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一) 联系: 1.二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 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二)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 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 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 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 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 方。
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
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 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
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 余额。
其结构是不同的。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 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即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 人资格的实体。
作为会计主体,它必须能够控制经济资源并对此负法律责任。
凡 会计主体都应该进行独立核算。
会计核算必须是站在本企业的角度上观察所发生 的经济业务,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 范围。
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 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漫无边际的。
尽 管现代企业归投资者所有, 但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包括该企业投资者或债权人经济 活动,或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
一般地,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 事业单位等都是会计主体。
甚至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 主体,典型的会计主体是经营性企业。
应注意,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一般,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 也可以不是,如独资及合伙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