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核磁共振碳谱
本章内容
4.1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位移 4.4 13C NMR的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数 4.5 核磁共振碳谱解析及应用 4.6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1 ) 4.7 二维核磁共振谱
第1页/共68页
基本原理
• 在C的同位素中,只有13C有自旋现象,存在 核磁共振吸收,其自旋量子数I=1/2。
4、反转门控去偶
既无偶合信号,又无有NOE效应的谱图。
第13页/共68页
C4 C2
C1
C6
C5 C3
(CH3)2N 3
1 2
5
CHO
6
的反转门控去偶谱
4
C3 C2
C1
C6
C4
C5
(CH3)2N 3
1 2
5
CHO 的门控去偶谱
6
4
第14页/共68页
5、选择质子去偶
该方法类似于氢谱的自旋去偶法。且有NOE 效应存在。
参数
第5页/共68页
4.2 核磁共振碳谱的测定方法
4.2.1 脉冲傅立叶变换法 4.2.2 核磁共振碳谱中几种去偶技术
第6页/共68页
4.2.1 脉冲傅立叶变换法
脉冲傅立叶变换法(Pulse Fourier Transform, 简称PFT法)是利用短的射频脉冲方式的射频波 照射样品,并同时激发所有的13C核。由于激发 产生了各种13C核所引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吸收, 并被接收器所检测。
第16页/共68页
1) INEPT法
由于核磁共振本身信号灵敏度很低,尤其是低 天然丰度的核(如13C、15N等)更为突出。INEPT法 是在具有两种核自旋的系统中,以CH为例,通过脉 冲技术,把高灵敏1H核的自旋极化传递到低灵敏的 13C核上去,这样由1H到与其偶合的13C的完全极化 传递可使,13C信号强度增强4倍。
4、反转门控去偶法(Inverted Gated Decoupling)
5、选择质子去偶 6、INEPT谱和DEPT谱
第9页/共68页
1、质子宽带去偶 又称质子噪音去偶
方法:在扫描时,同时用一强的去偶射频对可使全部质子
共振的射频区进行照射,使全部质子饱和,从而消除碳核 和氢核间的偶合,得到简化的谱图。
• 13C NMR的标准物质:
和氢谱一样,其标准物质多采用TMS。
第4页/共68页
4.1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
1. 灵敏度低: 为1H的1/6000 2. 分辨能力高:δ为0~300ppm;
同时不存在13C自身自旋-自旋裂分。
3. 给出不连氢的碳的吸收峰
可直接给出基团的特征峰,分子骨架结构的信息。
4. 不能用积分高度来计算碳的数目 5. 驰豫时间T1 可作为化合物特构鉴定的波谱
第19页/共68页
4.3 13C的化学位移
第20页/共68页
4.3.1 屏蔽常数
γc= γc B0(1 – σ)/2 π σ=σd+σp+σa+σs
强度; (5) 多次扫描累加,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第3页/共68页
• 13C NMR的优点:
δ值范围很宽,一般为0~300ppm,化学环境相 差很小的C,在碳谱上都能分开出峰。
• 13C NMR的问题:
碳与氢核的偶合作用很强,偶合常数较大,给 图谱的测定与解析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碳谱 的测定技术较为复杂,识谱时一定要注意谱图的 制作方法及条件。
13(41).5110.(82)
39.6
(6)
(3)
189.5 (5) 124.8
154.0
(CH3)2N 3
1
5
CHO 的质子宽带去偶谱
6
2 第4 10页/共68页
2、偏共振去偶
方法:与质子宽带去偶相似,只是此时使用 的干扰射频使各种质子的共振频率偏离, 使碳上质子在一定程度上去偶,偶合常数 变小(剩余偶合常数)。峰的分裂数目不变, 但裂距变小,谱图得到简化,但又保留了 碳氢偶合信息。
CH1 3
2
C2 C3
3
C4
4
芳烃质子被去偶
C1
甲苯的质子选择去偶(低场部分)
第15页/共68页
6、INEPT谱和DEPT谱
确定碳分子级数
常规的13C NMR谱是指宽带质子去偶谱。在去偶的条 件下,失去了全部C-H偶合的信息,质子偶合引起的多 重谱线合并,每种碳原子只给出一条谱线。虽然用偏共振 去偶技术可以分辨CH3、CH2、CH及季C的归属,但由于 偏共振去偶谱中偶合常数分布不均匀,多重谱线变形和重 叠,在复杂分子的研究中仍然受到限制。随着现代脉冲技 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能确定碳原子级数的新方法, 如J调制法、APT法、INEPT法和DEPT法等,其中 INEPT法和DEPT法已被广泛应用。
• 13C NMR的原理与1H NMR一样。
• 由因此于1γ3cC=核γH的/4,测且定1灵3C敏的度天很然低丰,度大只约有是1.H1核%的, 1/6000,测定困难。必须采用一些提高灵敏 度的方法:
第2页/共68页
提高灵敏度的方法
(1) 提高仪器灵敏度; (2) 提高仪器外加磁场强度和射频场功率; (3) 增大样品浓度; (4) 采用双共振技术,利用NOE效应增强信号
第17页/共68页
INEPT谱中不出现季 碳的信号 CH3和CH为正峰,而 CH2为负峰 只出现CH的正峰 CH3、CH2、CH为正值
第18页/共68页
2)DEPT法
DEPT谱中也不 出现季碳的信号
DEP-45°谱,CH3、 CH2和CH的峰均为正峰 DEPT-90°谱,只出现 CH的正峰 DEPT-135°谱,CH3 和CH为正峰,而CH2的 峰为负 常规宽带质子去偶13C谱
• 保留JCH 的偶合,而JCCH、JCCCH的偶合则不 表现出来,即按n+1规律裂分:从谱线可确 定与C相连的H数目,判断各碳的类型。
第11页/共68页
(CH3)2N 3
1
5
CHO
6
的偏共振去偶谱
24
第12页/共68页
3、门控去偶
交替脉冲去偶,保留峰的多重性,增加峰强度, 既有偶合信号,又有NOE效应的谱图。
第7页/共68页
4.2.2 核磁共振碳谱中几种去偶技术
为什么要去偶?如何去偶? 碳谱中,碳与氢核的偶合相当严重。
且偶合规则与氢谱相同,使得若不使用 特殊技术,碳谱很复杂,很难解析。
第8页/共68页
常用的方法有:
1、质子宽带去偶法(Proton Broad Band Decoupling) 2、偏共振去偶法(Off-Resonance Decouping) 3、门控去偶法(Gated Decoup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