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铁路贯通地线施工交底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综合接地系统是将沿着铁路线路两侧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化、电力、通。
2、施工方案
2.1综合接地系统构成
2.2
2.2.1
路基贯通地线施工工艺:电缆沟开挖→清渣→回填细土→贯通地线敷设→引接线、横连线与贯通线的接续→电缆沟回填、夯实。
2.2.2贯通地线敷设
⑴、双线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在线路两侧敷设,单线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在线路外侧敷设,贯通地线及引接线均采用铜当量为70mm2的环保、耐腐
蚀专用地线。
⑵、路基地段综合接地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施工时先清出一条小槽,槽深约6cm,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
深度距路基基床底层顶面-0.3m~-0.4m,埋设贯通地线前,应先向小槽内回填4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小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再进行机械夯实。
侧面的下部位置。
20cm通过,弯曲角度不得小于120度。
2.2.3分支引接线的埋设
30cm)设
T”型
接。
引线按1.5m备料。
引接线预埋到路基边坡上,必须做好防盗隐蔽处理。
2.2.4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
每隔400—500m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连接线为1条,规格及埋设深度与贯通地线相同,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步埋设。
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采用“T”型连接,利用双C型连接器压接,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位置如与接触网支柱
基础冲突,可在其中心里程前后15m范围内调整。
2.2.5区间路基地段分支引接线、接地端子设置
⑴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路基型接地端子与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设置。
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
在施工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部结
子(在基站中心里程前后各15m)。
⑵分支引接线:
2.2.5
M16螺栓孔及配套
Cr≥16%,Ni≥5%,Mo≥2%,C ≤0.08。
不锈钢与圆钢的焊接应在出厂时完成,不得在施工现场焊接。
⑵贯通地线引接线应与贯通地线同材质、同截面。
接地端子及其后方的引接线灌注于电缆槽内侧适当位置,接地端子应露出电缆槽内侧面1-2mm以便于牢固连接,并且接地端子引接线从电缆槽底部伸出电缆槽。
贯通地线通过“T”引接线侧向引出路基边坡并沿边坡经防护后进入电缆槽底部,再与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引接线连接。
设置接地端子位置采用一节Ⅱ型电缆槽。
2.2.6路基金属构筑物接地
路肩金属护栏需要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金属护栏基础内敷设一根热镀锌扁钢,连接各离柱后,每100m采用200㎡不锈钢引接线与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接地端子孔单点T型连接。
小于100m的在其中部与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接地端子孔单点T型连接。
路基声屏障及支架在其结构内预制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混凝土基础预
制接地扁钢连接。
2.2.7贯通地线的压接工艺标准
⑴、贯通地线的接续和“T
他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一般采用栓接。
⑵、C
先把剥好的贯通地线(剥开C”型连接件中,两个“C”型连接件应方向相反,距离,用压力不小于12t的压接钳和专
“C”型连接件应放
3500N的拉力且3min不松动。
T”型连接
C”型连接件直通压接方式压接后采用自粘性胶带做密封
“C”型连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压接时照片
⑶、贯通地线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0℃时敷设。
敷设贯通地线时,严禁压、折、摔、扭曲贯通地线,不得在地上拖拉贯通地线,敷设过程中,应避免使地线受各种
图7直通接续 图8T 形接续
外来冲击力和摩擦力,以防伤及产品缩短其使用寿命。
贯通地线敷设好后,应进行密封、封头和挂明示牌等项工作,每天必须封头防护,另外若遇雨雪天气应随时封头防护,以防潮气侵入。
4、防水防腐自粘胶带
贯通地线的接续处采用防水防腐自粘胶带进行整体密封防腐处理。
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和接续密封见图
2.2.8其他注意事项
⑴、贯通地线应整齐地卷绕在电缆盘上。
电缆盘筒体半径不小于地线外径的30倍。
地线两端应采用专用套封头。
⑵、贯通地线应妥善存放,防止进水或受潮,避免日光长期照射。
⑶、装卸时严禁从高出抛下装有贯通地线的线盘,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线盘间碰撞、摩擦或其他机械损伤。
⑷、线盘不允许平放贮存及以平放方式吊装及运输,以防线盘损坏伤及产品。
⑸、贯通地线线盘滚动方向应与线盘所标方向一致。
⑹、贯通地线敷设好后,应进行密封、封头等项工作,每天必须封头防护,另外若遇雨雪天气应随时封头防护,以防潮气侵入。
3各类保证措施
3.1安全保证措施
⑴ 对综合施工工序进行安全性分析,确定危险源,
图6防水防腐自粘胶带
⑵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付诸实施。
⑶各施工班组设置1名专职安全员,专门负责本工班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监控和指导。
⑷对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司机、普通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持证上岗。
3.2质量保证措施
⑴
⑵
⑶
⑷
3.3
⑴
⑵做好综合接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
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配足资源,在施工中合理调整设备组合,确保每个工作面顺利进行。
⑷层层分解各种进度指标,做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
⑸加强施工调度和信息管理,严密监控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处理滞后的
环节。
⑹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照明设施,展开夜间施工施工,确保各分项工程日进度指标的实现。
⑺在施工中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
⑻实施奖惩制度,每周总结,每周奖罚。
3.4技术保证措施
⑴
导超前性和预见性。
⑵
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
⑶
⑷
⑸
⑹严格执行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坚决杜绝施工中的随意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结构的几何尺寸、线形和内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⑺在综合接地施工中认真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
⑻施工中认真记好施工日志,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编制竣工文件提供
可靠的依据和资料。
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