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2.“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课前准备: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课时:1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一、提出问题: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猜想或假设:三、设计试验:四、进行试验:五、分析和论正:六、评估与交流:导学过程:课前预习自我检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那么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吗?1、电阻一定时,成正比;2、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课堂导学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改变,观察的变化情况。
(2)为了控制电阻不变,可以使用,利用和分别测量流过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
(3)电压的改变方法有两种:一是二是(4)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不变,改变,观察的变化情况。
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实验器材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关系图象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小组合作)2、实验电路图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关系图象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课堂练习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0A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 ;②_______ 。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
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课后练习电压再增加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它的电流是A。
6. 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与乙电阻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 ;若将两电阻串联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他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7、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V,电流表的读数为 A.(3)移动滑片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课后反思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对上一节课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总结。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电阻串联和并联后总电阻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在研究串、并联电阻的关系时用到等效替代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姆定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难点:(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电阻串联和并联后总电阻的认识及简单计算(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板书设计:第二节欧姆定理及其应用一、欧姆定理: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导学过程课前预习自我检测:1、欧姆定律的内容:2、公式:课堂导学上一节课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2、公式: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 R—— I———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得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得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 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A.5V B.15V C.30V D.36V3、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比较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Ω,若给它加上 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A,此时导线电阻为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A,导线电阻为Ω。
5、要想使1000Ω的定值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_______V的电压;如果该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 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V。
课后练习6、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为原来的2倍 B.电阻为原来的2倍C.电流为原来的1/2 D.电阻为原来的1/27、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
8.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A.0~0.6A,0~3V B.0~0.6A,0~15VC.0~3A,0~3V D.0~3A,0~15V9.如图所示电路,当图中的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阻R的阻值是2.6欧,电压表有“+”、“3V”、“15V”三个接线柱,问电压表应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 A,求:(1)通过灯L2的电流; (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
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对上一节课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总结。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电阻串联和并联后总电阻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在研究串、并联电阻的关系时用到等效替代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姆定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难点:(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电阻串联和并联后总电阻的认识及简单计算(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导学方法:分析归纳法课前导学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2.公式:;两个变形式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两个电阻串联的规律:两个电阻并联的规律:课堂导学一、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串联的规律:1、实验: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
2、实验现象是: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1、实验: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2、实验现象是: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 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 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 _Ω。
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 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 _Ω。
2.如图1所示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Ω,电流表的示数为__ __A,R1的阻值为_ ___Ω。
3.电阻R 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
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__ 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 A,R2的电压_________V。
4.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_ _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 _A。
5.为了得到10Ω的电阻,在30Ω、15Ω、8Ω、5Ω四个电阻中,可选_ ___的电阻,____联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