将导弹配备到战术分队。
5.14弹药智能化,未来的智能弹药不仅能够按照指令实施攻击,而且自身还具备搜索、探测、捕捉目标的能力,能通过识别目标特性有选择地攻击目标,此外也可以执行战斗毁伤评估任务。
5.15操控无人化,未来炮兵武器将有越来越多的操控实现无人化。
5.2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打击手段和主攻武器,使得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这是因为随着高技术武器平台的问世,远程精确打击代替了传统的长途奔袭,威力强大的火力减少了不必要的阵地争夺。
现代战争并不完全是双方武装力量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战场上的正面交锋与生死搏斗,而是敌对双方在不同的地域超越时空的束缚进行全方位的相互摧毁。
战争的基本原则是消灭故人保存自己,现代战争更是如此。
美国人的战争概念是追求零伤亡,值得我们去研究。
过去那种人海战术密集式的攻击,显然是与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不相适应。
6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一场首战即决战的短周期战争6.1战场打击快速化。
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等成为战场的主要打击手段,使信息化作战的打击速度大大加快。
美军为例,目前其完成发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战果这样一个“打击链条”所需的时间,海湾战争时是100分钟,科索沃战争时为40分钟,阿富汗战争时为20分钟,而伊拉克战争只有10分钟。
海湾战争作为上百万大军的交战,只进行了42天;科索沃战争也只进行了78天;而美军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才2分钟,充分反映了信息化作战的打击快捷化。
时间生成战斗力,特别是在高科技的今天,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在掌握敌情基础上,采取重点打击的战略,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使敌人丧失反击的能力。
而集中兵力需要充足的时间,根本无法实现快速反应。
结语:综合考虑,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作战方式。
集中兵力虽然指导战争几千年,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已经失去的它的光芒。
信息化条件下催生新的作战原则,我们要敢于除旧图新,努力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原则,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能打赢信息化条件的战争的队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