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专题一:温度、内能与热量
1. 分子动理论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之间有 ;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

(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 有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

跟踪训练:1.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2. 指出下面两句俗语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破镜不能重圆
墙内开花墙外香
2. 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 而具有的 ,以及分子之间 的总和。

单位是
(2)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与 。

热传递是能量的 ,做功是能量的 。

跟踪训练: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下列现象中是用哪一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筒壁会发热,这是___________使气筒的内能改变
(2)原始人钻木取火,是属于_______________使木头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2.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由于___________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使得车轮在地面上摩攘,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刹车痕),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 的方式所改变的 。

国际单位是:_____.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 ,内能由 向 传递。

跟踪训练:1.铁块和铝块互相接触后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有相间的( )
A 热量
B 温度
C 内能
D 比热容
2.如图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D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热量越大
C 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4. 对同一物体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为0
B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一定更剧烈
专题二: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2)单位:,符号:。

2.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

跟踪训练:1.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早春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要往稻田里多灌些水
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的大小及温度变化值无关D夏天,教室里洒水感到凉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2. 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比热容较小
3.热量的计算:
(1)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三个
因素有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公式:。

跟踪训练:1 .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 B.2∶9 C.1∶2 D.2∶1
2.将100g水从20℃加热至90℃,要供给多少热量?
专题三:内燃机热机效率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化为的装置。

2.内燃机
(1)定义:直接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常见的内燃机有和。

(3)四冲程:是指,,,。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把转化为,做功冲程把转化成。

跟踪训练:1.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人气缸内的是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3.热机效率
(1)热值: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

(2)热机效率: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 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跟踪训练:1.焦碳的热值是3.0×lO 7J/kg ,其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2kg 的焦碳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
2. 为了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 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3.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00kg 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上升40℃,求:(1)水吸收了多少的热量? (2)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
[c 水=4.2×lO 3J/(kg ·℃),q 石油汽=4.9×lO 7J/m 3]
当堂检测
1.(2012•安徽省)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2.(2012•黑龙江鸡西)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
3.(2012•贵州铜仁)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B .海洋对全球气温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C .“摩擦生热”现象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D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4.(2012•哈尔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加热相同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5.(2012•湖北宜昌)图中的四个冲程,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6.(2012•宜昌)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吸收的热量多
B .水上升的温度较高
C .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
7.(2012•江苏南京)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 .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8.(2012•江苏泰州)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9.(2012•广西玉林)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

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10.(2012•黑龙江哈尔滨)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如果水的质量是lkg ,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11.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获取火种,钻木利用了 方法增大物体的内能,现代社会人们利用清洁能源获得能量,完全燃烧0.3m 3的天然气可以放出热量 J 。

(q 天然气=7.5×107J/m 3)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0分)
12.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
(1)、使用同样加热器加热,如果加热时间越长,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越 。

(2)、对比1、2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1、3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___和____都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