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写,教师觉得难教,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常常苦思冥想,却仍无从下笔,最终只是寥寥数句,穷于应付,于是学生就有了这样一句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

”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曾经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而言,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及事物。

”可见兴趣作用之大。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作文的一种特殊情感,写作起来乐此不彼,不再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能更好的调动其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那么,该如何培养呢?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

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

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

比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

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

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

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因此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才有可能写的具体。

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

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

学生投身其间,其乐无穷,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日子久了,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

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为躲过一次作文而撒谎,提纲式的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

三、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学生写好作文还有一些重要方法,如多观察、多体验、多写、多说等。

这些方法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际观察与生活体验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

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情趣是培养与训练他们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学生通过处处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细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动植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无穷乐趣。

多说多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说多写。

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要达到多说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能力,克服胆小怕事的性格。

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堂语文课的说话训练让优等生说出读过的文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说出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说出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

其次鼓励学生写好日记,写出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文章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或优美的语段,写出读后感或观后感。

这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促使学生养成了爱写的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作文要求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还应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

这方面的训练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一是每两周一期的黑板报。

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每期的板报内容都能熟读背诵,因此我以板报的形式安排了一定的作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

二是通过组织的阅读课借助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教授作文知识。

小学生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和记人。

这两类文章小学生都应掌握其写法。

于是,利用阅读课,我提供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如《这件事真令我难忘》,《一个我最敬佩的人》等。

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步懂得记人、记事的方法。

但问题又来了,文章写的不具体,不生动,人物性格不鲜明。

为此,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开展《怎样使文章写具体》、《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等专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

这样一来,例文加讲解,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拓宽阅读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与读是分开的,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紧抓教材,以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进行作文教学。

小学生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在教学中我首先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的叙事能力。

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并参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动笔写《一个熟悉的人》运用课文中的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学生情绪高涨,写出的作文也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导航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有限的。

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每周周末到市图书馆为学生借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多读此类对作文指导有益的书籍,并倡导他们互换彼此的课外读物,达到资源共享;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阅读《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

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

平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又从中学到了一定的写作技巧。

在作文课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我组织全班学生阅读交流并写出读后感,而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五、深入了解,投其所好,激发写作热情。

有的时候,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我让学生自己出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形式可以是记叙文、童话故事、寓言、诗歌、书信……但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写,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由于是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的热情就比较高,他们作文的个性化色彩得到了张扬,内心获得了倾吐,可谓“快乐作文”。

我还不断鼓励学生收集自己满意的作文,装订成册,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电脑打印成册,并给自己的《作文集》添上题目,写上前言,使他们置于写作成长的快乐之中。

学生每积累一篇优秀作文,就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以至不断增强自己写作的兴趣,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

开展作文交流课,组织全班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作文集》,并让教室的“作文园地”成为每一个学生展示作文的平台,从中不断燃发学生习作的热情。

六、积极引导,让学生在互批互改活动中提高作文水平传统的作文批改都是由教师独自完成的,这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教师要适当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互相修改评议活动,发挥学生动手批改文章的主动性。

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互相修改评议的要求,不能过于随便和擅自抬高分数。

一是关于字、词、句的批改,包括:字体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指出错别字,修改病句,修改标点符号。

二是关于选材立意的批改,包括:中心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切题,结构是否条理,语言是否简明。

这样的堂上批改作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

兴趣是一种情绪状态,它既可以长久保持并逐步浓烈,也可能转瞬即逝。

顺应儿童好表现的心理,重视学生作文成果的展示,使他们享受到喜悦,这就能进一步激发兴趣,激励自信,提高作文能力。

我在做好上述几点的同时,对优秀习作精心点评,在课堂上有感情地宣读,班内搞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角”,让队员们争当优秀。

对后进生更是细心指导,努力发掘他们作文中闪光点,让他们乐于发言,尝试成功的快乐。

总之,兴趣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古往今来,哪一个大作家、大文豪无不是因为喜爱舞文弄墨,而后孜孜以求,一举成名。

小学阶段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所以,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且意义深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