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摘要:通过教学中的积极引导,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热爱生活,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鼓励学生写真实话、写真心话、写自己的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真正体验成功进步的喜悦,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留心观察真情实感鼓励表扬提高水平
大多数小学生初涉作文时,往往觉得无话可写、无话可说,进而对作文不感
兴趣,甚至把作文看作一种负担。

“作文真难!”这是不少小学生写作的烦恼。


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也就是把自己平时所
见的、所听的、所想的、所做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因此写作教学应贴
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孩子说出的话,是他的眼睛、他
的感受、他内心要倾吐的东西。

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以同龄人的角度来评价孩子的习作。

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对习作感兴趣?我认为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激发兴趣
习作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教师平时应教会学生养成留
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要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心悟,有意
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作文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季节变化,教师就应抓住春夏秋冬四季
的特点,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捕捉作文的素材,有了直观感受,就能生发生
活兴趣,积累到比较丰富的素材,记叙和描述起来,就有可写之处,也写得真实
自然,写出的作文也就富有真情实感。

二、保持兴趣
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加以保持,使其具有稳定性,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许多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遇到困难后,最易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所以教师要把保
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既要用优美的范文去影响
学生,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指导和激励他们,使他们把作文的
乐趣保持下来。

如作文前要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习作要求,重视写作材料准备过程,放手让学生在作文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前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

又如郊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广泛积累写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每次讲评作文时对写得不错的,
除了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的评语外,还一定要在课堂上抽时间读给全班同学听,
或让他们自己读,或让他们授权给自己信赖的同学读。

有时也把学生的优秀习作
打印出来,装订成册,编辑成“我们身边的习作”,为学校组织作文竞赛或是其他
作文参赛活动储备材料。

同时又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提供了参考的材料。

三、爱护兴趣
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很简单——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孩子语言积累与
驾驭能力的体现,更是孩子真情流露的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洞悉他们
五彩缤纷的世界,文笔可以不够优美,行文可以不够流畅,但是他们笔下流淌的
必须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只要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面对孩子稚嫩的文字,
教师一定要手下留情,谨慎斧凿,耐心读懂孩子的心情。

花儿迟早都会绽放,只
是要耐心,静候花开。

在学生的作文取得点滴成功时,教师要给予正确评价,及
时表扬鼓励,适时加以正确引导、点拨,爱护学生的写作兴趣。

讲评作文时更要
尽量照顾全班同学,不只表扬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更要善于发现、努力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尽量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的优点老师都看到了、提到了,体验到进步成功的喜悦,快乐写满他们的脸,盼望下次作文更有进步。

四、发展兴趣
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是关键。

要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习作素材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帮助学生选择可读的书,让孩子多读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课外书籍,并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并能写读后感。

若学生真正把书读好了,书中的很多事迹、人物、景物等都能成为学生平时习作中的素材。

不仅这样,读好书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丰富学生的语汇,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也同样大有裨益。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写作。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作文教学中“三心”不可少。

首先要有“爱心”,唯有爱心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源泉。

有了这动力源泉,我们才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我们才会开辟新教法,探索新模式,我们才会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

其次要有“耐心”,作文教学要切实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厚积薄发,不可急功近利。

最后是要有“恒心”,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教学中坚持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积累、训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冯茹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山东教育,2011,(3)。

[2]秦愉好习惯.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3]吴文玲让习作走进生活,融入生命.山东教育,201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