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股动脉穿刺术
• 4、动静脉瘘(超声下压迫,外科修补)
• 5、迷走神经反射(心率进行性下降、打哈气):麻 醉要充分,避免过度饥饿,阿托品、多巴胺。
• 6、血栓、栓塞:外科取栓。重点在防。
介入科 李列阳
股动脉发自髂外动脉,在大腿根部紧靠腹股沟韧 带下方,在股三角腹股沟韧带处可触及股动脉搏动股动脉在腹股沟 处几乎是平行于脊柱的。
•股三角:底朝上的三角形,底为腹股沟韧带,内侧 缘为长收肌,外侧缘为缝匠肌。
•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的连线。
• 导丝通过困难、遇到阻力时切忌、禁忌用力推送
导丝,可造成动脉内膜撕裂、血栓形成,动脉壁破 裂,动静脉瘘,栓子脱落。
8、沿导丝置入鞘管。 导丝要露出头且保证导丝未弯曲,插入
时略带旋转,动作轻柔,遇阻力时勿盲目 用力。
• 要点:按压目标是内口,可将鞘管小心撤出一半, 此时可摸到鞘管消失处大约即内口处。
Seldinger穿刺技术 1953 •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 1974
• 1、穿刺部位消毒:双侧腹股沟区均要消毒,以防单 侧穿刺失败。
• 消毒范围:上至腹部脐水平,下至双膝(至少腹 股沟韧带至膝关节中点)。
• 2、铺无菌手术巾 • 3、穿刺点定位(重要):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最
强处下方2—3cm。腹股沟韧带不等于腹股沟皮肤皱 着!宁下勿上!
穿刺针斜面必须朝上,进针角度30—45度,缓慢进针 ,直至见到喷血。
• 切忌角度偏小(动脉穿刺点偏上,越过腹股沟韧带, 腹膜后血肿,灾难性后果!!穿刺点选择宁下勿上)
• 角度偏大,导丝通过困难,导管打折。
7、导丝置入
1、刺入股动脉小分支 •2、穿刺针斜面未朝上 •3、穿刺角度过大 •4、穿刺针未完全进入血管腔或部分刺入后壁 •5、穿刺部位近心端斑块 •6、穿刺针顶至动脉后壁(最常见)
• 勿用力过大,压闭股动脉,迷走神经反射(阿托品 、多巴胺)。
• 如遇大量出血勿慌张。冷静调整按压点,切忌松手 !
• 1、穿刺部位皮下瘀斑、血肿。 • 2、假性动脉瘤。穿刺点过低,压迫不当。(超声定
位下压迫、压迫前应用吗啡或杜冷丁止痛,凝血酶 局部注射)。
• 3、腹膜后血肿,穿刺点过高,灾难性后果,防重于 治。(停用抗凝剂、维持血容量、防止休克,外科 修补)
• 定位时注意:用指肚感觉,垂直下压,不 要搓揉。三点一线。摸准了再穿。
• 4、局麻:2%利多卡因,先于穿刺点打皮丘,沿穿刺 方向进针,边回抽边注射,麻醉目标是股动脉的正 上方及左右两侧。
• 麻醉必须充分(不要吝啬),以防止疼痛引发迷走 反射。
• 5、切皮。(先切后穿、先穿后切各有优点) • 6、穿刺:左手三指指明股动脉走形,右手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