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教学大纲

《新闻评论》教学大纲

《新闻评论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评论写作适用层次、专业:本科、新闻学学时:64学分:4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新闻写作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原理,掌握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和常见新闻评论的常用技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评论的涵义、历史与现实,掌握新闻评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新闻评论员应具备的素质,全面了解目前中国报刊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发展现状,学生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将较好地掌握现代新闻评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课程讲授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新闻评论概论(总学时:4;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0)1.具体内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的种类、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新闻评论是传播的旗帜和灵魂,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2.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与本质。

(2)理解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

(3)了解新闻评论的样式演变。

(4)理解新闻评论的实践。

(5)了解新闻评论的不同分类。

3.重点、难点:重点:熟悉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理解新闻评论的本质。

难点:提高自身撰写新闻评论的素养。

4.说明:注重教材中的应用部分,避免和新闻写作课程中的内容过多重复。

(二)新闻评论的要素(总学时:8;理论学时:6;实验学时:2)1.具体内容:(1)新闻评论的结构:组织安排文章内容的具体方式;(2)新闻评论的选题: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他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要努力学会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好的论题,应触及现实、富有新意,面向局、准而有当,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3)新闻评论的论点、论据、论证:论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证明评论的论点是正确的。

成功的论证,应当是解说得使人信服,论述有条不紊,议论严格周密,思想过渡首尾一致。

论证的方式,分立论、驳论两大类。

所谓立论,就是从正面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含义,以证明作者的看法、主张正确。

所谓驳论,就是以反驳他人的错误关点为主,在反驳过程中传播真理。

逻辑论证的手段是逻辑推理。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常用的逻辑推理形式有直接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理四种。

2.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评论的要素。

(2)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

(3)了解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

(4)理解新闻评论的论点、论据、论证以及相互关系。

3.重点、难点:重点:新闻评论要素的演变、新闻评论结构演变的规律、新闻评论的论点、论据与论证。

难点:新闻评论选题的范围和方法;新闻评论的立论与论证方法。

4.说明:对于涉及职业技能技巧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讲精讲透。

(三)报刊评论(总学时:10;理论学时:6;实验学时:4)1.具体内容:(1)报刊评论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2)社论。

社论是代表报社、杂志社或通讯社编辑部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言论。

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代表的言论。

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主办该机关报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意见。

社论的任务是,直接的、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当前形式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党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对过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方向性的事物加以评述,表明编辑部对此的认识和看法;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依托,就全局问题发表议论,分析形势,提出任务。

社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尖锐的主题思想。

二是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评论,把道理说的既深刻又透彻,让人心悦诚服。

三是树立正确的文风,力求把社论写得短而精粹,质朴感人,编辑部文章,是由社论发展而来的,比社论更有分量,更有影响力,规格更高。

它是专门就国内外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问题、重大事件发展的政策性言论。

(3)评论员文章。

是报刊、通讯社等使用较多的中型评论体彩,代表媒体编辑部的声音,其重要性仅次于社论,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

(4)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适用灵活的评论形式,较为常见。

它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或编辑部认为最值得突出的东西,加以强调和发挥。

署名短评,代表作者本人,一般讨论一些思想性、倾向性问题;不署名的短评,代表编辑部意见,大多就某一件事、某次会议、某个经验教训等阐发一个有针对性的观点。

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有:立论具体,选题集中;问题抓准,角度新颖;就实论虚;叙事出理。

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作简要的提示、评议、阐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一般用于郑重场合。

目的在与画龙点睛,把新闻报道或文章中最精彩的意见显示出来,以引起受众注意。

分政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两类。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文前按、文中按和编后。

(5)述评。

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

是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方式。

评论事实是其最终目的。

述评的特点在于夹叙夹议,边评边议,鲜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有时以评为主,有时以述为主。

按述评的主要对象来区分,有事件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和形势述评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是:找好由头,巧用背;夹叙夹议,虚实结合;逻辑论证,丝丝入扣。

(6)评论专栏。

系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新闻传播百花园里诞生的一朵鲜艳奇葩。

它为广大通讯员和其他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评论耕耘天地。

在报坛,最令人注目的专栏评论当属1980年1月2日创设的《今日谈》。

随后,其他报纸和一些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创办了大大小小专栏评论。

这种评论取材广泛,大小咸宜。

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面向普通人发言,由普通人发言具有强烈的群众性。

均由个人撰写,篇篇署名。

篇幅有长有短,以短为主。

其中,思想评论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署名评论形式,专栏名称也有“某某论坛”“思想杂谈”“每周评论”等等。

