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六章-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三)脑震荡
1定义:头颅受暴力打击后发生短暂意识障碍,但脑组织无明 显改变者称为脑震荡。 2症状:受伤后可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或12小时之久,意识 障碍消除后,回忆不出当时受伤的情景,并伴有耳鸣、头痛、头 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心慌等。一般的很快即恢 复正常,但要注意脑内是否有出血、血肿、骨折,需认真观察。 3处理:安静卧床休息1~2周,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头部 震动,减少脑力劳动。忌用吗啡和杜冷丁。对症治疗,发热时要 用冷水或冰块敷于 头、额部降温。注 意观察病情变化, 重者送医院治疗。
(八)误服毒物
处理:1、立即催吐及解毒。可用筷子或其它细长物 体触其口内咽部,能反射性地引起呕吐。2、中和毒物。 饮一些牛奶、鸡蛋清或凉开水,以稀释体内的毒物,减 缓吸收过程。3、然后去医院治疗(注意收集残余毒物)。
(九)异物
1、鼻腔异物:确定诊断后应看清异物位臵、大小 后方可取出。一般除不规则扁平片状异物,如 纸片、棉片可以镊出外,对圆形光滑异物切忌 用镊随意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或掉入 鼻咽部,误吸入气管内。 2、外耳道的异物:如蚂蚁、蚊子等小动物及 豆粒、沙土、水等。 处理方法: a.一般小虫均有趋光性,可以用手电筒光 照射耳内,把虫子引诱出来;向耳内滴几滴刺 激性小的油类(如芝麻油、橄榄油)或白酒, 使小虫淹毙或逃出。
(五)急救的定义 急救就是指当人们突然发生疾病或遭受 意外伤害时,为抢救病人生命、改善病情和 预防并发症所采取得紧急救护措施。
二、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一)小外伤

跌伤:(1)伤口小仅擦破点皮:用双氧水清洗后上点碘伏(黄药水)。
(2)伤处肿痛肤色青紫:局部冷敷,一天后再热敷。 (3)伤口大或深出血多:先止血,将伤部抬高,立即送医院。
3症状:a.疼痛;b.骨折肢体功能障碍;c.局部 肿胀、或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d.骨折处有时 可触到骨磨擦。 4处理: a.认真细致检查局部伤情和全身情况, 及时采取止痛、止血、因定措施。 b.固定骨折部位:目的是使骨折不再 活动而加重刺伤周围组织和加重移 位变形、减少疼痛。 c.有创口出血时,包扎止血后再固定, 不能将刺出创口外的骨端强行送回。 d.包扎固定后送往医院。
2、处理方法
a.若烧伤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臵于水 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损害。 b.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 要太紧。 c.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 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 危险。 d.如果受伤部位起水疱,不要轻易 把皮去掉,可将水疱用针扎个小孔, 慢慢把水疱中的水排出,要保持皮 肤的完整。大面积烧伤、烫伤(指 受伤面积达30%以上)者不能用凉 水冲洗,避免造成休克,应立即送 到医院。




一、急救的基本常识
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急救原则
重要的急救术
(一)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依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可能会顷刻致命:溺水、触电、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 可能造成死亡或致残:烧烫伤、骨折。

依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看呼吸的变化:若呼吸不规则,或鼻翼煽动,吸气时胸廓下陷 说明病情危急。 看脉搏的变化:若脉搏细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说明心脏功能和 血液循环出现严重障碍。 看瞳孔的变化:若眼睛无神、瞳孔散大,说明生命垂危。
(四)晕厥
1定义: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2处理:①识别晕厥的表现。 ②平卧在空气流通处休息。 ③给苏醒后的患者饮糖水、热茶等饮料,促进恢复。 ④护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针对病因治疗。
(五)淹溺
1定义: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 水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挛 (干淹溺10%)所至窒息。 2症状:面部肿胀、结膜充血、口鼻腔 充满血性泡沫、皮肤粘膜青紫、肢体湿冷、 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肺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 上腹胀满。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淹溺者 有血液浓缩和高血钾的表现。严重者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3处理: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物,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迅速将患者臵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 上,头倒悬轻按患者背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 水倒出。 淡水淹溺者可用3%高渗盐水静滴, 海水淹溺者可用5%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静滴。心肺复苏处理。防治并发症。
(七)骨折
1定义: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 2分类: 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 a.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无损伤,无裂开、骨折 断端不外露、又称单纯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有创口,甚至骨折断端 刺伤局部肌肉和皮肤,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容易感 染,又称复杂性骨折。 按骨折程度分: a.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仍有部分骨质相连。 b.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
3、迅速止血法


