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色彩绘画的影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实验二小陈焕庭
主要内容:
光在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
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
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绘画光色彩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正文:
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世界。
但是,不知人们在陶醉的同时,是否会想到,之所以有这样绚丽的色彩,它首先应该归功于光的作用。
如果没有光那就无从谈起色彩,所以光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手拿苹果从山洞口向黑暗深处走去时,你会发现苹果的颜色(即色彩)越来越暗淡。
完全黑暗时,苹果的香味能闻到,形体能摸到,但色彩却看不到了。
这说明:苹果乃至于宇宙万物的色彩都是光给予的,无光则无色。
光在绘画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
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
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
如:
一表面很光滑的蓝色瓷瓶,在红色灯光的照射下,瓷瓶就不一定是兰色的。
如果换成其他颜色的灯光,那又有所变化。
即使在同一灯光下,看瓷瓶的各个部分色彩也不同。
直接受光部位和背光部位就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色彩绘画中光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
色彩不仅是绘画蒴造形象和表现空间距离以及光感、质感的手段,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
绘画色彩主要是通过对比、调和与色彩的运用发挥色彩的功能和感染力。
我们眼睛之所以能看到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是由于物体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而给了我们辩别丰富世界的机会。
如果在漆黑的被里,则什么颜色也无从辨别清楚,所以认识色彩应该先从光开始。
光的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光,一种是人造光,象灯光等。
一般讲,色彩学上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彩和光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部分中含有红、黄、橙、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光,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非常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
在色彩学上我们把这种颜色定为标准色,而这七种色光,是反映一切物体的色彩的科学依据。
这一发现促使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印象派画家。
这一派画家们根据法国科学家乔夫勒尔关于光和色的原理,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观察宇宙、描绘宇宙的方法,开始追求光和色的变化。
一改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概念化的中褐色调子,使欧洲油画面貌焕然一新。
莫奈的《印象日出》和《花园里的妇女》这两件作品就显得尤为突出。
该派对欧洲油画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光的照射,自然中的物体才呈现出各种颜色,其原因就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不同的物体,受光后的反射强弱各不相同。
任何一个物体他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反射一部分色光,这种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彩。
同时由于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最后呈现在人眼里的色相也有相应的变化。
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
体的不同部分的色相也是不同的。
所以,影响物体色彩关系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这三个因素不是均等的在起作用,而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处于不同的主次地位。
如在阴天固有色明显,在夕阳或条件光的作用下,光源色起主导作用。
在光滑的物体上环境色的作用就十分明显。
例如,红旗的颜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其它六个色光(橙、黄、绿、青、蓝、紫)基本都被红布所吸收,而把“赤”(也就是“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
但红旗在飘动时当其反射红光时,由于物体表面高低起伏,光照上去自然就有强弱的差别,以及光源色的冷暖和环境色影响,也会反射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只不过是这些色光被红光所支配,不能十分明显地呈现罢了。
可见飘动着的的红旗色彩是相当丰富的。
所以我们在绘画中表现红旗的时候就不能单一的用红颜色来表现。
一般说来,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就吸收得多,反射的少。
如木板、陶罐、棉布等。
反之,质地光滑的物体对色光吸收的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
如瓷器和金属。
综上所说,物体的固有色是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呈现。
不同质地的物体,受光后反射与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也是不同的。
因此就构成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风光。
色彩一方面依赖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
比如,我们画一幅静物画,你的色彩笔触、色彩关系没能表现出物体的形体结构,该转过去的没有转过去、该突出的没有突出、中间调子的颜色画在了亮部,主颜色到处冲突,这样的色彩再好也没有表现出物体本身的形状、色彩以及它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且也不可能好。
色彩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形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样的光源照在不同的形体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素描关系,不同的素描关系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冷暖关系、不同的明暗关系。
同时不同的光源也就有不同的色彩关系。
色彩的明暗关系依附于素描的明
暗层次。
这两大关系就是我们整个绘画中的核心内容。
前者是素描,后者是色彩。
前者可以摆脱后者单独表现,而后者觉,不能摆脱前者单独行之。
我们在绘画中观察物体的色彩时一是要具象的观察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将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排除不顾,确定形体的色彩基调。
然后再抽象的将物体所处环境的光源色、环境色综合起来观察,再现物体的条件色来描绘它的形体。
这样表现出来的物体它的色彩就相当丰富了。
一幅色彩丰富的色彩画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就比物体本身有了更多的看点。
正如人们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综上所说,在色彩绘画中光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就要求在我们在绘画时认真观察物体的固有色,又要有意的去思考分析它的光源色和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
将理论渗透到实际中去多画多练,逐渐总结经验,来表现物象生动丰富的色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