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规范研究方法
审计证据研究—以审计的证明属性为研究对象, 研究领域涉及审计人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就审计主 题形成审计结论或意见等;
审计报告研究—以审计报告的属性为研究对象, 研究领域涉及以什么样的措词传递审计的内容和 结果。
审计规范研究
以明确审计人实施审计时应该遵循的“审 计规则”(主要是审计准则)的制定、体 系和内容及其功能为目的的研究。
实务操作能力 (通过模拟审计过程获得)
解决问题能力(概括能力、查找资料能力)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为了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个全 面的历史的了解。有了这种了解,才能站 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前人和当代的成果作 为进一步前进的起点,不重复前人已经做 过的工作,避免前人已经走过的弯路,把 精力放在创造性的研究上。
“实然”的方法是对实际进行分析、综合 和概括的方法,解释实际现象是什么,有 哪些基本构成要素,等等。 审计的保险作用
哲理研究
主要考察审计制度及其学说的哲学、道德基础和 基本理论及概念,并根据自身所确立的理想和目 标来评价制度。
典型文献:R.K.Mauts&H.A.Sharaf. 1961, 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
审计制度·审计史研究
以审计为对象的制度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审计 制度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审计制度的维持和变 迁、审计制度的差异等。
制度包括可履行的一系列的社会惯例和规则、具 有互补能力和作用的集体活动中的人群,审计制 度研究的范围可以覆盖审计学说研究的所有领域。
制度是特定社会的产物,审计制度研究往往结合 审计史研究,较多地使用历史分析方法。
审计报告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特点
实然性知识为主
文献研究(理论的载体)的缺乏
基本方法内容枯燥,抽象,难以掌握 需要会计、经济法、税法甚至财务管理等
内容为基础
基础教育的使命
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
发展学生的基础学力
主要靠自学
审计思维能力(通过基础理论学习获得)
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通过练习和训练获得)
实证研究方法
从人们已有的行为后果出发认识问题,通过对从调查中得 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得出有关假设的验证结果的研究方 法;
研究框架:首先提出假设,然后收集样本数据并建立分析 模型,最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具有数量特征的研究 结论。
实证审计学力图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1)审计现象是 什么?审计事物的现状如何?(2)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 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e.g.事务所规模和独立性的关 系)。
例:审计报酬和审计独立性
安然事件和安达信
审计服务报酬2500万美元 非审计服务报酬2700万美元 结论:在被审计单位支付审计报酬的制度下,
企业规模越大,损害审计人独立性的风险越高。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解决审计独立性的新 思路
行业发展研究资料(No.2004-5)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Cohen委员会
1978 The Commission on Auditors’ Responsibilities, Report,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对被审计单位和证券课税以集中资金支付 审计报酬p.195。
例:
了 解 被 审 计 单 位 及 其 环 境
外部环境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图九:
外 部 环 境
外部环境
行业状况 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
其他外部因素所在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行
业
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状
况
“应然”性研究方法
所谓“应然”的方法就是研究事物应该如 何如何的方法—what it should be?
“应然”的方法是一种从基本概念出发进 行演绎和推理的方法,关注的是“世界对 于人的意义、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e.g.审计的职能
“实然”性研究方法
所谓“实然”的方法就是研究事物实际上 如何如何的方法—what it is 。
审计学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 “应然”性研究和“实然”性研究 哲理研究和历史研究
规范研究方法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按照事物 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结论的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收集并梳理相关 资料,最后通过严密的演绎逻辑推理得出用文字 描述的研究结论。
规范审计学研究和回答的审计问题是:(1)审计 应该是什么;(2)采用某种审计方法(e.g.风险 审计)是否应该,是否合理,为什么要作出这样 的选择。
计的关系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
任
原理(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过程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风险评估及应对 审计抽样
各业务循环的审计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投资和筹资循环的审计 货币资金审计
审计理论和审计规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理论”是规范的批判者,而“规范”是 理论的实践者。
审计法务研究
从法律的角度对审计人的行为进行批判性 评价的研究。
研究领域包括审计的法律责任研究、审计 期望研究、审计诉讼·行政处分案例研究等。
审计法务研究往往是从审计服务的利用者 角度看待审计,具有反映社会对审计的反 馈作用。
历史研究
通过尽可能忠实地描述现实生活,寻求与 审计进化有关的论述,考察审计制度及其 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变化来发现审计的本质。
历史研究的意义:“所有社会现实都是历 史的影子。”
一般审计教材的结构
概论(审计理论)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概念 注册会计师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类型审
审计学
绪论
审计学框架 审计学研究方法 审计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审计制度·审计史研究 审计法务研究
审计学框架
审计学说
审审审 计计计 主证报 体据告 研研研 究究究 审计基础理论
审计规范研究
审计基础理论
审计主体研究—以审计人的属性为研究对象,研 究领域涉及审计人的资质、审计人的条件、审计 职业道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