写作上应注意选题切实,主旨高远,有的放矢,鞭辟入里,风格多样、文笔流畅。

微型评论,往往以新闻为由,因事抒感,言之有物,短而有味,一般三五百字,亦称“袖珍评论”。

写作要求短而新鲜、短而实在、短而尖锐、短而有文。

2.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2)掌握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与述评的写作要求。

(3)了解评论专栏的特点与类型。

3.重点、难点:重点:(1)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2)各种新闻评论文体的写作要求。

难点:(1)新闻评论写作与新闻报道写作的异同。

(2)社论的特征与写作。

(3)述评与报道的异同与写作要求。

(4)评论专栏的特点与类型,西方评论专栏的重要影响。

4.说明:指导学生多些习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杂文(总学时:4;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2)1.具体内容:杂文是文艺性政论,总是伴随着现代报纸副刊的发展而发展。

杂文而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有着兴利除弊、激浊扬清的功能。

短小、锋利、隽永,是其突出特点。

杂文又有鲜明的政治见解和文学因素,要用一系列的形象手法如“比兴”等。

杂文的主要特征是“感应神经”、杂而有文、旁征博引、短小精悍。

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学会小题大做、善用讽刺幽默、巧妙用典,注意语言生动有味。

2.基本要求:(1)了解杂文与新闻评论之异同。

(2)掌握杂文写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3.重点、难点:重点: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难点:杂文是“感应神经”和杂文的文学因素,作何理解。

4.说明:引导学生多研读范文,多来点习作。

(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总学时:10;理论学时:6;实验学时:4)1.具体内容:广电新闻评论,是广电媒体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是有声、有形评论,一般分别作专题论述。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是:选题面向群众,突出“热点”问题,立论具体集中,善于就实论虚;采取对话式,制作录音述评;形式多样,新鲜活泼。

电视新闻评论,一类是为电视新闻报道配发的编前、编后话以及节目主持人、记者的即兴点评,主要以口播形式出现;另一类是电视专栏评论,将活动图象、背景资料、字幕与夹叙夹议的评论报道词有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形象化政论”。

其制作要领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电视评论员主评与受众参与论证相结合。

2.基本要求:(1)了解广电新闻评论写作与平面媒体新闻评论的异同。

(2)掌握广电新闻评论写作的要领。

3.重点、难点:重点:广播、电话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及特点。

难点:广电新闻评论的发展前景4.说明:注意避免同广电新闻课程相关内容重复。

(六)网络新闻评论(总学时:6;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1.具体内容:互联网以其极强的互动性为大众的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同时刺激了受众的表现欲和发言权,并使网络新闻评论应适而生,且呈勃兴之势。

其特点、优势在于:准确即使,反映快捷;旗帜鲜明,尖锐泼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了理性思考不足,时显偏激浮躁和重视程度不够、质量有待提高两大问题,亟需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2.基本要求(1)了解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意义。

(2)掌握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3)理解web2.0时代博客与微博对于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影响3.重点、难点重点: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与特点。

难点:(1)如何解决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2)web2.0时代博客与微博对于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影响4.说明:增强学生对于网络新闻评论扬长避短意识。

(七)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总学时:4;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2)1.具体内容: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社会,策划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闻评论中。

新闻评论策划包括媒体策划和项目策划。

项目策划就是对特定评论资源的整合创意,对特定评论样式的设计安排,属于短期、动态、微观的策划,包括选题策划、主题策划、采访策划、形态策划、实施策划等。

2.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评论媒体策划的含义、原则和内容。

(2)掌握报刊、电视和网络等主要评论样式的策划方法。

3.重点、难点:重点:新闻评论媒体策划的原则和内容。

难点:报刊、电视和网络等主要评论样式的策划方法。

4.说明:指导学生适当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作媒体策划。

(八)新闻评论的符号与外观(总学时:6;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1.具体内容:符号是新闻评论的重要元素,具有表现事物、表情达意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符号分为语言、图表和声像三种。

新闻评论的外观主要包括新闻评论的标题、言论版的版式和新闻评论栏目的设计等。

2.基本要求:(1)掌握新闻评论符号在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2)恰当使用新闻评论符号。

(3)了解新闻评论的外观的表现功能。

(4)掌握新闻评论的标题制作、言论版的版式和新闻评论栏目的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3.重点、难点:重点:(1)恰当使用新闻评论符号。

(2)新闻评论的外观的表现功能。

难点:(1)新闻评论的符号、外观与媒体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