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区小街巷治理工程沥青道路及人行道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河北舜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5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述 (1)一、工程概况 (1)二、沥青混凝土道路硬化工程 (1)三、雨水管道安装工程 (2)四、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 (2)五、施工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 (2)六、质量标准 (2)第二节编制说明 (3)一、编制目的 (3)二、编制依据 (3)第三节沥青道路及人行道施工 (7)一、拆除旧路 (7)二、总体测量 (7)三、试验路段 (8)四、土石方路基开挖 (8)五、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9)六、沥青混凝土摊铺 (13)七、路缘石施工 (15)八、人行道施工 (17)第四节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1)一、沥青道路 (21)二、透水砖人行道 (22)第五节质量保证措施 (23)一、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3)二、各分项工程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25)三、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25)第六节成品防护措施 (27)第七节环保及防噪声措施 (27)第八节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8)第九节雨季施工措施 (30)第一节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2015年市区小街巷治理工程。
工程业主:三河市城乡建设局。
工期要求:本项工程于2016年5月9日开工,2016年7月7日竣工,工期为60日历天。
本工程分为三大部分:沥青混凝土道路硬化工程、雨水管道安装工程、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
二、沥青混凝土道路硬化工程1、支二路中修道路工程拆除旧沥青混凝土路2271.00㎡,拆除透水砖人行道2717.6㎡;新建沥青混凝土路2271.00㎡(基层为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新建透水砖人行道2717.6㎡及其它附属工程。
2、泃河右路中修道路工程拆除旧沥青混凝土路7235.00㎡,拆除透水砖人行道2486.2㎡,拆除混凝土人行道1025.2㎡;新建沥青混凝土路7235.00㎡(基层为4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新建透水砖人行道4492.00㎡,新建混凝土人行道1025.2㎡及其它附属工程。
3、健康院道路工程拆除旧沥青混凝土路333.1㎡;新建沥青混凝土路333.1㎡(基层为36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其它附属工程。
4、万福院道路工程拆除旧沥青混凝土路413.4㎡;新建沥青混凝土路413.4㎡(其中基层36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为325.4㎡,48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为88㎡)及其它附属工程。
三、雨水管道安装工程1、支二路中修雨水工程安装混凝土管道303m,修建雨水检查井8座及其它附属工程。
2、万福院雨水工程安装混凝土管道108m,修建雨水检查井6座及其它附属工程。
四、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1、支二路照明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7套及其它附属工程。
五、施工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及工程概况说明。
2、招标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
3、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
4、现行的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省、行业规程、规范,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
5、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资料。
六、质量标准达到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第二节编制说明一、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先进工法,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统筹安排、均衡生产。
2、组织专业队伍进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
3、遵守施工规范、操作规程,以及质量、安全生产规定。
4、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已有设施。
5、遵守环境保护法及相关要求。
6、严格按IS09001:2000版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7、坚持对业主、对用户和对企业负责;组织精干、高效的现场管理机构,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施工,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要求。
二、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1.1、招标文件及所有补遗资料、三河市农村公路路网提升改造工程(虎将庄-西罗村)设计施工图和技术要求。
1.2、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详细踏勘和工程相关测量资料。
1.3、公司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拟用于本合同工程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等情况。
1.4、工程所在地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有关标准及规定。
1.5、三河市农村公路路网提升改造工程(虎将庄-西罗村)施工组织设计。
2、引用的主要施工规范标准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J50204-201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2003)(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50212-2010)(9)《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 E50-2006)(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1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1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8)《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19)《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2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2)《地勘报告》(23)《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2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2.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附图、附表中,严格按照施工招标文件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2.2、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工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2.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各道工序施工中,认真自检,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建设单位和设计代表意见,严格管理。
2.5、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2.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机械化施工作业为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机械设备之优势,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配置,以达到整体优化目的。
2.7、实施项目管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对生产资源及生产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实现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等预期目标。
三、编制原则1、保证重点、统筹安排、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2、用流水施工作业法和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施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4、合理选择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施工技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量。
5、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优化设置暂设工程和临时工程。
6、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建设单位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7、确保工期目标实现,满足合同工期要求,按建设单位的计划实施。
8、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9、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四新成果的原则,加强科技剖析和技术攻关,搞好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10、在施工中注意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施工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1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12、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13、遵循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的条款,满足合同条款及建设单位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14、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类似工程建设中掌握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精湛、手段经济、安全可靠。
15、根据本标段工程的特点,突出重难点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16、充分考虑当地施工环境的不利因素,按“难易并重,分段连线,分段成型,完成一段,交付一段”的原则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留有余地。
17、施工组织管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快节奏,施工现场突出标准化作业。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关键工序突出机械化施工。
四、其它应说明的事项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施工方案中计划的机械和劳动力配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我公司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大机械和劳动力的投入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现场施工的生产过程中,有个别工艺的施工方法可能会受到其他如工期、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届时我们将针对具体情况对部分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方案决不违背安全,质量和工期等大的原则。
第三节沥青道路及人行道施工一、拆除旧路1、拆除老路面,均应测定好设计标高,中桩定位,由测量员计算好现有高程与设计标高拆除高差。
2、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正常情况下,先用破碎机对老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在对裂开的板块进行破碎成小块状。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老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5、待碾压完成弯沉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二、总体测量全标段道路施工采用坐标法进行放线,每300m左右在路基两侧通视良好处布置控制点用以控制道路中心线(在通视不好的地方,每100m布置一个控制点)。
根据国家大地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点标准,每250m左右在路基两侧布置临时水准点,用以控制各层高程。
具体实施:施工放样前全部复测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导线点);导线布设采用TC1100全站仪进行;道路中线采用J2经纬仪测放,曲线采用偏角法测设并用极坐标法复核主点;高程分层进行测量,并且由专人复核已测好的各施工用高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