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课件1

(部编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课件1


王羲之笔画详备《,兰结亭构序形》体 钟繇、飘王若羲浮之云、,欧矫阳若询惊、龙
(2)楷颜魏书真晋卿严南整北,朝《实颜用氏价家隶 羲值庙草 之高碑楷 称》行“书等颜圣各真” 种卿端书、正体柳劲均公美已权,完等雄备浑;敦王厚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3)草柳隋书公唐权,线条流《畅金纵刚融情经汇,碑创审》新,王颜羲真之方卿、折的王峻颜献丽体之,和、笔柳张力公旭劲权、健
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
(3)南北朝 映应了玚历、骈史刘文的桢盛真行情,实民况歌,流故的传有诗较反广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 近人,通俗易懂,
(4)唐朝 “诗史诗”歌之创称作,的他黄被金誉时为代“诗 妇孺都会吟唱,深
圣”
受大众欢迎
2.书法
(1)类东别作汉者
特征作东品汉末年,书法成为代一表特种人点艺物术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 的文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
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 就。
一、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时代
发展
汉背武景帝:佛教、儒盛道学之教势独。尊的地发位展复确使兴立儒儒后学学,在的统正治统者地的位大受力到提倡挑下战呈现繁
魏晋目南的北:朝维护封儒建学统开始治吸。收巩佛固教儒和学道教主的流精思神想。的统治地位
2.佛教外传
(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 佛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 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3.其他文化交流
(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 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 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 (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二、文学艺术 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
1.文学成就
岑参;山水田园诗情建怀象安,力文曹李和学操白感的父因染代子此力表为享,人代有具物表“有是的诗浓“建仙郁三安”的曹文的浪学”美漫
(2)东晋 誉(曹操陶、渊曹明丕的、田曹园植诗)成建为安代七表子:
代对隋表佛朝人教物及观佛收、佛点道教:、、韩儒道愈教“用的三儒理教论合家。归的儒天”命,论以和儒封学为建主纲,常调来和反并吸
唐朝
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复兴儒学
时代
发展
魏晋南北朝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 道”‘’
唐朝
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
时代
发展
两汉
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 修建白马寺)
魏晋南北朝
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 本土化
武则天
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 影响最大。
4、影响:
①强化了农业社会所必需的身心内外合谐的价值取向——即人与人 和自然的和谐; ②强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出现了政治、 哲学、宗教和伦理等交融的局面; ③为统治者提供了多重治理国家的范本,一定时期内都有利于维 系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三、科技
1.魏晋南北朝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 ~ 3.141 592 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 方法。
(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
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5)医学:医学家
完成医学名著《
》。
唐高宗时编修的
,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传入
(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 经翻译成汉文。 (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 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 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3)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特点: 1.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 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 宗派体系; 3.道佛关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 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形成三家交融现象,孕育出中国 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3.绘画 (1)魏晋南北朝
(2)隋唐
开始出现专职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 神”,《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 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 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展子虔的《游春图》、 阎立本的《步辇图》、唐朝的吴道子被尊 为“画圣”,《送子天王图》
4.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 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
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经济发达; (2)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 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放、热烈、活泼的多民族特色; (4)中国和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来,文化上得 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 (5)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 的文化。
2.隋唐时期
(1) 建 筑 :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
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印刷术(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
日历和书籍。
(3) 火 药 ( 四 大 发 明 之 一 ) :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特点: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美价值高 的柳体 怀素等
我阎国立古本代兼具由楷甲自《书骨发历的文代到规帝矩自王和觉金图草,文》由东晋繁王形到大羲态简篆之各,、异唐汉,朝神小颜形篆真兼卿备
字变行吴体过书道的程子演书价的值字 定放,行字化《纵又书形。送, 有子、既实天有 用字王审 价体楷图美 值书逐》步、 明北朝规宋文落范草苏征笔化书轼明雄、、等劲元稳,朝风隶赵格书孟奔頫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