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最小生成树 说课

数据结构(最小生成树 说课


二 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示例(图的连通性及其应用(2学时))续
设计意图 2003 教师准备
1. 课件准备 2.教学用示例准备 3. 生成树的构造 FLASH动画准备
情境导入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导入新课,体现 学习与实际紧密相连 的基本理念,激发学 生学习本课题的兴趣。
学生准备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实际,说说最小生成树 哪些应用,通过在城市 间建立通讯网络导入新 课。
辅助教材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
谢谢各位!!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 没其他方法,提示 逆向思维。最后让 学生想想连通是否 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引入双连通的概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 拓展思维空间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理解能力还可以,关键在 算法和存储结构的实现上 能力有所欠缺。所以针对 具体问题加以分解,降低 问题复杂度,提高学生的 成就感。
复习图的遍历,预 习本次课程内容。
二 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示例(哈弗曼树及其应用(2学时))续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 三 步骤一
讲解prim算法的思 想,演示prim算法 构造过程,引入 prim算法的实现。 和学生分析prim算 法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引 入—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训练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 法和技能
二 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设计
1、软件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
软件技术专业岗位能力 软件编程方向 软件测试方向 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
综合素 质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专业基 本能力 专 业 认 知 能 力 计 算 机 系 统 能 力 计 算 机 网 络 能 力 程 序 设 计 能 力
软件编 程能力 编 程 语 言 能 力
四 教材使用
主教材
《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主编。
主要特点: (1) 概念严谨,利用抽象数据类型加类C语言描述。 (2) 各章均例举分析了很多实用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 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算法的实现抽象层次较高,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数据结构学习指导(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曹桂琴 《数据结构(第三版)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安训国 《数据结构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文益民 《数据结构(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张世和
步骤四
步骤五 步骤一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 上,让学生联系自 己的生活实际,说 说生成树的的应用 并进行总结;然后 通过通讯网络的介 绍导入本次课程; 介绍生成树树相关 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 问答的互动方式, 比较容易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也能让 学生更容易进入学 习状态。有助于培 养学生观察、分析 和表达能力。
讲授法 理论教学
演示法 直观教学 算法动态演示
讲练结合 互动教学
多媒体
形象化教学
任务驱动教 学法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1、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利 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 2、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 地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探究动手动脑 4、主动参与任务驱动教学 过程,培养自己的能力
开 发 环 境 使 用 能 力 数 据 库 操 作 能 力
软件工 程能力
软件测 试能力
营销商 务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 在岗位支撑能 力中的地位
数据结构应能力
二 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设计
2、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表
序 号 1 2 3 5 6 7 8 9 授课内容 绪论 线性表 栈和队列 串 、数组 树 图 查找 内部排序 学 时 4 10 6 6 10 8 6 6
讲解并证明最小生 成树MST性质,提 出权值限制的问题。 并给出示例。 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证明 MST性质,掌握最 小生成树的算法理 论基础。提出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维, 并通过示例验证。
讲解克鲁斯卡尔算 法思想,演示算法 的构造过程,引入 算法的实现。提出 提出存储结构问题 和判断回路的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引入—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思路,训 练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方法和技能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教学方法(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数据结构》是一门综合性、实践 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课程内容抽象而又严密。算法的动态运行过程、数 据结构的存储实现只靠传统黑板、粉笔来讲解,不仅枯燥无味,而且难以表 达清楚。因此,根据岗位要求设置教学模块,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 导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贯穿内容体系
学时分配 理论
4 8 4 6 10 8 4 6
实 践
0 2 2 0 0 0 2 2
合计
60
52
8
课程内容的组织注重基础: 第2章对基本存储结构(顺序表、链表) 的介绍十分详细,它是全课程存储结构 的重要基础。第2、3、4章紧紧围绕线性 结构充分讲解。第6章对二叉树分配了足 够的学时,以便为非线性结构、二叉链 表存储结构和基本遍历算法打下基础, 并且适当予以拓展,它们是全课程的重 中之重。
二 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示例(图的连通性及其应用(2学时))
内容 目的 要求
1. 了解生成树的概念 2. 理解生成树的算法 3. 掌握构造最小生成树 的思想 4.了解双连通的概念
1. 生成树的概念 2. 最小生成树 3. Prim算法 4. 克鲁斯卡尔算法 5.双连通的概念
掌握最小生成树 的思想及实现算法
一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这是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
N.沃思(Niklaus Wirth)提出一个公式。因为一个好的程序无非是 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好的算法,而好的算法的选择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描述实际问题的数据结构的选取。该公式指出了数据结构 和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没有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软件技术专业教 学是丢了魂的教学。 基于程序设计对数据结构知识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为: ①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 ②为应用中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熟练掌握 各种常用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程序实现; ③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本课程教学强调思维训练,为程序设计和技能训练打好基础。
《数据结构(C语言版)》
Data Structure
信息工程系
林晓霞
目 录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二、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设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教材使用
一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数据结构”课程注重于非数值计算问题研究,培养学生进行复 杂程序设计和数据抽象的能力。它以数学为基础、涉及计算机 硬件,与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密切相关(见下图)。是信息类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 )的 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很多非计算机类专业(电子商务、地 理信息系统)的必修课程。 学好“数据结构”这门课程, 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其他 课程,如操作系统、计算机 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工 程能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