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传输故障发生率和处理时长
概况
小组简介
北票供电分公司信息通信维护班组共有7人,负责北票市电力系统22座66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的传输通道的日常日常维修、系能检测、网络隐患故障排查,故障处理,传输网络优化整改,设备改造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传输资料更新完善及各类业务的开通。
表1-1小组概况(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名词解释
电路:业务信息以特定的格式在网络中传送的基本单位。
通道:业务信息传送的载体
人工调度:需要人工到DDF/ODF上操作的方式
软件调度:在网管操作中断进行的调度方式。
一、课题的选取
随着近几年公司的的智能电网的的发展壮大,为智能电网提供可靠的通信平台,北票分公司传输,二次侧业务需求增加(从2M到MSTP,FE,GE,622等)传输电路总数和种类迅猛增加。
以下是传输近几年的传统2M业务和其他类型业务的电路增长图。
电路类型变动表格
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
表1-2电路种类和人员变动表(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
维护人员数量和结构表
历年来相同时段的故障次数统计进行统计如下表:
表1-3电路总数和故障率变动表(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
(四)课题的确定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电路总数增加,故障数量增加,电路和设备烈性增加,疑难故障情况增加,但人员数量没有变动,故障处理及时率受影响,长时间处理故障增减。
由此,小组人员经过会议讨
2、小组选定的活动课题为“提高故障处理及时率,降低故障处理时限”
(五)活动安排计划表
表1-4排表(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8月
二、目标制定
(一)提高故障处理及时率目标设定
小组成员采样几个时间段的故障处理时长进行分析。
2010年12
月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平均故障处理时长3.5小时/
次
3.3小时/次 3.2小时/次 3.3小时/次
表1-5活动前故障处理时长表(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分析结果为一段时间以来平均故障每次故障处理时限在3小时左右,故障的平均处理时长相当,如何才能降低故障处理时限,通过讨论得出以下几个影响故障处理时间的因素。
通过和所有维护人员沟通交流,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影响故障处理时限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张资料问题是常发生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据此小组制定目标是把每月的故障处理时长降低到2小时/次。
(二)降低故障发生率目标设定
小组成员落泪了以下11种常见引起故障发生的原因,并确定是否能够通过小组努力减少故障发生。
同时采样几个月故障处理数据,对故障类型相对较多的进行分类统计如下表::
表1-6故障统计表(制表人:李志勇时间:2015年6月)
从以上情况看DDF架相关的故障站DDF相关的故障站32%,降低DDf相关故障可以作为小组活动的主要工作,据此确定降低10%故障发生率的活动目标。
三、传输故障产生要因确定:
(一)要因确定分析表
小组成员对造成网络故障的原因逐一调查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1-7 故障要因分析(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
经过小组成员分析,淘箩和经验总结后,得出光缆中断,割接,设备故障,用户原因,网络调整,尾纤故障,落地电路接头处故
障时传输设备故障的主要因素,综合各方面条件考虑如下:
表1-8 故障原因分析(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二)长历时故障要因确定
小组成员对造成长历时故障的原因逐一调查分析,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经验交流,确定以下因素是长历时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确定工作方式和制定负责人,如下表所示:
表1-9 故障长历时要因分析表(制表人:张旖旎时间:2015年6月)
外在故障处理过程中,电路资料,各类标签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网管故障告警分析,环回等手段是我们常用的定位故障点常用的方法,低昂地阿奴资料不准确时就不能定位出故障点。
机房电缆繁多,标签不规、不准确,将给处理人员带来很大的难度,处理耗时长。
四、工作开展情况
(一)降低故障发生率方面
1、F加上的店口上及故障产生多的地方,小组成员
考虑是否可以减少电路在DDF架上落地次数,通过电
路的开放情况分析,发现从朝阳公司主干和220Kv变
电站到本地用户的所有电路都经过北票分公司县调机
房和北票一次变的通信机房的DDF架上电口转接,从
电路数量的百分比上看,占2M电路总数的28.89%,
从电路增长情况分析,此类电路成迅猛上升的趋势,
小组成员提出降低这两个机房电口转接次数,改用高
速率的光口转接,小组制定把部分以及新开电口转接
电路调整为光口转接。
到2014年12月统计共增加8个155M,2个2.5G 光口汇聚口,可以增开2M数量为2520个。
按以往2M
DDF人工调度方式需要20块支路板,10架224端子
的DDF架,机房占用面积也大。
DDF图示
把电口转接调度电路改为高速率光口对接后,大大降低了各类设备的占用,同时节省DDF的空间,同时减少2MDDF上故障易发点。
2.加强机房管理,减少人为故障的产生。
(1)由于机房DDF/ODF上表标签不清晰,甚至没有标签,在故障判断或拉断测试时会误拉好的电路,人为造成新故障。
小组安排专人元对所有的ODF/DDF 上的标签按照定制的统一格式进行核对标示。
标签不规范情况示意图:
有的光纤标识过于简单只有电路名称
整改后包含电路名称、ODF架位置以及对端ODF架位置
这类
这类DDF架标签仅有电路代号
(2)机房设备位置编号不唯一,不规范也是造成机房设备和电路标签错误和重复因素,如下图所示,对于A1类设备,由于之前只有A1-1位置有设备,编号为A1-1,后再该类新加设备编号为A1-2。
如果后期再加设备,新的施工人员又把新设备编号为A1-2,就会造成两套设备上所有端口标示都为A1-2,如果出现故障时维护热暖就可能误把正常运行A1-2设备上的物理端口人为中断。
针对这种情况,活动小组俺找个机房空间结构,统一规划位置编号,安排专人对每一个位置都标上标签,要求新建工程施工按照机房固定格式标注设备相关的所有标签,减少人为故障的发生。
整改前
整改后:
(3)不规范的工程施工会造成人为故障:规定传输组工程施工管理规定,要求每一个工程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过程,贵方工程公司设备安装,标签制作的所有过程,减少错误标签,和野蛮施工造成的人为故障和故障隐患的产生。
(4)整改机房内DDF和尾纤布放。
由于历史因素,有部分电路拆除后,ODF上的尾纤还在,造成ODF架凌乱,同时还会引起在用电路尾纤弯曲过小,松动等情况发生。
活动小组针对此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对空纤进行清理。
ODF架尾纤处理前后示意图
(二)提高故障处理及时率
从要因分析来看,资料不准确,不完善,疑难故障,新类型故障,人为因素是造成故障处理不及时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积累因素,活动小组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
(1)资料方面:资料查找时间的长短和资料的准确性是造成故障处理时间长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小组制定的对策很简单,就是补充完善资料。
资料完善人员及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