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会一定的技术动作,并了解、掌握各种锻炼身体地方法,进行自我锻炼,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熏陶。
要想在课堂上圆满的完成体育课的任务目的,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的要求。
从时间上说,看一堂课学生锻炼和掌握动作质量的好坏,密度是关键的一环。
如果将大量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掌握,那就很难使所传受的知识和技术,转换成有效的课堂质量。
由于动作的难度与动作的特殊方面,以及教师对动作、体态、语言表达的差异,使得教师在较某些动作时,很难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准确而完整地了解动作的全过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语言与动作的特殊方面,以及教师对动作、体态、语言表达的差异,使得教师在教某些动作时,很难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准确而完整地了解动作的全过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语言与动作的结合方面,体育课上有很多动作往往是教师一边做一边进行解说。
这对于慢做和那些可以分解的动作来说还是能够办到的。
但对那些只能在快速而连贯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动作,就很难做到两全其美了。
最后因为场地、队形、视角、环境等问题,教师在某一动作时,
就要在不同的地点方向上反复多次的进行示范讲解,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和听清动作的做法和要领。
这就在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为了解决体育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很多体育老师都采用和总结出了许多有效地方法。
随着电化教学在各学科中的运用与推广,电化教学也以它快速省时、生动直观、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体育教师所采用。
在室内理论课中,电化教学一改过去那种教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的常规惯例,利用幻灯、投影、录像等电教手段讲学生紧紧地吸引到了教材之中。
如讲“什么是田径运动”时,学生很容易通过视觉、听觉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准确地掌握其特点和概念,既看到了感性东西也有了理性方面的认识。
课堂上学生通过运动的画面和解说,在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运动的活力。
在课堂上教师在连贯动作示范中无法做出停顿的一些动作,通过画面的定格处理,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加以解说。
利用字幕和解说也可节省大量的板书和阅读时间,提高授课质量。
在新授课上采用电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
由于电化教学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也就不再会出现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的失败和重复讲要领做动作的现象。
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就看到最标准最完整的技术动作,听到最简练的技术要领,建立起真实、完整、逼真、系统的表象认识过程,使学生减少和不产生错误的动力定形。
复习课是学生对已学过的动作进行联系改进和巩固掌握。
在复习课上使用电教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理解,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既可以将所学过的动作逐一定格让学生对照动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放录音或录像让学生集体进行复习练习。
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协同一致的良好习惯,对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也能起到好的效果(如进行广播体操和武术套路的练习)。
如果在上综合课时用“分组轮换”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辅导新授教材的一组,而进行复习的一组可以在电化教学的情景中进行自我学习。
当教学中因动作本身的难度,教师无法亲身去做示范,学生对动作的方位距离,运动轨迹等空间概念产生疑问时,使用电教手段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
如在跳跃练习中起跳后的腾空动作,电影、录像、幻灯都可以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的情况下,运用慢放或定格的手法,将动作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教师在课堂中解决动作重点、难点,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运用电化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整理数据资料。
(如用电脑对课堂教学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每位学生所做动作的全过程拍摄下来,然后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自我检查或互相找出优点和不足。
这一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复习课中,对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益处。
总之,要想使电化教学在体育课上运用得好,收效大,就需要
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课的类型、授课环境、
场地器材、组织形式、教学程序、时间分配等条件,
来选择电教设备、教学手段等。
二、必须熟悉电教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实际操作,以
确定选择内容和使用的具体时间。
三、在备课时要将传统教法与电教手段相结合一同备入
教案,要培养几名能够操作电教设备的学生做助手,
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轮换时,学生能自己进行组织
练习。
四、课前要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爱护电教设备,遵守
纪律,保证课堂秩序。
五、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的声响、画面、解说等手段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
良好的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