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6个月。

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43.3%,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复发率为1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应用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能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云南白药;锡类散;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发热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UC患者60例,均为经结肠镜证实的初治病例,临床分型为轻、中型患者。

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6~62岁,平均35.5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情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支持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1 g、锡类散1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1次/d,病程6个月。

1.3 疗效评价显效:2周内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热等症状均消失,2个月时做结肠镜提示明显好转;有效:4周内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热等症状消失,4个月时做结肠镜提示明显好转;好转:8周内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热等症状消失,6个月时做结肠镜提示明显好转;无效:症状无缓解,发展至重型病例或出现并发症,及中途退出治疗患者。

治疗完成1年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或做结肠镜检查。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43.3%,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治疗组复发率为1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应用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分析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好转无效复发显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
治疗组3013 782 343.3 66.710
对照组30 7 11 93 723.3 6023.3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UC发病与遗传易感性、肠道细菌紊乱,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及肠黏膜免疫失调等多种机制有关,虽然致病的始动因素尚未明确,但持续存在的肠黏膜免疫失调仍是UC发病的关键[2]。

正常人体内,肠道黏膜对细菌产生有限的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处于可控制范围,维持着肠道的稳态。

而UC患者肠道稳态被打破,肠道黏膜对病原菌产生过度炎性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导致了疾病的发生[3]。

UC患者的治疗一般包括加强营养、强调休息及药物治疗。

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常用的为柳氮磺吡啶,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的步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

因反应较大,目前已被美沙拉嗪、奥沙拉嗪等替代,这些药物能到达远端回肠和结肠发挥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疗效好,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

UC患者一般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病程漫长者有癌变的危险。

国际性多中心研究等多项研究的结果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UC是直肠癌变的病因之一[4]。

探索疗效确定、减少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注热点。

中草药治疗溃疡疗效确定,云南白药为治疗内外出血及血瘀肿痛之著名成药,三七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作用[5]。

常用于溃疡肿毒、出血等疾病。

锡类散成分为牛黄、冰片、青黛、珍珠、象牙屑、人指甲、壁钱炭,有消炎解毒、消肿止痛及化腐生肌作用,对溃疡创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我们用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直接作用在溃
疡创面上,可快速有效促进溃疡、糜烂、炎症、出血的愈合。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43.3%,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复发率为1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应用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能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1]Hanauer SB.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epidemiology,pathogenesis,and therapeutie opportunities. Inflamm Bowel Dis,2006,12(supp1 1):s3s9.
[2]Kucharzik T,Measer C,Lugering A,et al. Recent understanding of IBD pathogenesis:implications for future therapies. Inflamm Bowel Dis,2006,12:
10681083.
[3]Lofus EU Jr.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ncidence,prevalence,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5041517.
[4]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 实用消化病学.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58559.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15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