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Man-machine Analysis)
目
一、什么是人机操作分析 二、人机操作分析的特征和用途
录
三、人机操作分析的主要过程 四、人机操作分析的实例
什么是人机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最常用的
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 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 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 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的技术。
人机操作分析通过人机操作图进行。人机操作图描述 了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在一个操作周期 ( 加工完一 个零件的整个过程称为一个操作周期或周程 ) 内机器 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 作的手动时间和机器的机动时间清楚地显示出来。
目的:充分利用机器与操作工人的闲余时间,提高生产力, 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工人的收入。
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过程
(1)观察和记录操作者与机器设备在一个作业周期 (周 程)内各自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内容。
(2) 用作业测定法确定这些操作活动的时间,按照操 作者和机器设备操作活动的时间配合关系,在作业分 析图表中清晰地表示出来; (3) 运用工作简化和合并交叉的原则,研究改进操作 的各种可能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4) 绘出新的操作分析图表。新的操作方法经过现场 验证以后,即应用于生产,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
人机作业的案例分析
•
下图为改进后的记录图,由图可见,重新安排工作后,不需增加设备和 工具,仅在2min内就节省了工时0.64min,提高工效32%。
人机作业案例分析
人机作业分析的特征和用途
(3) 判定操作者和机器两方面哪一方对提高工效更为 有利。
(4) 进行安全性研究,因过分提高机器的运转速度和 设备的利用率而使操作者的安全受到危害时,应如何 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问题。 (5) 设备改造、实现自动化及改善作业区的布置。从 提高人-机作业效率的观点出发,有效进行设备改造, 提高设备的运转速度,重点是实现自动化及合理改善 作业区的布置。
人机作业分析的特征和用途
特征:(1)一般用于分析1人操作1台机器或1人操作多 台机器的情况。 (2)人机作业分析借助于人机作业图进行分析。 用途: (1)发现影响人 - 机作业效率的原因。人 - 机作 业时,若人与机器的相互关系不协调,人 - 机分析图 能一目了然,发现产生无效时间的原因。 (2)判断操作者能够同时操作机器的台数,即确 定 1 名操作者可能操作几台机器,充分发挥闲余能力 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机作业的案例分析
案例:立式铣床上精铣铸件的第二平面的问题。
详细记录在立式铣床上精铣铸件的人机操作 情况,如左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工作中铣 床有60%的时间没有工作,这是因为当工人 操作时,机床停止工作;机床自动切削时, 工人则无事可做。工人将工件夹紧在机床台 面上和加工完后松开夹具、取下零件是必须 在机床停止时才能进行的,但用压缩空气清 洁零件,用样板检验工件的深度等是可以在 机床开动中同时进行的。 因此要缩短其周程时间,应尽量利用机器工 作的时间进行手工操作,如检查工作物、去 除加工表面的毛刺,将加工完的工件放入成 品盒,取出铸件做好加工前的准备,在放回 工件的同时取出待加工件,用压缩空气吹洗 己加工的铸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