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方案

第六章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方案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三、有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1)拦河坝高度的确定
需要考虑:
灌区引水高程的要求; 淹没损失尽量小; 考虑综合利用要求。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三、有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1)拦河坝高度的确定
溢流段坝顶高程=干渠渠首设计水位+水头损失+安全超高 非溢流段坝顶高程=溢流段坝顶高程+雍水高度+安全超高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80~95 85~95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2.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农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能 确保用水要求的天数。
这种灌溉工程设计标准适用于我国南方丘陵水稻区以当地 水源为主的小型灌区。 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旱作物和单季稻灌区 抗旱天数可为30~50d,双季稻灌区抗旱天数可为50~70d。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三节 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 灌溉设计标准 无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有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一、灌溉设计标准
进行灌溉工程的水力计算以前,必须首先确定灌溉工程 的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作为灌溉工程的设 计标准,有些地区亦采用抗旱天数。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2)有坝取水
2)正面引水
进水闸过闸水流方向与河流方向 一致或斜交。
这种取水方式能在引水口前激起横 向环流,促使水流分层,表层清水 进入进水闸,底层含沙水流则涌向 冲沙闸被排掉。是一种较好的取水 方式。冲沙闸用以冲走淤积在进水 闸前的泥沙;防洪堤减少拦河坝上 游的淹没损失,在洪水期保护上游 城镇、交通的安全。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3)抽水取水 当河流水量比较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修建其他自流引
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时,可就近采取抽水取水方式。 抽水取水干渠工程量小,但增加了机电设备及年管理费用。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4)水库取水
河流的流量、水位均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 水库进行径流调节,解决来水和用水之间的矛盾。采用水库取水, 必须修建大坝、溢洪道和进水闸等建筑物,工程较大,且有相应的 库区淹没损失,但其调节能力好,能充分利用河流水资源。
灌溉水源的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活动向水体排入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 能力,从而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性质 和组成,使水质发生恶化,以致于不适用于灌溉农田。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灌溉水源的污染
工业废水是污染灌溉水体的最主要来 源。特别是冶金、机械、矿山、炼油、 化工、造纸、皮革、印染、食品等工业, 不仅排放的废水量大,而且所含的有毒 成分十分复杂,对农业危害最大。 城市生活污水也是重要污染源之一。 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主要是氮肥), 通过下渗或 地表径流,也可以污染地下 或地表水源。
(灌溉临界期 延续不小于20d)
对应阶段的可用来水流量-引水流量=+ -
满足 破坏
不同的灌溉引水流量 不同的保证率
设计保证率 设计引水流量
b)设计代表年法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二、 无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2)闸前设计水位的确定
外河设计水位: 历年灌溉期的临界水位 或 枯水期水位的平均值
此外,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雨水冲刷、渗 入浅层地下水或流入河流。工业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也 会随降雨(酸雨)进入地面水体。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2.灌溉水源污染的防治
为防治灌溉水污染及减轻因灌溉 水污染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可采 取下列措施: (1)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水的排 放量 (2) 加强监测管理,执行灌溉水 质标准对重复灌溉水源要进行水 质监测,同时要加强灌溉管理 (3) 合理进行污水灌溉
抗旱天数有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连续无雨日数,有些省规 定日雨量小于2mm或3mm为无雨日,有的省则以日降雨量小 于5mm为无雨日;连续无透雨日数,即两次透雨的间隔日数。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二、 无坝引水工程水利计算 (1)引水流量的确定
a)长系列法
灌溉面积灌水率图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用水流量过程线
钓鱼台水库石头河水库二节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灌溉取水方式
蓄、引、提相结合 的灌溉系统
二、地下水取水建筑物
2 地下水的取水方式 1)垂直取水建筑物 管井 筒井 2)水平取水建筑物 坎儿井 截潜流工程 双向联合取水建筑物: 辐射井,井塘,水柜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无坝取水-----都江堰
渠首工程主要有: 鱼嘴分水堤 飞沙堰溢洪道 宝瓶口进水口 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 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 亩。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无坝取水-----都江堰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 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 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 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洪水期间,内外江水 量分配比例约为四比 六,大部分水由外江 流走,保证内江灌区 安全,枯水期水量分 配比例颠倒,大部分 水量进入内,保证灌 区用水。
管 井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筒 井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水平采水工程 坎儿井
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和暗渠组成。 图中环状土堆即为竖井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截 潜 流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辐 射 井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三节 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
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是灌区规划工作的主要组 成部分。通过水利计算可以揭示灌区天然来水情 况和灌区需水要求之间的矛盾,并确定协调这些 矛盾的工程措施及其规模,如:灌区面积、坝的高 度、进水闸尺寸、抽水站装机容量和水库库容等。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二节 灌溉取水方式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地表水的取水方式
(1)无坝引水
引水渠一般较长。 由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组成。
(2)有坝引水
水源丰富、单水位较低时,需要 引水渠较短 由进水闸、冲沙闸、拦河坝组成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地表水的取水方式
(3)抽水取水
适于灌区位置较高的情况。
(4)水库取水
适于河水流量、水位均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
(1)无坝取水-----都江堰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 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 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有鱼 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 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 成,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 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 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无坝取水-----都江堰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 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 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 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 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 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 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 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 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飞沙堰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 ,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 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 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 有鬼斧神功之妙。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 水方式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简介
1 灌溉水源 2 灌溉取水方式 3 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一节 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是指天然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有 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地面水是主要形 式。地面水包括河川、湖泊径流、以及在汇流过 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
以旱 作为 主

或水资 源紧 缺地 区
以水 稻为 主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以旱作为主
5 0~7 5
70~80 7 0~8 0
灌 溉 喷灌 ,微灌
或 水资源 不稳 定地 区 湿 润地 区
或 水资 源丰 富地 区 各 类地 区
以水 稻为 主 以旱 作为 主
以水 稻为 主 各类作物
7 5~8 0 7 5~8 0
(1)无坝取水-----都江堰
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 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 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二节 灌溉取水方式
(2)有坝取水 1)侧面引水
进水闸过闸水流方向与河 流水流方向正交。 由于在进水闸前不能形成有 力的横向环流,因而防止泥 沙入渠的效果较差,一般只 用于含沙量较小的河道。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四、扩大灌溉水源的措施
兴建和用好蓄水设施,提高灌溉水源的利用程度。 实行区域之间水量调济,解决好水资源与土地 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实行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运用。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第二节 灌溉取水方式
灌溉取水方式,随水源类型、水位和水量的状况而定。 利用地面径流灌溉,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取水方式,如无坝 引水、有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等;利用地下水灌 溉,则需打井或修建其它集水工程。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二、地下水资源类型及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