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成1. 飞机2. 机场3. 航路(airway 和航线(route⏹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
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 简称航线。
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 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4.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商务运行、机务维修、航材供应、油料供应、地面保障系统等。
二、机场系统的构成(基本概念:空侧、路侧、航站楼空域、陆域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地域两部分。
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
地域:由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三部分组成。
三、机场系统的作用作用——与机场类型密切相关:1. 旅客和货物管理——办票、行李、上下飞机等2. 航空保障——为飞机起飞和降落提供技术、安全保障。
如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保安及消防等服务;3. 为航空公司提供商务服务保障——如客货运地面服务、飞机加油、机务维修等;4. 提供其他附属商业服务,如特许经营、租赁公司、餐馆及停车场服务等。
5. 政府的有关职能——动植物检疫、海关、移民、卫生检疫等。
6. 机场的经济作用——空港是交通联系的枢纽, 对投资的吸引力,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房地产增值四、机场运营管理的内容目标:安全、有序、高效、低污染,航空安全、服务质量、航班正点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运营管理涉及的几个方面1. 空侧运行—— 1. 机场道面(机场道面情况、标线2. 通信与导航设备3. 目视助航设施4. 地面活动5. 机场检查与维护2. 陆侧运行3. 航站楼的运营—— 1. 航站楼的功能与活动2. 航站楼的空间分配3. 航站楼设施(行李系统、旅客信息系统4. 候机楼的服务质量4. 其它管理,包括:机场停车场和道路,机场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消防救援, 货运管理,技术服务,环境保护五、机场的作用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地上下飞机; 提供方便和迅速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
六、基本概念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
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
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
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 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 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
机场——在陆地上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 (包括各种建筑物、装备和设备其全部或部分意图供飞机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
第二章机场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一、机场所有权形式☐中央或地方政府所有 Public (state ownership with government control ☐公私合营 Mixed public and private ownership☐完全私有化 Private ownership二、国内外机场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模式 1——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国家政府下属机构营运;模式 2——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地方政府下属机构营运;模式 3——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可能的私人利益的联合体拥有, 公共或私人所有的公司通过管理协议负责营运;模式 4——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 5——国家和地方政府占多数,少数私人股东的联合体拥有,不公开交易股票,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 6——和模式 5基本相同,但是有部分股票公开交易;模式 7——私人投资者全部或大部分拥有,不公开交易股票,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 8——私人投资者全部或大部分拥有,部分股票公开交易,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
三、机场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表明了机场各种功能间如何关联的。
组织结构图反映了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组织内部的交流渠道, 提供了一个管理的构架。
史基浦机场目前非航空类收入已占了全部收入的 75%,扣除其房地产经营部分, 其非航空类收入也占到了 50%, 成为世界上经营得最好的机场; 史基浦集团的机场城概念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通过此次合作, 希望能够逐步引进机场城的理念, 调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非航空类业务, 建立起满足多层次旅客需要的商业新模式,从而增加非航空类业务的收入在整体营业收入中的比重。
四、我国机场改革进程和发展方向进程:机场组织结构图☐2003年前一直垂直化,政企不分的管理的格局。
☐2002年 8月出台《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民用机场应由中方相对控股;外商投资飞机维修、航空油料由中方控股。
☐2003年,批复《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撤销各省局, 组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机场移交地方管理。