人工呼吸:指用人工的方法,使伤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维 持肺的通气功能。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俯卧压 背法和仰卧压胸法等。 口对口吹气法的操作步骤
1、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
每隔3-4秒钟吹一次。成人16~20次/分,儿童18~24次/分,婴儿30~40次/分。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发生在幼儿园的意外事故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10点,多数幼儿已经到园,教师布臵 让幼儿到室外阳台上自由玩耍。这时,一位家长来送孩子,两位教师 与家长在活动室交谈,忽然几名幼儿拽着一男孩的胳膊、腿往教室抬, 该男孩额头上鲜血直流。经询问才知几名男孩在阳台上追逐跑,该男 孩摔倒后碰在了台阶上,额头上碰破一较深的小口子。教师问清情况 后,急忙将该男孩送医院进行缝针处理。放学后对该男孩进行了家访, 讲明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并诚恳地给家长道了歉。 案例二:某幼儿园中班幼儿在教师组织下到医务室体验,不慎让女孩 马××走失,后在其回家的路上找到。经询问得知马××因袜子上有 破洞,羞于脱掉鞋子称体重,因此在快轮到她体检时,偷偷跑出大门 回家。 案例三:某幼儿园大班幼儿王×,父母分居多年,王×随母生活,上 幼儿园每天由其母接送。其父系外地人,王×入园后未到过幼儿园。 一天下午,王×父亲到幼儿园接孩子,教师通过电话获得王母同意后 让王父将王×接走。晚上10点,王×母亲及其姨到幼儿园找园长吵闹, 称其从未接到过电话,要求还其儿子。事发第二天又到幼儿园门口聚 众哭闹,并到市教委上告。该家长后来对此事不了了之。
(二)急救原则

挽救生命
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要立即实 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防止残疾
要采用恰当的急救措施,尽量防止病儿日后留下残疾。

减少痛苦
在搬动、处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等。
(三)重要的急救术
1、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法) 2、胸外心脏挤压法(即人工循环)
心肺复苏ABC
2、胸外心脏按压法
心脏挤压是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下部,间接压 迫心脏,排出血液,然后突然放松,让胸骨复位, 心脏舒张,接受回流血液,用人工维持血液循环。 要领如下:

1、伤者仰卧于有硬度的平面上 ,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2、救护者站(或屈膝跪坐)于伤者一侧,将一手掌的根部 放置在胸骨下1/3处,再将另一手掌重叠上去。 3、伸直手臂,借助上身重量,垂直冲击性下压,压后立即 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深二度(水疱性)伤及真皮网状层,表皮下积薄 液,或水疱较小,去表皮后创面微湿,发 白,有时可见许多红色小点点或细小血管 支,水肿明显、疼痛、感觉迟钝,局部温 度略低,一般 3-4 周后痊愈,可遗留瘢 痕。 三度(焦痂性) 伤及全皮层,甚至皮下脂肪、肌 肉、骨胳,创面苍白或焦黄呈炭化,干燥、 皮革样,多数部位可见粗大栓塞静脉支, 疼痛消失、感觉迟钝,不痛,局部发凉 3-4 周后焦痂脱落,需植皮后愈合,遗留瘢痕或 畸形。

割伤: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止血,碘酒消毒后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
扎;深伤口送医院处理;若碎玻璃扎伤应用镊子清除碎片后包扎。

挤伤:(1)若无破损用水冲洗,冷敷;
(2)若指甲掀开或脱落立即去医院。

刺伤:清洗伤口,绷紧皮肤,用消毒的针挑出刺,挤出淤血,酒精消毒。 扭伤:冷水敷或浸泡患处 ,一天后再热敷。



案例四: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室外玩耍时,教师在室内辅导个别 孩子绘画。一男孩手持弹弓正巧把石子打在另一男孩眼睛上,被 打男孩当时并无明显不适,未引起教师的特别注意,当晚被打男 孩眼睛肿胀疼痛,经检查该男孩视网膜受伤,视力下降,且治好 后会有视网膜脱落的可能。幼儿园陪同家长两次到北京,多次到 本地医院检查治疗。数月后该幼儿视力基本恢复正常,但家长仍 要求幼儿园就孩子眼睛的终身治疗问题作出书面承诺。幼儿园不 同意,诉诸法庭后,判决幼儿园一次赔偿该幼儿数千元治疗费。 案例五: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午睡时,教师发现一幼儿有异常低 哼声,过去后发现该幼儿将一小段油画棒塞入鼻孔中,且越抠越 深,后在医务室医生的帮助下方取出油画棒,脱离了危险。 案例六: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然躺在地上,口吐白沫, 不省人事,后经医生诊断是高烧引起的抽风,在医生抢救下方脱 离了危险。 案例七:某幼儿园大班患有精神孤独症的幼儿沈×,将在门口等 家长接的同班幼儿李×推倒,致使其头部摔伤。 案例八: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午后在蹦蹦床上玩耍,两名幼儿跳起 后不小பைடு நூலகம்头部相撞,碰了两个大疱。后教师遭到了家长的指责。
(四)、急救电话的拨打
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拨打“120”急救电话最佳人选为患 者亲属或现场知情者;通话一般采用急救中心询问,求救者 回答的方式。 患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拟去医院、联系电话为一 般询问内容;患者病情与选派医生和携带急救设备、药品有 关。接车地点是确保尽快到达患者身边的必要措施而列为询 问的重点。 如遇灾害事件;报警人要回答灾害性质、涉及范围、伤 亡人数、目前救援状况。
3、迅速止血法

一般止血法:应用于一般伤口的出血。生理盐水冲洗局部, 涂红药水,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紧,以不出血为宜。 指压止血法:动脉出血采用此法。即用拇指压住出血血管的 上端(近心端),压闭血管,阻断血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