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经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经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标签:溃疡性结肠炎;经方;灌肠;综述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1-2]。

因灌肠能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肠内局部药物浓度,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有效利用度,在UC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UC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历代医家在治疗本病过程中总结制定了一些经验方,如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芍药汤等。

目前这些方药不仅在UC中药口服治疗中应用广泛,在灌肠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笔者现就近年来经方灌肠治疗UC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1 灌肠方药1.1 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炙甘草组成,有清热除湿、升阳止泻的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疗UC的主要方剂之一。

吴谦认为此方“四倍葛根以为君,芩、连、甘草为之佐,其意专解阳明之肌表,兼清胃肠中之里热,此清解中兼解表里法也”。

徐大椿《伤寒类方》指出“芩、连、甘草为治痢之主药”。

袁氏等[3]以葛根芩连汤加蒲公英灌肠治疗60例湿热内蕴型UC,总有效率达90%。

颜氏[4]采用葛根芩连汤加黄柏、煅龙骨、煅牡蛎、白及灌肠治疗48例UC,总有效率达91.67%。

吴氏等[5]对36例湿热夹滞型UC患者,治以葛根芩连汤加败酱草、栀子、红藤灌肠兼口服,总有效率达91.67%。

汪氏等[6]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西药灌肠治疗23例UC,总有效率达91.3%。

廉氏[7]以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西药灌肠治疗50例UC,总有效率达94%。

曹氏[8]采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联合西药、中成药灌肠治疗28例UC,总有效率达92.86%。

1.2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由白头翁、黄柏、黄连和秦皮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是临床治疗UC的常用方剂之一。

郑氏[9]采用白头翁加减灌肠治疗83例UC,总有效率达97.6%;随访发现3个月、6个月、6~12个月和2年内的复发病例分别为0、2、3和6例,总复发率为27.5%。

付氏[10]以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35例UC,总有效率为94.29%。

白头翁汤灌肠与中药口服联用治疗UC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结肠镜下治愈率。

谭氏[11]采用加味白头翁汤灌肠与中药口服治疗32例UC,总有效率达96.9%。

且4周后随访发现32例患者中,28例纤维结肠镜复查报告结肠溃疡面已愈合。

此外,白头翁汤灌肠液中加西药或与西药口服治疗UC也可取得显著疗效。

如梁氏[12]采用白头翁汤加减加西药灌肠治疗120例UC,总有效率达93.3%,且停药6个月后无复发。

陈氏[13]研究发现,白头翁汤灌肠与西药口服联用治疗在降低UC患者C反应蛋白的疗效上优于单用西药口服治疗组。

1.3 三黄汤三黄汤又名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方由黄连、黄芩、大黄组成,具有泻火解毒化瘀、燥湿清热的功效。

《肘后备急方》使用本方用于“治恶疮三十年不愈者”,取其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敛疮止血、祛腐化肌的功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UC的灌肠治疗。

如王氏[14]以三黄汤加味灌肠治疗120例UC,总有效率达100%。

马氏等[15]采用三黄汤加味(实证加白头翁、白及,虚证加五倍子、黄芪)灌肠治疗31例UC,总有效率达96.77%,且治愈的3例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

王氏等[16-17]研究发现,三黄汤加味灌肠能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溃疡和糜烂。

此外,也有临床研究报道采用《袖珍方》中三黄汤(黄连、黄芩、黄柏)灌肠治疗UC获得良好疗效。

如方氏[18]采用《袖珍》三黄汤加西药灌肠治疗140例UC,总有效率达85.7%。

曹氏等[19]以《袖珍方》三黄汤加味联合中成药和西药灌肠治疗106例UC,总有效率达93.4%。

魏氏[20]以三黄汤加味联合中药和西药灌肠治疗76例UC,总有效率达97.4%。

1.4 芍药汤芍药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炙甘草、大黄、黄芩和肉桂组成,具有清热燥湿、调气和血的功效,张秉成《成方便读》认为“方用大黄之荡涤邪滞,木香、槟榔之理气,当归、肉桂之行血;病多因湿热而起,故用芩、连之苦寒以燥湿清热;用芍药、甘草者,缓其急而和其脾”。

曾氏等[21]采用芍药汤加减灌肠联合西药口服治疗活动期UC获得良好疗效。

1.5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方由炙甘草和白芍组成,具有和营散逆、舒挛止痛的功效。