☐2005年民航总局出台《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投资包括民用运输机场、通用运输机场、燃油销售、飞机维修、停车场、计算机订座系统、航空食品等。
☐2006年 4月,民航总局批复对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四城市的五家机场对非航空类商业活动进行剥离,试点实行特许经营模式我国机场民营化改革的方式:☐机场股份制改造—— 90年代厦门、深圳率先,虹桥、首都、白云、海口美兰机场跟进☐机场集团产生——股份制改革的必然产物☐管理输入与输出——国外机场管理公司通过参股形式协助管理, 首都机场集团——参股沈阳、武汉、昆明、贵州等机场,上海机场集团拟获得长三角的管理权限☐机场转型——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
我国机场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民营化“ 十五” 期间, 中国将进一步对民用机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民用机场将从目前中央政府管理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促进机场管理走向属地化;大力推进民用机场运营管理走向专业化、集团化,并鼓励国外专业机场经营管理公司或大机场参与中国民用机场的经营管理。
中国机场管理体制:民航总局和地区管理局直接管理。
地方政府管理。
中央和地方实行股份制管理。
航空公司也可以投资控股机场。
第三章、机场高峰时间与航班安排一、描述高峰的方法 , 特点和适应性1、标准繁忙率(Standard Busy Rate, SBR第 30位高峰小时,绝对高峰小时流量 =1.2×标准繁忙率2、繁忙小时率(Busy Hour Rate, BHR3、典型高峰小时旅客数(Typical Peak Hour Passengers, TPHP ——高峰月平均高峰日最高峰值经验值4、最忙时刻表小时(Busiest Timetable Hour, BTH二、高峰小时(不同机场之间有差别影响高峰小时特征的因素:1. 国内与国际旅客之比2. 包机与定期航班之比3. 长途旅行与短途旅行之比4. 地理位置——到达便捷,宵禁5. 区域性质三、航空公司的航班安排(机场起降时段分配航空公司:高效、可靠、经济机场:经济高效的运营旅客:舒适、便利可靠航班安排影响(考虑因素和限制条件:1. 利用率和载运量2. 可靠性3. 远程航班的窗口4. 机场跑道的起降时段5. 航站楼的限制——公布容量6. 长途机组人员的限制7. 短途航班的便利性8. 飞机的可行性9. 市场营销——衔接10. 夏季与冬季的变化11. 起降费的定价政策航线安排考虑因素:(部门:商务部门和航线处1. 航线经营的历史状况2. 目前可用航线的容量3. 机型4. 票价结构(备用、高峰、晚间等5. 社会对航线需求及补贴6. 政治影响7. 竞争8. 特殊事件的要求9. 航程的距离10. 飞机的可行性11. 机场对运行航班时刻表的接受程度12. 技术、飞行、乘务和工程等方面人员的可行性13. 飞行许可四、机场航班安排国际惯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航班安排程序指南》原则:历史的惯例有效的运营期紧急情况设备和航线安排改变等航空公司:从自身经济利益机场:多个航空公司的利益自身利益社会反响(为旅客服务,体现社会价值航班安排协调的目的:1. 不依靠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2. 保证所有经营者机会均等;3. 寻求使有关经营者经济损失最小的航班时刻表;4. 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公众旅客和贸易集团带来的不便;5. 对宣布实行的限制安排定期评估。
第四章、运行准备一能见度(正常视力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最大距离所相应的等级跑道视程——当飞机位于跑道中心线上时飞行员能够看清跑道表面标志或勾画跑道轮廓的灯光或跑道中心线的距离。
决断高度——飞行员作出着陆或复飞时的最低安全高度跑道类型——非仪表跑道、仪表进近跑道⏹Ⅰ类精密进近跑道—— 60(高度 ,800(视程米⏹Ⅱ类精密进近跑道—— 30,366米⏹Ⅲ类精密进近跑道⏹Ⅲ A 类—— 0, 213米⏹Ⅲ B 类—— 0,46米⏹Ⅲ C 类—— 0,0二、侧风风负荷(时间利用率 :在侧风(风速的影响下,机场能够保证飞机起飞、着陆的可能性,以百分率表示。
☐跑道利用率——侧风分量(在侧风的影响下,跑道能够使用的概率。
☐风力负荷——在侧风(风速的影响下,机场能够保证飞机起飞、着陆的可能性, 以百分率表示☐风力负荷对跑道方位的影响一般民用机场:风力负荷≮ 95%大型枢纽机场:风力负荷≮ 98% (不满足,设多条跑道容许 90°侧风风速要求:☐风玫瑰图——用极坐标表示各方位风向频率或风速大小的图。
飞行区1. 机场道面(为了引导飞机在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上运行,道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数字作标志,以显示某些特定的功能。
⏹机场道面情况危害:结构破坏,碎屑以及污染物和冰雪、潮湿措施:1. 定期检查、2. 道面清洁(清扫秩序: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待坪、其他区域3. 跑道刻槽4. 除雪⏹标志为了引导飞机在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上运行, 道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数字作标志,以显示某些特定的功能。
☐2. 通信与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3. 目视助航设施1. 仪表着陆系统(ILS :向驾驶员提供沿跑道进近的距离和下滑处的高度2. 微波着陆系统(MLS :克服 ILS 只提供了一条进近航道,所有使用该系统的飞机都必须遵循这条航道这一限制3. 卫星导航系统4. 精密进近雷达:向着陆方向交替发射水平和垂直波束,接收飞机的反射回波,管制员据此可以确定飞机的位置,通过语音通信可以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5. 近程机场监视雷达:为塔台管制员或进近管制员提供飞机位置、移动方向、速度等航管信息6.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可监视在机场地面上的飞机和各种车辆的运行情况。
为塔台管制员实施机场地面交通的管制提供信息。
进近灯光系统(ALS :进近灯光系统设在邻近跑道入口处, 作为精密和非精密进近最终阶段 (飞机穿出云层后的助航设备, 并且也作为夜间目视飞行的目视引导。
通过在跑道上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灯光,向驾驶员提供方位、高度和距跑道入口距离等视觉提示。