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相权与皇权的演变

历史相权与皇权的演变

中央
地方

设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行政权,有一定决策权。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掌管群臣奏章,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没有实权
郡县制:
1.春秋局部推行,秦全国推行。
2.郡设郡守(管行政)郡尉(管兵事)监御史(监察职责)3.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4.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

1.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
2.明成祖朱棣设内阁(职权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提刑按理政务)
军机处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密折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路够黑,光才亮!

1.频繁换相
2.从身份低微的是人中破格选用人才
3.内外朝制度
1.郡国并行制
2.设十三州部刺史司隶校尉
3.汉景帝时实行“削藩”解决王国割据问题引起七国之乱
4.汉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颁发皇帝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审核政令,审议机构)尚书省(执行国际重要政令,执行机构)

“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
枢密院管军事
三司总理财政
行政上:中央派文臣做知州监察地方官行政上:转运使,把地方的收入除部分自留外大部分运送军军事上:选地方精兵编入进军

只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设行省
1.十大行政区域;
2.的两个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