《东垣试效方》认为芍药为“补中焦之药,得炙甘草为辅,治腹中痛之圣药也”;芍药与具有补中实脾、缓急止痛的甘草合用,既平肝木,又运脾土,气机调畅,使肠壁挛急自舒,疼痛可止。

因本方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所以临床广泛用以治疗各种痛证;而腹痛是UC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故本方在临床UC 灌肠治疗中可作为基础方加减。

李氏等[22]以芍药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58例UC,总有效率达86.2%。

此外,研究人员对自拟灌肠方进行动物实验时也常加上芍药甘草汤[23]。

1.6 地榆汤地榆汤出自《宣明论方》,方由地榆和甘草组成,有凉血止痢的功效。

《大明本草》记载地榆可治“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商氏等[24]采用地榆汤加减灌肠治疗60例UC,获得95%的总有效率。

1.7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和大枣组成,具有平调寒热、散结消痞功效,原方用于治疗寒热互结中焦之心下痞证。

陈氏等[25]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灌肠联合西药口服治疗32例UC,总有效率达90.6%,且患者经治后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

1.8 茵陈白芷汤茵陈白芷汤出自《温病条辨》,方由茵陈、白芷、秦皮、茯苓皮、黄柏和藿香组成,有清热除湿消肿、排脓止血生肌功效。

李氏[26]以茵陈白芷汤加味灌肠治疗40例UC,总有效率达97.5%。

1.9 四神丸四神丸出自《证治准绳》,方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和大枣组成,有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功效。

目前本方灌肠主要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UC。

孙氏等[27]采用四神丸与西药口服联用治疗40例脾肾阳虚型UC,总有效率为87.5%。

谢氏等[28]观察了四神丸传统汤剂和超微颗粒剂灌肠治疗58例脾肾阳虚型UC,获得了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7%和95.3%。

孙氏等[29]以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61例UC,总有效率达91.8%。

2 小结经方因其配伍妙、用药精、疗效宏而在临床上倍受推崇。

从上述经方可以看出,临床治疗UC不可拘泥于祛邪,一味用苦寒清热燥湿之法,而应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精神,临证辨别虚实,据证处方用药。

以上所述只是文献记载较多的灌肠治疗UC的经方,临床经方的应用不必拘于此,只要正确辨析病机,也可辨证加减使用其他经方灌肠治疗UC。

参考文献:[1]欧阳钦,Rakesh Tandon,KL Goh,等.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处理共识意见(一)[J].胃肠病学,2006,11(40):233-238.[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3]袁勇,陈华伟.葛根芩连汤加蒲公英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1336-1337.[4]颜祝云.葛根芩连汤加味灌肠溃疡性结肠炎48例护理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8):103-104.[5]吴震东,庄映如,杨惠珠,等.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00-1201.[6]汪萍波,赵杏芳.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31-132.[7]廉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18-120.[8]曹英芳.中西医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50-251.[9]郑继昌.白及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3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5):86.[10]付天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1,26(5):30.[11]谭巨涛.加味参苓白术散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5):14-15.[12]梁晓东.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J].蛇志,2009,21(1):46-47.[13]陈观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美沙拉嗪联合白头翁汤灌肠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2):147-148.[14]王天云.加味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7):189.[15]马凤呜,王国栋.三黄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附31例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6):395-396.[16]王帅,翟军鹏,周涛,等.三黄汤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20-222.[17]王帅,翟军鹏,周涛,等.三黄汤灌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J].北京中医,2010,29(12):950-952.[18]方国亮.三黄汤合4-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0):49.[19]曹银香,白炜玮,麻春丽.复方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6例[J].2007,28(9):1159-1160.[20]魏红兵.复方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86.[21]曾金陵,何温惠.中药保留灌肠加西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9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3):34-35.[22]李道华,夏侯伟.芍药甘草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1):1660-1661.[23]胡连海,肖成,洪子夫.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4和IL-10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0,25(10):1793-1795.[24]商月娥,冯中贤,王建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34-1035.[25]陈国忠,李桂贤,李保,等.结肠灌洗后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7,30(1):17-18.[26]李春芳.茵陈白芷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46.[27]孙金辉,何成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1,28(1):27-29.[28]谢硕李,建军湖.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5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17-19.[29]孙士然,陈雪清.加味四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1例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