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格》优秀PPT课件
①以修身为本 ②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③在学习中成长 ④在成长中收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16年9月27日、28日,由湖南吉首大学主办的“榜样就在身边”—— 2016年校园之星事迹报告会,分别在砂子坳校区、大田湾校区隆重举行。 报告人有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首大学“校园明星”、吉首大学 “孝心大学生”等优秀学生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个鲜活的 “吉大好榜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最近小小很苦恼。原来他的同学小辉经常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感到 很丢面子。对于小小的苦恼应该怎样认识( B )
A.自己的错误应该由别人指出 B.“自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伤自尊的事 D.小小的反映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爸妈在他乡,一周通过电话来了解我的 情况。 现在我 已经忘 记了当 时我是 一个怎 样的心 情。只 记得后 来妈妈 说打电 话给我 的时候 ,说到 一半我 就没有 声音, 开始哽 咽,说 很想他 们。后 来的我 听到这 样的话 也只是 笑笑, 也难免 会觉得 酸楚, 到底是 心里面 缺失了 一块。 时间与距离催生了代沟,也让这个距离 变得越 来越远 。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
我是九零后,父母是七零后。 小的时候父母都是外出打工,所以年幼 的我记 忆里面 只有爷 爷奶奶 的身影 。 那时候最大的困惑在于为什么在这个属 于父母 的家里 面,父 母却更 像是一 个过年 才会出 现的客 人。
这个家更像是一个短暂的落脚点。少了 温情, 只是一 个住宿 的地方 。 因为没有感知到父母的温度,所以并没 有很想 回家的 欲望。
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4)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4.小康在期末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并予以制止, 责令其离开考场。一开始,小康还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后来,经老 师批评教育,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流下了悔过的泪水。 你认为( D )
A.小康当众被老师批评教育很没“面子” B.小康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 C.老师的行为破坏了小康的良好形象 D.通过教育小康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9.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形成了不同 的为人处世风格。对于别人的议论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或态度是 ( D)
A.别人的批评和议论伤害了自尊 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自尊 C.以牙还牙,予以回击,捍卫自尊 D.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10.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 曰:“乱世,梨无主。”许衡却不为所动,说道:“梨无主,我心有主。” 摘一只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而许衡却能压制心中的恶欲,这便是所 谓“慎独”之人。下列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是( B )
对应训练 3.2016年10月26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 特别节目《榜样》,引起山东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榜样》的十位主角生动 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 采。这表明( ) ①榜样是一D面镜子 ②榜样是一面旗帜 ③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 ④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 善的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很多人觉得自己计划完不成,拖延,生活中养成种种恶习的 根源在于自控力不强,要增强自控力就要( B )
①学会开发创造潜力 ②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③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④加强自我监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2 止于至善 【例2】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 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 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 ③是一种“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能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②观 点错误,应排除。 【答案】C
5.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 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C )
A.可以先尝试—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 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 C.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
知识点2 止于至善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 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 B ) 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 ②严于律己,不 断完善道德修养 ③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 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于知善恶,更在于为与不为的行动,要积 少成多,积善成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①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 ②慎独是一 种表面现象,没有实用价值 ③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 德准则 ④慎独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1.青春期是人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我们要去经 历,去体验。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 D )
知识点1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耻
【例1】下列属于“行己有耻”内容的是( )
①真诚面对自我 ②闻过而终礼 ③知耻而后勇 ④信守承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行己知耻”相关内容的理解。①②③都正确,符
合“行己有耻”的内容要求;④不符合这一内容要求,故排除④。
【答案】A
对应训练
1.某市在新闻媒体开辟“曝光台”“公德岗”“我投诉”“民声 站”等栏目,通报卫生状况最差街道,公开曝光违章车辆,评选20 种不文明行为,针砭违反公德的行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B ①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 ②做人要知廉耻,懂荣辱 ③知耻就会失去面子 ④“羞恶之心”引导人们判断是非善恶, 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16年北京榜样”颁奖典礼在北京电视台隆重举行。来自榜样身边 的故事通过讲述人和视频专题片,用真挚的话语,感人的画面,生动再现 了十大“北京榜样”和特别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 众,整个现场掌声不断。这启示我们( A )
①要向榜样学习 ②要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好的榜样是一面旗帜 ④榜 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
4.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 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 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5.什么是慎独?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 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6.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 中收获。
我们这代人与上一代人,隔了点岁月, 生活观 念却有 了很大 的变化 。 我不否认勤俭节约是好事情,但是过度 的“勤 俭”对 于我来 说反而 是一种 折磨。 大人总喜欢拿自己以前那个年代的事情 来说教 ,看见 我丢了 自己不 喜欢的 衣服的 时候, 觉得我 就是一 个最大 的罪人 。每当 我有行 为不与 他们的 思想达 成一致 的时候 ,就会 听到职 业的一 段对话 。:“ 我们那 个年代 ,可是 没有你 们现在 这么浪 费的行 为…… ” 我不止一次想扔掉妈妈已经穿了十几年 的衣服 ,上面 破损的 洞在我 的眼里 无限被 放大。 妈妈在 我眼前 走来走 去的时 候,那 个洞在 我的眼 里就是 一个深 渊。每 次当妈 妈穿起 这件衣 服对于 我而言 都是一 种内心 的折磨 。 妈妈总是反驳我的意见,觉得还能再穿 一会儿 。而我 是最不 愿意将 就的人 ,衣服 破损了 那就丢 掉重新 买一件 便是了 。他们 总是勤 俭节约 的生活 ,生怕 浪费了 一点一 滴。
4.有一首诗歌是这样的:“当我们来到主的面前,默默省察自己。回想 以往的年日里,蒙了多少恩典。主啊,主啊!我亏欠了你,我真亏欠了你, 求你再一次洗净我们,怜悯我们。”这表明( ) D
①“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②我们要经常检视自 身的不足 ③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 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1 行己有耻 1.“世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 才是最美的服装。”这句话说明( B ) A.注重外表的人都能够知耻 B.知廉耻、懂荣辱能使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C.尊重他人才能使人优雅 D.知耻与注重外表是对立的 2.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理由的是( B ) A.换位思考 B.羞恶之心 C.行为规范 D.国家法律
榜样对我们青少年产生什么影响?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 力量。我们应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13.请你根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贪不知耻》反映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反映了生活中有的人不知耻,或者缺乏知耻之心。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①“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 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