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建议

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建议

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建议
“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

目前,我省已有“同庆楼”、胡开文墨业等18家企业和品牌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

但是通过调研走访发现,省内大多数的老字号普遍呈现“老而不大、老而不强、老而不新”状况。

据《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统计显示,中华老字号100强头名同仁堂的品牌价值为29.55亿元,我省唯一入选百强榜的“同庆楼”品牌价值才0.43亿元,差距明显。

当前,我省老字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品牌价值的提升不足。

尤其是依法保护徽商老字号品牌商标和工艺意识不足,老字号商标被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字号”的金子招牌,分羹“老字号”的品牌资产,致使徽商“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肥西“孙大中药店”也只是在工商部门登记,并没有注册该商标。

一些徽商老字号产品为了避免泄露独特配方和工艺,一直都是家族内部一脉传承,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如:现在的三河“百年中和祥”糕点,只有长兄传承其手工传统工艺,致使其产品产量无法大幅提升。

二是传承工艺流失,产品创新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徽商老字号产品缺乏创新意识,出现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的尴尬局面。

一些独有的配方、秘方在传统保守思想观念下逐渐流失,或是换了新的经营者,就将原来的质量体系打破,以至于消费者认为不如从前了,这是徽商老字号产品尤其是餐饮类徽商老字号难以保持甚至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具有14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刘鸿盛面饺”,历经拆迁移址、改制、私人承包,最终因质量大不如从前而生意萧条,并在2009年国庆节前关门大吉,直到四年后才重新开业。

三是经营管理落后。

大多数徽商老字号缺乏现代管理和营销理念,还是简单的“一品一店”作坊式经营。

例如,肥西“孙大中药店”,由于中医传承缺失,现在店中已不见一味中药了,与其他药房一样只买普通西药。

同样,合肥的“寿春堂大药房”也因经营不善,2003年从淮河路中心商业街搬至坝上街,零售一些常规西药、保健食品,惨淡经营。

四是产权不清,尤其是产权归属不清。

历经建国初期公私合营、企业改制等一系列改革,一些徽商老字号的身份和产权归属复杂,难以厘清。

例如,合肥的徽商老字号特别是徽商老字号餐饮企业,当年多是集体身份,如今拥有徽商老字号资源的集体或个人大多无心经营,又不愿意
出让商标,像刘鸿盛之所以在停业四年后才正式挂牌再营业,也有商标出让遇阻的原因。

为此,建议:
1、研究出台关于促进和保护老字号发展的地方法规。

依法保护老字号文化,防止老字号的技艺失传,为促进徽商老字号的发展和繁荣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将老字号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在制定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对老字号原址原貌的保护。

在老字号较集中的地区,要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有条件的城市要集中建设徽商老字号特色商业街,汇聚各类徽商老字号店铺。

例如,黄山屯溪老街模式。

3、保护老字号在拆迁改造中的利益。

旧城拆迁改造中要尽可能保留老字号原有风貌,涉及老字号原址的拆迁方案要建立听证制度,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涉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要市政工程,确需对老字号实施拆迁的,要尽可能安排回迁;无法回迁的,应按照有利于老字号经营和保持店铺原有风貌的原则就近安置;对被拆迁老字号的补偿要及时足额到位,尽量缩短老字号因拆迁造成的歇业时间。

4、加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

给予老字号的商标和商号特殊保护,规范老字号标志。

由于老字号很多是小作坊的经营方式,大多数没有申请为商标,对这些老字号要给予保护,老字号拥有者对老字号拥有专有权,其他企业和个人以老字号申请商标的,不予以批准。

引导和支持老字
号企业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工作,依法加强对老字号企业商标的保护,依法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及企业名称、商业秘密的行为。

引导和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快在境外商标注册,向老字号企业境外维权活动提供支持。

5、加大对徽商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技艺优先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将老字号传统建筑、老字号集中的商业街区纳入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对纳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老字号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保护工作。

6、实施老字号复兴工程。

运用财政资金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参股等多种形式,支持老字号企业继承、挖掘优秀传统工艺、技术,加强市场营销,深度培育自主品牌。

拓宽老字号企业的融资渠道,协助解决老字号融资信贷问题。

支持构建面向老字号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老字号和相关单位收集、整理、保管、展示老字号史料,积极整合开发其旅游功能。

对濒临灭绝的老字号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7、提升老字号的市场竞争能力。

鼓励和引导老字号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老字号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依法确认老字号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权属,鼓励各种资本参与老字号企业改组改制。

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老字号企业通过市场运作,控股、收购、兼并同行业其他老字号,组建和发展老字号企业集团,提高老字号整体市场
竞争能力。

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特色突出、质量上乘、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芜湖的“耿福兴”在保留了老耿福兴的口味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推出了香辣酥烧饼、梅干菜烧饼等新菜品,并在合肥等地开始发展连锁经营。

8、建立老字号名录体系。

认真开展老字号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老字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老字号发展史料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

规范老字号认证制度,建立老字号的统计监测制度,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老字号发展动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